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12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专题策划
我国养老产业迎来投资窗口期

★文 /班娟娟

  “中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近年来,我国人均GDP提升较快,已经接近一万美元,国民消费需求和经济结构也进入转型期。这为发展银色经济提供了一定基础。”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论坛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国胜表示。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巴曙松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国民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2035年,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这将成为影响国内消费结构的主要力量。健康医疗、养老产业等与老年人相关的消费领域比重将持续上升。

  有关预测显示,2019年我国银色经济相关产业规模为4.3万亿元,2020年为4.9万亿元。预计未来养老产品及服务市场将快速增长,2021年总体市场规模达到5.7万亿。

  市场空间扩容将迎来更多角逐者

  和君健康养老研究中心投研部负责人秦婧表示,系列政策利好向市场持续释放鼓励性信号,一是国家对养老产业更加重视,二是重在促进养老产业提质升级。这为更多资本方和运营方进入养老产业提供了窗口期。“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养老消费需求将向老年用品、康复辅具、旅居养老、智慧养老等全健康产业链延伸,也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消费。”

  市场空间的扩容也将迎来更多角逐者。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日前也表示,要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引导规范金融、地产企业进入养老市场,鼓励养老机构探索各类跨界养老商业模式。

  事实上,跨界入局者正跑步入场。据中国银行养老金业务部总经理车德宇透露,作为国有大型金融集团,中国银行已经制定支持银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将加大金融服务与创新支持力度。综合运用投资贷款、证券、股票、租赁、保险等多元服务功能,聚焦各类养老服务模式,在智能设备制造、健康养老,医养结合等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老年服务供给。同时做好养老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提高养老消费需求保障能力。

  “总体来看,金融企业正在加紧跨界布局养老产业,已经布局的企业纷纷进行项目扩展,未进入的企业纷纷提出向养老产业布局的发展战略。对于从地产跨界养老产业的企业则以聚焦战略为主,对所投资和运营的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和筛选,重点布局核心城市的核心项目。”秦婧表示。

  不过,跨界布局也仍需要更多政策配合。以金融跨界为例,在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看来,目前,中国金融业仍面临老龄金融意识缺失,金融产品匮乏,金融市场开发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创新理念,建立顺应老龄社会需求的新型金融体系。中国银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宗良建议,推动建立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积极布局普惠养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重点领域,根据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产业趋势,制定养老相关授信政策。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9年12月中旬刊

 
编辑:杨小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12-16


2019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