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05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乡村“大花园+” 让农村美到骨子里

★文 /刘彦华

  抓住农房改造这只“牛鼻子”

  江郎山脚下江郎山村,一排排漂亮的白墙灰瓦徽派三层小楼格外引人注目,统一的外观、高度、绿化,与周围山水环绕、秀美景色交相辉映。江山市石门镇党委书记郑勤勇告诉《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这主要得益于石门镇推出的农房改造项目,“江郎山村位于江郎山—廿八都景区的西北角,属于‘黄金地段’,过去,村民为了多赚房租,乱搭乱建随意扩充围墙的情况十分严重。违建多,村庄环境自然就差。2016年,石门镇借着江郎山—廿八都景区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东风,大力推进农房改造、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按照‘拆旧房、腾空间、建新房、强配套’的思路,实施了‘一户多宅’整治工作,实现了农户、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良好局面。”

  其实,像江郎山村这样的村庄在衢州并非个例。“农房拆违是农村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虽然过去也一直在拆违,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可以说是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问题仍旧十分突出,不仅造成农村土地高度紧张,同时又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金华在接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称,“农房改造是打造乡村大花园的‘牛鼻子’工程,而非法‘一户多宅’整治则是‘牛鼻子’中的‘牛鼻子’。开展非法“一户多宅”整治,重塑农房体系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更是势在必行”。

  2018年4月,衢州市委正式将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工作列入15项攻坚任务之一,同时成立专班,构建“市级主导、县级主推、乡镇主抓、村级主力、网格主动、农民主体”的工作责任格局体系,打通各部门、各条线,全市形成一体化格局。

  按照党建引领、民生导向、制度规范、改革创新四原则,衢州建立了“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农村特色风貌规划”的“1+4+1”乡村规划体系。先摸清家底,再确定适建村、限建村、禁建村名单和农民集聚点建设计划。

  据张金华透露,通过摸清家底,工作启动前,衢州全市共有农房59万多户,其中非法的“一户多宅”占5%。10个月时间里,全市累计整治“一户多宅”3.35万宗,面积346.3万平方米;辅房4.38万宗,面积145.9万平方米;复垦面积1858亩,增加绿化、停车场、休闲场所等公共设施13.8万平方米,有效利用闲置农房16.24万平方米。并且,还积极探索出了“跨村建房”、“坡地村镇”、“移房出村”等建房新模式,破解农民建房“选址难”问题。

  农房牵一发而动全身,建得好是景点,弄不好是败笔。据张金华透露,将农房问题放到如此高的战略地位、系统谋划出台如此多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全市上下齐心聚力整治,在衢州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07-25


2019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