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纷纷出台一系列战略举措,把制造业特别是中高端制造业发展作为培育新动能的重点方向,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产业政策的适度干预,积极营造培育龙头企业的生态环境。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一方面要放眼宏观,积极拓宽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的新路径,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调动县域的积极性,激发县域活力。 中国县域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的70%以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活力也在县域。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稳步推进至关重要。 令人欣喜的是,当下的县域经济,正乘着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势,经历着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高质量,成为了2800多个县的共识,它们全力追求着这一目标。在“奔跑”的过程中,江苏省江阴市、浙江省慈溪市、湖北省宜都市成为“领跑方阵”中的佼佼者,如它们一样的县域城市还有许多,透过它们,可清晰地看到: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县域经济大有可为。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9年7月下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