大数据、云平台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互联网+医疗健康”也让浙江基层医疗面貌焕然一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医共体建设,浙江各县域内积极建立区域影像、检验、心电、病理中心,统筹区域检查资源,实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医疗服务模式,推动了县域医疗质量同质化,方便患者在家门口就医,也减少了重复检查和患者携带纸质报告的麻烦。检查检验完成后,大部分医院已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电子化流转和保证医疗质量安全下的同级互认、共享使用,并能够提供网上查询、移动推送、短信提醒等服务。 同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升级,县域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此次上榜十佳的宁波市鄞州区2016年就率先完成了覆盖全区域的健康大数据平台,鄞州区疾控中心应用区域健康大数据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公共卫生创新。 利用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鄞州区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的支持下,通过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合作,建立了基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研究型队列的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项目,形成了可用于循证科学决策和个人健康管理的转化应用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学术和应用成果。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鄞州区依托“健康大数据”平台,打造重点人群、社区人群、复工人群等疫情防控“云盾”,不漏防漏查一人,有效预测当地疫情传播风险。 浙江省卫计委对于鄞州区的健康大数据平台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该模式有力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用户的协同创新,充分利用了健康大数据、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健康可穿戴设备、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开展疾病综合防控,努力为居民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带动了区域心脑血管病防治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创新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众所知,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总愿景下,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正在县域如火如荼地开展。“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全面地呈现出中国医疗服务水平的缩影,充分体现出中国县域医疗服务正在高速成长和不断成熟之中,深度揭示了中国医疗服务的趋势、现状和未来发展,尤其是在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之后,相信县域医疗服务会更好。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4月下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