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0年04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专栏
官场镜鉴:官员带货须做足功课

★文 /马宇彤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当官员依托电商激活销售、助力经济成为一种新常态后,他们的出镜带货会长时间保持着高关注度和高成功率,这就要求官员们在直播前一定做好功课,做细功课。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地区农副产品滞销,给当地群众如期脱贫增添了额外压力。为了疏通这些销售堵点,不少地方官员化身“网红”直播带货,开卖农副产品,宣传当地特色,提振群众信心,效果立竿见影,不仅鼓了百姓过日子的钱袋子,也直了他们奔小康的腰杆子。

  “网红”+“直播”已成互联网营销标配,农村电商自然也不例外。地方官变身“网红”,为自家农产品站台,可信度陡然而增。接连出镜的市长、县长们创下的一个个“秒速带货”新纪录,雄辩地证明了这种与时俱进的“触网”营销手段的非凡作用,一位网友的点赞被认为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直播间里县长的样子,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样子。”

  镇长、县长乃至市长、省长争相“代言”土特产,一些贫困县的县长更是将办公室挪到直播间,借助强大的互联网平台,在田间瓜地现场直播,从精准扶贫的小切口导入,用朴实的语言传递着真挚的情感,用务实的行动宣示着脱贫的决心。他们将自己的工作靶向锁定在实现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将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和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凸显了新时代官员的勇气担当和创新精神。

  官员带货,出镜吆喝,这从幕后到台前的一步,迈得其实并不轻松,不少“代言人”都是打消了思想顾虑、克服了心理障碍,才最终出现在摄像机前,支撑他们登上互联网营销平台的是初心,是使命,是“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官员“代言”土特产,为的是让好酒走出深巷,替当地名特优新产品广而告之。当官员依托电商激活销售、助力经济成为一种新常态后,他们的出镜带货会长时间保持着高关注度和高成功率,这就要求官员们在直播前一定做好功课,做细功课,确保直播时言之有物,重点突出,直击爆点。除了要有事前的扎实预习外,事后的细致复盘也必不可少。

  对于官员而言,“代言”土特产,除了尽快切换到互联网思维,掌握网络沟通方式外,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确保“代言”产品确实品质过硬、服务一流,确实在当地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符合地区长远发展规划,因为从表面上看,官员带货卖的是一时之土特产品,实际上暗含着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方策,如果缺乏统筹、粗放发展,势必难成布局科学、比重合理的良好架构;如果无法形成互补性强的一乡一策、一村一品局面,不但难以彰显规模、特色和衔接优势,还会导致千人一面式的内耗自损。

  另外需要时刻清醒认识到的是,官员带货之所以异常火爆,固然有直达用户的快捷、省去中间环节的实惠、眼见为实的踏实以及土特产加民俗文化产生的化学反应等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有政府的强大背景作为背书,属于典型的公信力营销。“特产可以是传统的,官员必须是现代的”,这种评价肯定的是带货官员的为民情怀和解难能力,但从区域长远健康发展角度来看,在官员上阵缓一时之急、纾一时之困后,土特产的营销重任,还应交还市场之手,而政府需要下大力解决的,是如何营造高效、健康、有序的土特产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环境,在严管食材绿色、生产环保的前提下,简政放权,服务到位,最终凭借诚信经营与过硬品质擦亮地区农副产品的招牌。

1577168226110258.png

  作者:马宇彤

  小中大学真“证”毕业

  先坐机关 后做传媒

  人间冷暖 入眼入心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4月下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0-05-05


2020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