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10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专题策划
【70年,南方故事】端砚:古老产业的传承与重生

★文 /张玉荣

  随着端砚文化传播越来越广,现今的端砚衍生产业越来越丰富和接地气。在李社洪的泓砚斋,记者看到不同坑洞的端砚及各种衍生品,比如茶盘、鱼缸、工艺摆件等。“我们现在也要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市场需求,把实用的东西做成精品,还可私人定制。”

  传承发展仍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和中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端砚这一古老产业如何延续发展下去面临诸多现实问题。这其中就有资源保护、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问题。

  “端砚石是大自然赐予的不可再生资源,坑石手工已经开采了1300多年,现在科技发达了,一年的开采量相当于以前100多年的开采量,老坑近30年来的开采总量是唐代至清代开采总量的近100倍”。2000年,梁佩阳写下了《保护端砚石资源,加快发展端砚业,发挥端砚在肇庆旅游经济的重要作用》的提案,呼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对端砚石资源的保护。

  “很快,政府就封坑了。”2000年,端砚被列入“保护性稀有矿产”名录。2003年,肇庆市为消除非法开采,全面“封坑”,五六十个出产端砚的主要矿坑被封上了洞口。从此,端砚进入“纯库存加工”时代。

  “端砚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面临后继乏人的现状。梁佩阳告诉记者,专业层面上来说,端砚整个产业链从业人员大概是1.5万到1.8万,雕刻为主,占比70%左右,其它配套服务像运料、打磨、销售等,占比30%左右。“培养专业的雕刻人才,仍需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尤其是资金支持。”

  柳新祥同样深有其感,他身体力行要将自己的端砚艺术馆开成个人博物馆,把讲课培训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端砚制作技艺的传承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缺乏兴趣,不愿从事这一行业,更欠缺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严重影响端砚技艺的传承。”柳新祥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端砚制作人才的培养和帮助力度,给予制砚大师们更多优惠政策和条件,鼓励大师多带徒弟,多出精品,大力传播端砚知识,让更多人了解端砚历史,通过学习制作,把端砚文化和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腾飞,传统工艺美术复苏,国家、政府对传统工艺美术不断给予政策与资金的巨大支持。一直以来,肇庆市、端州区历届党委政府,对端砚文化高度重视,为推广砚文化不遗余力。在今年3月举办的第43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当地政府组织了165家端砚企业,携5.6万方精品端砚进京参加展销。肇庆端砚界23名国级大师的30方精品端砚也同台亮相展出。自从2004年荣获“中国砚都”称号后,肇庆端州已连续三次顺利通过“中国砚都”复评,开幕式上再次获牌。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桑福金说,广东肇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国砚都这块牌子,近年来,为大力推动端砚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和办法,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使得端砚在整个中国砚界的发展名列前位。不仅砚种砚雕走在前列,且政府职能也行使、管理得很好,肇庆这个“中国砚都”当之无愧,希望“中国砚都”今后越办越好。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9年10月中旬刊

 
编辑:康小君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10-15


2019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