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8年01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李学锋:好的规划要经得起实践检验

★文 /《小康》记者 鄂璠

  质的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李学锋表示,特色小镇建设不能只追求量,还要注重质的提高。
  
  优秀的规划绝对不会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是要将蓝图变为现实,看看蓝图实现之后与我们的预想有多大的差距。
  
  特色小镇在当下中国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特色小镇建设不能只追求量,还要更加注重质的提高。建设、培育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先行,优秀的规划须具备怎样的特质?在接受《小康》杂志社专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李学锋发表了独到见解。
  
  特色小镇要与后现代化相适应
  《小康》: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兴起后,您是如何理解“特色小镇”这一概念的?
  李学锋:我们要从特色小镇的本源,即什么是特色小镇这个角度去理解它。特色小镇究竟是什么?我们有必要从本质上去认识它。
  特色小镇,顾名思义就是有特色的小镇。特色,就是要走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路径。
  我个人并不喜欢千篇一律,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不但要建特色小镇,还应该建特色城市、特色乡村。
  特色小镇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首先,它反映了后现代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现代化主要指的是工业化时代,后现代化指的是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迈进的过程当中,城市形态、城镇规划,应该与这个发展时代相适应。后现代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强调什么呢?主要强调特色,要将特色植入到城镇的发展当中,这种特色体现在它的产业上、文脉上、风貌上。其次,它反映了新型城镇化的需要。不仅要解决传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病,还要继续支撑中国城镇化,这个重任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身上。再次,它反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传统产业要转型发展,需要我们提供合适的平台,让传统企业抱团发展、去探索改造提升的路径;新兴产业要发展,也需要创新创业空间去激发活力。
  《小康》:您刚才提到,后现代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主要强调特色,是否意味着这是对工业化时代城市规划理念的一种反思?
  李学锋:现在强调特色,是对工业化时代城市规划理念的一种反思。
  为什么说要反思呢?因为工业化时代强调绝对的功能分区;强调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强调城市空间对生产效率的绝对服从。其结果,必然是城市千篇一律、毫无特色,这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也是工业化时代的规划理念。因为它是为了效率、为了规模。
  在当下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迈进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特色植入到城镇的发展范围,把脚步放慢一点,更多从人本角度去考虑,让城市规划和发展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现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我们更多地会从人自身的角度、文化传承的角度、绿色发展的角度去审视、考量城市发展的问题。
  《小康》:特色小镇如何才能有“特色”?
  李学锋:特色小镇建设之所以强调特色,是后现代的规划理念对城市建设的要求,根本上是要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人的尺度、文化的符号,把它融入到生产生活当中去。要使这个符号本身具有传承性、可发展,特色本身也要有生命力。不但要有特色,而且要把它用特色传承下去。要注重产业支撑和文化内涵,并且在此范围内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支撑力和竞争力,把文化的因素渗透到城市形态、城市生活中去。
  
  将引领城市空间格局的调整和优化
  《小康》:在您看来,培育特色小镇对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李学锋:特色小镇通过空间模式的重构和土地利用机制的创新,将对中国城市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引领城市空间格局的调整和优化;第二,将有效提升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通过产城融合推动城镇的自我持续发展;第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向更高水平迈进。
  《小康》:特色小镇能够“治疗”大城市的“城市病”吗?
  李学锋:特色小镇培育代表了国家的一种政策趋向、发展趋势,对于城市病的治疗是种有益的探索,它会引领城市空间格局的调整和优化。但是城市病的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宏观环境来说,构建合理城镇体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才是解决大城市病的具体出路。
  《小康》:特色小镇建设应该由市场主导还是由政府主导?
  李学锋:其实不妨超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看待这个问题。
  从特色小镇建设本身来看,既有政府主导的,又有企业主导的,各地的模式中两者都有,两种模式也都各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
  我认为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模式,无论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关键在于目标是不是合理、路径是不是可行、策略是不是得当。
  《小康》:特色小镇建设是否存在过热的现象?
  李学锋:从客观上说,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是顺应发展趋势的,是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所以本身我觉得并不存在过热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从政策的角度,更加审慎、更加科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每个省、每个城市不一定要有数字化的目标,能建成一个就建成一个;再比如,特色小镇的培育标准、投资标准、产业标准是不是合理,也要在实践当中去摸索、去调整、去优化。一定要防止为了争取政策支持“一哄而上”、政策红利分享完毕“一哄而散”的局面。
  
  
  合理的规划必须以人为本
  《小康》:去年7月3日,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全国优秀村镇规划案例集的通知。其中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谢屯镇、江苏省苏州市震泽镇、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等十个小镇入选了“特色小镇规划优秀案例集”,在您看来,优秀的规划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
  李学锋:规划好不好,最重要的是靠实践来检验。因此,优秀的规划绝对不会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是要将蓝图变为现实,看看蓝图实现之后与我们的预想有多大的差距。
  另外,规划好不好、规划能不能实施,也跟当下的体制与未来的发展形势有很大关系。
  《小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已编制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或专项规划”,提及到4项要求:定位准确、目标可行、规模适宜、管控有效。在您看来,这16个字具体指向了什么?
  李学锋:定位准确主要看基础条件是不是具备,假如定位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特色小镇,那要看这个小镇是否具备向这个方向发展的资源基础,它的区位条件到底怎么样。还要考量竞合关系,即与周边小镇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究竟怎么样。我在贵州调研的时候,有一个小镇的相关负责同志告诉我,他们的目标是要建成国际化的、世界一流的苗乡,但是我一看,距离它三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就有一个苗族风情小镇,而且已经比较成熟了,这个定位就没有考虑竞合关系。
  目标可行是要看测算是不是科学,比如十年之内要达到多少人、GDP要达到多少等目标,怎样来进行测算,是不是有可行的路径?
  规模适宜,是从空间大小和边界划定的角度来说的。既然是“小镇”,就不能规划成大城市,不能盲目扩张。一平方公里或者几个平方公里,就是这样一个空间尺度。
  管控有效是什么意思呢?规划编制做出来了,不能只挂在墙上,图画得再好、再美,口号喊得再响,如果没有引领城市发展,没有把蓝图变成实践,那就是规划一套、实践一套,没有做到“管控有效”。规划的效率要在实际的建设当中体现出来,比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空间,都要体现出来。
  我认为,作为规划,如果称得上比较合理,还应该再加八个字:以人为本、空间合理。
  这个时代的城镇规划理念不能光强调城市本身,也不能就规划谈规划,必须以人为本,从宜居宜业的角度、从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的角度来审视这个规划是不是科学、合理的。
  合理的规划也不能只强调规模,空间结构怎么样、功能分区是不是合理、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比例结构是不是合理,都很重要,这就是空间要合理,如果空间不合理,这样的规划将来一定执行不下去。
  《小康》:从“特色小镇推荐信息表”中可以看出,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评估重点考量的是五个方面内容,一是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二是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三是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四是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五是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您对这样的评估方式有哪些建议?
  李学锋:目前我们团队正在建立一套全国特色小镇考核评价体系,这是一种摸索,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我们的考评体系首先确立了这样一些理念:一是短期见效,即资金和政策有了,短期内从城镇形态、产业发展方面必须见到成效;二是长期有用,即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发展新理念;三是分类考核,基于每个小镇产业支撑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定位也就必然有差异,所以发展路径和考评也必须有所区别;四是对接融入,特色小镇毕竟是一个相对有限的发展空间,其区域带动力、人口承载力有限,所以我们的评价体系倡导特色小镇应该与其他小镇对接,应该融入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在对接融入中发挥特色小镇的最大效用。
  
  为何要“严”字当头?
  《小康》:2017年12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九项任务中有四项是以“严”字开头,如此严格的规范将对特色小镇的下一步发展有何影响?
  李学锋:《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防止“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的错误倾向。
  对特色小镇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明确要求特色小镇享受的政策支持必须与其承担使命相匹配。只有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能发挥相应作用的小镇,才能享受相关政策。
  二是明确了特色小镇的类型和发展重点。主要类型包括“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同时,特色小镇不能遍地开花,重点是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以及有特色资源的重点镇。
  三是明确了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底线”和“红线”,着力防范特色小镇盲目扩张可能带来的政府债务风险、土地利用风险、生态风险。
  《小康》:在您看来,《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李学锋:最大的亮点是在组织实施中明确了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的牵头部门——发改委,避免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小康》2018年01月下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8-01-30


2018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