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07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文化
“非遗传万里”:帮非遗打开一扇窗

★文 /郭玲

  把家乡“穿”在身上

  令人赞叹的技艺和令人钦佩的人才还有很多。去年12月,在位于天津的荣程集团56个民族非遗传承保护推广中心内,56个民族非遗传承人相聚于此,交流切磋非遗技艺。其间,身着一席蒙古袍的才华引起了荣程集团董事长张荣华的注意。那身华丽大气的蒙古袍,还有蒙古族与生俱来的爽朗性格,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次参加活动,才华都会身着各式各样蒙古族服饰,也因此常常会成为人们眼中的焦点,“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身体力行,推广我们蒙古族的非遗工艺。”这位蒙古族刺绣技艺传承人如是说。

  刺绣,蒙古语为“嗒塔戈玛拉”。蒙古族刺绣文化和蒙古族服饰一样源远流长,蒙古袍上面很多地方都展现着刺绣工艺,如袍子领口、袖口及底摆镶边等,蒙古族刺绣成为展示蒙古族服饰魅力的手法,融入蒙古族生活方方面面。

  “蒙古族刺绣是代代相传的艺术,一般都是由母亲亲手传给自己的女儿,图案中的一针一线都是岁月的沉淀和精湛的技艺。”才华出生于青海海西州,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喜欢动手做些小衣服、小包包之类的小物件,然后给它们装饰上各种各样的好看的纹样。蒙古族少女从十多岁就开始学习刺绣,初学时,绣各种荷包、袜底,到了十五六岁,掌握了一定的刺绣方法后,就开始绣各种花鞋、马海靴等,同时开始学习剪裁衣服。蒙古族人自己所用的衣帽、花鞋、靴子、针扎、碗袋、枕套、鞍具、绣花毡子、门帘等所有生活用品,都是用手工精心地设计和刺绣出来的。对才华来说,那时候在她的心里,刺绣只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因为能通过双手变化出无限的可能。她也从来没有想过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会通过刺绣这项技艺向人们展示本民族的文化魅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增加,蒙古族刺绣在才华心中的地位也重新被定义,因为她发现,本民族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悄悄流逝,原来像刺绣这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竟然没了踪影。2007年,才华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决定,她毅然辞去工作,重新拾起德都蒙古刺绣技艺和民族服饰裁剪技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向人们展示青海蒙古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时间飞逝,才华从事蒙古族刺绣已有十多个年头,西北粗犷豪放的民风塑造了她不拘小节的性格,同时也在她的刺绣作品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才华的刺绣种类繁多,大到蒙古袍、蒙古坎肩,小到各式各样的包包、绣片,每一项绣品都有着蒙古族最为质朴的特色,她的刺绣保留了蒙古族古老的纹样,因为在她看来,这些纹样里有着蒙古族最本质的生活,只有在绣品中能看到本民族生活的影子,那样的刺绣才真正称得上是地道的蒙古族刺绣。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本民族的刺绣,这些年来,才华带着自己亲手设计和制作的刺绣作品,参加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展会和比赛,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目光,也将蒙古族刺绣带到了更高的舞台。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9年7月下旬刊


 
编辑:吉茵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07-27


2019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