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12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评论
评论:医保电子凭证让医疗报销驶上“高速路”

★文 /杨鹏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杨鹏

  从长远看,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生成的医保电子凭证落地,是在为实现异地结算架桥铺路,最终助推医疗报销驶上“高速路”。

  11月24日,全国医保电子凭证发布式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据了解,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APP,或者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经由国家医保局认证授权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使用。这意味着今后全国参保人可以“看病不带卡,只用医保码”。目前,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广东7个省(市)的部分城市将陆续开通使用。

  医保电子凭证出现之前,各地在电子证件领域已进行了多种尝试,诸如电子驾驶证、身份证网证、电子结(离)婚证等电子证件,让“数字化生活”从抽象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见,如今,在这 “互联网+”时代,医保也顺应潮流及时地做了一次“加法”。

  如果从2018年12月份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卡(码)通’”算起,虽然医保电子凭证目前还仅限于在全国部分区域使用,但跨出去的这一步,却可谓是“从无到有”的关键一步。可以预见,当“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已成为被普遍肯定的决策实施的惯常做法,医保电子凭证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必然是“从有到多”,扩大使用范围直至实现全覆盖。

  医保电子凭证可以轻松实现就医买药不刷卡、在医院挂号取药、在药店凭医保码付款等功能,甚至看病时可带手机凭码轻松支付,没带手机可“刷脸”。与实体卡或其他电子卡相比,方便快捷、应用场景更丰富、安全,这是医保电子凭证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不过,医保电子凭证,并不是实体卡片的虚拟化那么简单,医保电子凭证所带来的,不仅表现在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优化和升级,它更让人期待的功用,恐怕还是“补齐短板”。

  笔者看来,医保领域亟须补齐的短板,当属医疗报销环节的便捷性和公平性缺陷,尤其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我国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相应也很多。庞大的流动人口让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遗憾的是,截至今年4月底,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16761家,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14136家,国家平台备案人数403万,显然,受益的还只是一小部分人,更多的人异地看病时,依然还得跑回参保地报销医疗费,费时又费力,现实正呼唤着医保异地结算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快一些。

  诚然,造成医保异地结算的堵点比较多,比如,不同地区的医保报销范围、政策规定差异大;各地信息化建设有快有慢,但有一点不能忽略,正如国家医保局此前指出的那样,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立运行20多年,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体系,难以适应医疗保障治理现代化要求,这迫切需要建设一套全国统一、技术先进、数据集中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以支撑医疗保障改革发展。

  提升医保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便捷性,进一步适应流动人口的医保服务需求。这是公众的期待,也是推进医保改革的目标。应该讲,因为医保电子凭证标准是全国统一、跨区域互认的,参保人可以依此在全国办理有关医保业务,这客观上为破解困扰已久的医保异地互通难题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性条件。从长远看,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生成的医保电子凭证的落地,是在为实现异地结算架桥铺路,最终助推医疗报销驶上“高速路”。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在关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的描述中有一个细节用词是“明年将建成”。今年医保电子凭证亮相,2020年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就将建成,面对这样的推进速度和力度,人们有理由期待外地人医保报销很快会变得像当地人一样方便快捷。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9年12月下旬刊

 
编辑:赤子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12-25


2019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