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06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小康故事
【小康故事】河南新县:守住青山绿水拔穷根

★文 /郭煦

  做大做强全域生态旅游

  新县是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发源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全县有革命遗址365处,每年到新县接受红色教育的游客达到200多万人次。

  近年来,新县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确立了山水红城、健康新县的发展定位,结合自身优势持续推进生态宜居城镇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让群众畅享生态宜居生活。

  除了红色旅游,新县乡村旅游、主题旅游也遍地开花。

  在周河乡西河村,小河北岸,一幢幢透着厚重历史气息的百年老屋,挨着被磨得油光锃亮的青石板路渐次排开,原来的民居变成了现在的旅馆、药铺、工艺特产店;南岸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粮仓,被改造成了粮油博物馆、西河餐厅、咖啡馆和村民活动室。

  几年来,西河村涌现出40多家农家乐和农家民宿,累计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带动12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92户325人先后脱贫。

  西河村只是新县发展乡村旅游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缩影。通过实施“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他们先后邀请全国五百多名专家学者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做规划设计,突出“一村一特色、一镇一主题”,着力打造“九镇十八湾”的乡村旅游品牌。

  “新县发展旅游的原则是,既要保护好乡村原生态,又要按照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和要素做好全面设计和规划,坚持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截断河流、不取直道路,坚决不让村庄成为孤零零的村庄,坚决不让村庄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和土壤。”新县县长夏明夫说,“新县的景区一律不收门票,我们要把整个新县打造成一个1612平方公里的大公园,境内的山水都是天然的景观。”

  脱贫攻坚开始后,新县立足资源优势,科学确立了“山水红城、健康新县•大别山旅游公园”的产业定位,按照“靓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全域景观”的发展思路,以“红色”引领,用“绿色”辉映,借“古色”添彩,坚持用全域旅游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把每一个乡镇作为一个景点来构图,把每一个村庄作为一个小品来设计,推动乡村旅游全景化建设、全要素配置。

  香山湖畔林冲村,山色青郁,树木葱茏,总投资达5.9亿元的大别山露营公园就建在这里。在新县全域旅游的框架下,露营公园坚持走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之路。项目建设以来,带动周边200多名群众就业,年均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新县通过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32个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县成功创建许世友将军故里、金兰山森林公园、香山湖水利风景区、大别山露营公园等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8个,让西河湾、丁李湾、田铺大湾、毛铺等12处中国景观村落、9处中国传统村落、29处河南省传统村落大放异彩。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9年6月上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07-26


2019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