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0年04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荣昌: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并驾齐驱

★文 /郭煦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量。

  2019年,荣昌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标五个振兴,以扎实推进五大工程和农业农村改革为路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书写好新时代“三农”篇章。

夯实基础 荣昌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图为清流镇优质粮油基地

  夯实基础 荣昌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图为清流镇优质粮油基地

  荣昌区围绕农业“接二连三”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1+3+N”产业体系。把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在农业园区建成加工车间5个、智慧农业示范点1个,晚熟柑橘出口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实现重庆市晚熟柑橘出口零突破。农村电商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荣昌区建立第一书记派驻工作机制,全面向脱贫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乡村振兴试验示范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选派第一书记。实施乡村人才“虹吸”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农村教育资源优化工程等“四大工程”,促进乡村人才集聚和素质提升。截至目前,回引本土人才206名,争创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2个,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设立乡村人才专项资金,支持乡村人才项目。3人次入选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资助项目人选、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员典型案例。11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700万元。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经过这几年的倾力打造,荣昌区涌现了一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典型。

  通安村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是中国四大名陶——“荣昌陶”发源地之一;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兰花、花椒、苗木等种植业基础较好,村域内现有渝西摩配、瑞力比燃气、锦坤陶瓷等8家企业,是荣昌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荣昌陶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所在地。

  近年来,通安村党组织以建设“渝西最美乡村”为奋斗目标,以服务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荣昌陶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开展了“名誉村官”“书记论坛”“村干部亲属享受惠农惠民政策十公开”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通安村先后被授予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验点、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现场会示范点、重庆市生态文明示范村、重庆市巾帼示范村、重庆市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围绕自身特点与优势,结合通安村集体经济的基础条件,通过策划包装“陶都知青”品牌,开发系列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带动产品原材料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利用“在村头”农业电商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营销,助推通安村乡村旅游发展,有效促进三产融合,让通安百姓共享集体经济成果。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0-05-05


2020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