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8年10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人物
村医钟伟斌:守护村民健康

★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建华 广州报

最好的青春献给农村

  “我是本地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了南沙第一人民医院在编医生,两年后开始支援各个村卫生站。2012年,我被安排在沙尾一村卫生站做驻站医生。”钟伟斌坦言,由于当时村里医疗环境差、病种复杂,他工作热情虽高,但工作难度大,也曾经彷徨过。但最终,他选择了坚持——“我绝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期望。”他边工作边在区一人民医院学习并参加临床实践,购买了大量医学书籍,拼命地汲取医学知识。他顺利地取得了“全科医生证书”。村里谁家的人有什么病、谁家的媳妇预产期是什么时候、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钟伟斌心里都有一本账。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沙尾一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有村民患慢性胆囊炎、胃病多年,每次病情发作都请他出诊。他从不厌烦,每次都及时赶到,为病人进行治疗。直到病人病情稳定,他还要再嘱咐几句,才放心地回家。
  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钟伟斌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前些年,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预防意识淡薄,导致计划免疫工作在农村开展难度较大。钟伟斌迎难而上,逐户核实做好登记和宣传教育,改变家长们的观念,使他们能及时带孩子参加计划免疫接种,得到了广大村民信任与好评。
  钟伟斌大学毕业后,在大医院仅仅上班了两年,然后就开始驻村,村医的工作至今刚好10年。对于一个医护工作者来说,无论是学术的汲取还是经验的积累,这十年都非常的珍贵,“我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乡村医疗”。
  医生更代表救助与守护
  2016年12月26日,“敬佑生命·2016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人民日报社举行。钟伟斌成为当年获得“荣耀医者”称号的医务工作者之一。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做为一个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在北京与国家卫生主管官员接见握手。”钟伟斌自豪地向记者表达当时的激动心情。
  事实上,这并非是他第一次获得的荣誉称号,早在2014年开始,荣耀的光环就开始汇聚于钟伟斌。4年以来,他先后获得了“南沙好人”、“广州好人”、“广东好人”、 “中国好人”、 2015年荣获“第六届广州市道德模范”,2016年荣获“荣耀医者”——人文情怀奖等诸多荣誉。
  他所带领的沙尾一村卫生所被评为“2013年的先进科室”,这是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建院70多年来,第一个被评为先进科室的卫生所,他们卫生所这次所建立的医疗改革模式被称为“沙尾一模式”,向整个南沙区全面铺开。
  他的同事说,中国需要这样的好人。
  在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钟伟斌作为一名医生,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受到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他不会给人开大处方,能吃药决不打针,能打针决不输液。钟伟斌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他会心里过不去,医生不仅是职业,更是代表着一种救助与守护。他将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期间也经历了太多的变故,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同时也获得了众乡亲的呵护和肯定,以及同事们的尊重。
  其实,钟伟斌这几年来一直在努力,尽管仅仅是一名微不足道的村医,但也不甘落后,通过4次考试,终于考上了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今后还会继续不断学习。同时他也表示,在这个村子里待了那么多年,对这个村的一草一木都有了很深的感情,“有舍也有得,人不可能完美也不可以都会拥有。”
  谈及未来,钟伟斌说,他将继续为乡村医疗奉献自己,也希望有到三甲医院进修的机会,进一步完善自己,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目前,乡村医疗条件还非常艰苦,置身在珠三角地区都如此,边远地区更是不可想象,如果没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农村基层医疗环境,尤其是对偏远和贫困地区农村,投入更多扶持和帮助,乡村医疗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没有医学专业的人才愿意在乡村奉献青春,也无法将人才留在乡村”他希望社会和政府能进一步重视乡村医疗,形成一种更可行更实际的激励制度,鼓励医生下乡值班,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送到村民身边。
  《小康》2018年10期下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8-11-02


2018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