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06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小康文苑
【小康文苑】一叶灵草与名人的故事

★文 /籼甫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籼甫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叶本是生于山野之中的一种普遍植物,因与人结缘,而立即变得有了灵性,有了文化,有了品味。“神农尝百草,得茶而解之”。自此,茶得以“药”之名进入人类生活,历经演易,渐成饮品,不仅成为市井百姓的生活必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成为文人雅士的幽雅韵味,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茶”、“ 寒夜客来茶当酒”、“ 赌书消得泼茶香”,可见一斑;更有甚者,造就了一代茶圣陆羽,著成《茶经》,进而演绎出博大精深、绚丽夺目的茶文化。

  故想起,无怪乎古人造字用尽心机,“茶”乃“人在草木中”,体现的不仅是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我总认为“茶”字是中国最形象、最生态的文字,妙不可言。

  而宣恩县伍家台的“皇恩宠锡”贡茶,就不仅与芸芸茶客休戚与共,更与一大群名人息息相关,值得大书特书。

  伍昌臣天助得神茶。相传清康熙年间,伍氏先祖启老,从湖南长沙逃荒避难来到恩施山中,得受神灵指引,定居于宣恩县万寨乡的一方宝地,命名伍家台,这里地势高亢,雨量充沛,云雾缭绕,适于农作,传至第四代,于清乾隆22年间,产一男名昌臣,长有异相,从小聪颖,经悉心教养,终成大器。少时伍昌臣家境贫寒,想以经济作物发家,便在屋边开了几丘田,种植蓝靛出售度日。而此地原是一片栎树山,在开垦此地时,细心的昌臣发现,有几十颗野生茶苗,似为天赐,昌臣如获至宝,日夜保护,苦心培育、建成茶园。每至春来,茶树发芽后,亲手采摘,用心培制,做出成茶,独具特色,味甘汤浓,板栗香浓,又更兼善于储存,次年饮用,色香味形,依然如初,被赞为“甲子翠绿留乙丑,贡茶一杯香满堂”,故而远近驰名。

  清道光八年,昌臣老人以70高龄无疾而终,但茶脉永续,英名永存。位于伍家台的伍昌臣墓,已然列为湖北省级保护文物,当地政府又于近年出资修缮,并增设了祭拜台,供人瞻仰,旨在让世人不忘这位“贡茶”的首垦者。

  丛府台邀功献好茶。至清乾隆年间,恩施宣恩,改土归流不久,设郡县以治,乾隆49年,山东永乐举人刘橱,为满洲镶白旗人,被朝廷委派为宣恩知县,及喜爱茶,在当地组织“斗茶”活动,其中宣恩伍家台茶力挫群雄,脱颖而出。刘知县为了巴结上司,将此茶献给施南知府迁毓,迁知府品位三巡,深感此茶非同一般,并转动部分给同朝为官的宜昌抚台丛尹昌,从大人本是皇上的亲信,深知乾隆平生好茶,中年以后更是嗜茶如命,如今地方上出了此等上品,岂不是邀功讨宠的绝好机会。于是派出专员,蹲守伍家台,亲自操办从采到制的全过程,然后将少许特品细细包装,快马加鞭送至京城,贡于御案。

 
编辑:吉茵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07-27


2019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