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8年07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专栏
穷梵高与富梵高

★文 /沙子

  生前,梵高孤独且贫穷,在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画了近千幅作品,却只售出一幅,但他精神富有,从未想过放弃绘画,去世后,他名声大噪,现在魂归星空的他在财富和精神上都很富足。
  
  金黄色的夕阳与站立的未被收割的麦子组成的横线形成了稳定的天际线,农人处在前景中靠右的位置,与待播种的蓝紫色土地一起占据着画面的大部分空间,农人背对夕阳,戴着草帽,昂首阔步,左手护着布包,甩开右臂在干活。
  看到梵高的作品《夕阳下的播种者》,我刹那间就被感动了,一个农夫、一轮落日和一片收割后的麦田,热烈且狂放地冲击着我的视觉。梵高曾说,“我一直想画这样的一个人,他在收割的季节里,辛勤地在田里工作,顶着火炉一般的大太阳。整个法国南部的阳光仿佛都浇在他的身上。”
  绘就了经典的画家是怎样一种状态呢?读《梵高传》时,我看到封面上他的耳朵包裹着布,红色的背景绿色的衣服,棕色的帽子白色的纱布,这样的艺术家很怪异,让我目瞪口呆了好久。坦白地说,1853年出生于荷兰一个牧师家庭的梵高,曾经很吸引我。看完梵高的传记,感觉“读懂”他并不难——孤独而偏执,狂热而纯粹,一生钟情于绘画,这些似乎就是他的全部了。他自己也说,“除了画乡村的生活以外,我没有别的愿望了。”向日葵、鸢尾花、丝柏树、星空、桥梁、乌鸦、矿工、低矮的房子……目力所及,他都呈现在了画作中。
  梵高很穷,但从未想过放弃绘画,他和弟弟提奥感情甚笃,弟弟一直接济他。1886年,33岁的梵高去了法国巴黎,他经常出门去画这座城市,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画了约200幅画,后来游历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他更加勤奋、几近疯狂,常常头顶着烈日去作画。梵高在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画了近千幅作品,但他在世时却只售出了《红色的葡萄园》这一幅作品,收获了400法郎。“我变得越丑、越老、越病态、越穷,我就越想用安排巧妙、生动明艳的色彩来报复这一切。”37岁时,饱受精神病折磨的梵高在麦田里朝自己开了一枪,弟弟抱着他说了一晚上的话,直至他闭上那双审美的眼睛。
  去世后,梵高名声大噪。中国画家何多苓在《天生是个审美的人》中提到,他学画时知道这么一句口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美术学梵高。”日本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提到,“在我们的少年时代,所谓法国印象派的绘画正广为流行,人们大都是从印象派的绘画开始学习鉴赏西洋绘画的,所以,一提起梵高、高更、塞尚、雷诺阿等人的画,即使是穷乡僻壤的中学生,也大都见识过他们的照相版。”去世一百年后,梵高的《向日葵》以4200万美元成交,《蝴蝶花》在美国拍卖了5350万美元,《没有胡须的梵高》创出7150万美元的“天价”。
  为了纪念梵高,来自15个国家的125位画家,历时七年,手绘65000张油画,成就了世界首部油画电影动画长片《至爱梵高》。该片于2015年梵高逝世125年之际开始正式拍摄,去年在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首映,年底在中国上映时,商家把一列地铁用梵高的画作《星空》装饰出来,踩在蓝紫色的夜空中,瞬间便能感觉到豪华和璀璨,已经魂归星空的梵高真是富贵啊。
  但其实生前孤独贫穷的梵高,一直在精神上是高度富足的。39岁自杀的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曾为梵高代言:“画家并不是把原封不动的美表现在画布上,而是对那些平淡无奇的东西加以美的创造,即使他们对丑恶的东西感到恶心呕吐,却并不隐瞒自己对他们的兴趣,从而沉浸在表现的愉悦之中。”
  太宰治对梵高的解读,也算是庄子说过的“旦暮遇之”呢。梵高应该不会对今日富贵有任何的在意,但若是知道自己早已被有趣的心灵接纳、“读懂”,他大抵会感到无比欣慰吧。
  
  
《小康》2018年第07期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8-09-12


2018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8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8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8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