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10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专题策划
【70年•南方故事】英红华侨茶场:特殊历史的见证者

★文 /麦婉华

QQ浏览器截图20191015153847.png

《小康》记者来到华侨茶场的肉菜市场时,仍可以买到包越南春卷的材料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记者麦婉华

  1978年至1979年,广东英红华侨茶场接收安置越南归国难侨12000多人,成为了广东省拥有归侨人数最多、国有土地面积最大的华侨农场。华侨回归祖国40年,大力发展农业、工业等经济以及教育等社会事业,把昔日贫穷落后的农场建设成为今天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归侨家园。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红茶是中国茶中的典型茶类,而英红九号则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据了解,1951年,国营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创立英红品牌,茶场开创英德红茶并代表国家出口创汇,闻名中外。

  但说到英红九号,人们在品茶之际却很少知道其原产地广东英德英红华侨茶场的传奇故事。英红,原是国有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华侨茶场。2003年3月撤区建镇,正式纳入地方管理,改为英红镇;2004年6月云岭镇并入英红镇,同时保留“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牌子,享受侨场相关的优惠政策待遇。

  华侨回归祖国40年,英红华侨茶场如今已是怎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小康》记者走访这个广东省拥有归侨人数最多的华侨茶场,探索其历史变迁以及发展过程。英红华侨茶场的归侨侨眷艰苦创业,把昔日贫穷落后的农场建设成为今天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归侨家园。

  归侨来,艰苦创业

  1978年至1979年,由于东南亚局势的变化,居住于越南的众多华侨逃难回到中国边境。陈家祥正是其中之一。他告诉《小康》记者,作为从广西迁到越南的第四代华侨,他当时住在越南广宁省西部。但由于国际局势的原因,无奈之下他和家人只能一起逃回国内云南。

  “当时逃难的人非常多,我们到云南后,政府都对我们非常重视。在云南住了一周后,政府开始疏导我们分批到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我的一家被带到广东英德。于是,坐了3天3夜的火车,我们终于到达了英德,分配成为茶场的工人。”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英红镇人大主席向文敏向《小康》记者介绍,1978年至1979年,当地接收安置越南归国难侨12000多人,并更名为“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隶属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是全国安置归难侨最多的华侨农场。

  “那时候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从越南来到英德的华侨们一开始来的时候几乎都会腰间带着粮食,而且把鸡直接在笼子里养。这就像是随时都会离开一样,所以把东西都准备好在身边。但是,经历过艰苦创业以及改革开放的发展浪潮后,不管是生活条件上还是国家政策上都越来越好,华侨们才慢慢把心安定下来。”向文敏说。

  陈家祥记得,当时他们被安置在茶场,中青年男女都被安排采茶或者管理茶场的工作。一直到了改革开放,茶场的生产方式才慢慢发生改变。

 
编辑:王靖羽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10-15


2019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