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7年11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小康指数
布拉格之恋

★文 /《小康》记者 尤蕾

  文艺范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整体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布拉格记录了欧洲太多的“文艺范”。
  
  “对于中国人来说,捷克并不陌生。爱好音乐者对德沃夏克、斯美塔那如醉如痴,爱好文学者对卡夫卡、米兰·昆德拉耳熟能详,爱好影视者对《好兵帅克》、《鼹鼠的故事》难以忘怀,爱好旅游者对布拉格、克鲁姆洛夫流连忘返……”
  
  你是否还记得,有一只憨态可掬、不会说话的小鼹鼠,虽然它力量不大,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很多朋友,暖暖的萌萌的形象俘获了世人心。也许,你已经猜出来了,这部动画片就是留存在中国“70后”和“80后”的集体记忆之中的《鼹鼠的故事》。然而,你可能并不知道,它出自捷克人之手。
  捷克,地处“欧洲心脏”地带,如果说,《鼹鼠的故事》让人们对这个国家感到亲切,那么,其首都布拉格则会引人尖叫,毕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整体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布拉格记录了欧洲太多的“文艺范”。尼采对于布拉格一语中的——“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用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除了神秘,布拉格也在展现它的另一面,从沉默中暴发出向上的活力,“一带一路”的旅途中,这必定是一个关键的地标,无论是伴随着悠长汽笛声来往于布拉格—义乌的中欧班列,还是成为中东欧国家“16+1”的重要成员国,都宣告一场布拉格之恋公之于世。
  
  筑梦中东欧金融中心
  在捷克央行副行长托米谢克看来,捷克虽然只有1000万人口,却是欧盟成员,通过捷克,面对的不只是1000万人,而是整个欧盟5亿人的市场。此言并非夸张,实际上,这道出了捷克在中东欧的特殊作用。近年来,金融合作一直是中国和捷克两国合作的重点与亮点。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之下,捷克也有着自己的诉求——利用自身优势,打造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金融中心。
  对此,在2016年,中国驻捷克大使马克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愿进一步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推动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使用本币结算,探讨在捷克设立人民币业务清算机制的可能性。
  随后在2016年3月召开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论坛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就表示,中捷关系正释放出巨大潜力,双方在多个领域都有强烈的合作意愿。他也提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势必给中捷两国金融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中方愿与捷克央行等监管当局,推进银行业的深化合作。当年,中国与捷克在金融领域达成多项成果,中国银监会与捷克央行签署《跨境危机管理合作协议》,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捷克银行业协会签署谅解备忘录,中国银行与PPF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
  捷克总统办公室特命代表在去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捷克时明确表达了两大愿望,在力争成为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余,捷克希望成为中国面向中欧的金融中心。托米谢克也表示,尽管目前捷克的外汇储备以欧元和美元为主,但捷克央行始终对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持开放态度。对于捷克的积极态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凤英表示认同,中捷可以进一步分享人民币国际化的蛋糕,加速在捷克推动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利用捷克的区位优势,可更好进入欧洲大市场。
  “中捷有比较好的金融合作基础,合作前景广阔。”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博士后鞠维伟分析道,捷克对外金融发达,金融和汇率监管方面市场化程度高,金融业在国内及欧盟地位突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广阔;“16+1”机制内的金融合作也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基础。
  2015年8月,中国银行在布拉格的分行正式成立。中资金融机构在捷的成功设立,为中捷之间的经贸合作搭建了更便利的金融平台,有助于更多的中国投资者进入捷克,为中捷经贸合作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来自文明的记忆
  对于生活在北京的方毅而言,布拉格是他去得最多的城市。虽然这里距离中国有7000多公里,但这座城市对于他而言遥远却不陌生。他告诉《小康》记者,第一次接到出国开会的任务目的地就是布拉格。“说实话,那时候对布拉格没有任何了解,但刚身处于布拉格的老城之时,整个人被惊艳到了。”方毅说,布拉格简直就是一座欧洲建筑的博物馆,置身于悠长的小巷,仿佛时间都凝固在了17世纪。
  布拉格完整保存了诸多中世纪城镇的建筑,其建筑风格涵盖了14—15世纪哥特风格、18世纪初后期巴洛克风格,还有20世纪初现代主义风格。这些建筑物对于中欧建筑设计的发展乃至整个欧洲的建筑风格都影响深远。
  对于方毅这个“70后”而言,深藏在记忆深处的归属感一遇到了布拉格,就完全释放了出来。他最喜欢的作家就是捷克的米兰·昆德拉,那本《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传世名作就曾是方毅的枕边书,“年轻人对于生活的迷茫与思考,深深震撼着我”。
  马克卿撰文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捷克并不陌生。爱好音乐者对德沃夏克、斯美塔那如醉如痴,爱好文学者对卡夫卡、米兰·昆德拉耳熟能详,爱好影视者对《好兵帅克》、《鼹鼠的故事》难以忘怀,爱好旅游者对布拉格、克鲁姆洛夫流连忘返……”
  旅游业恐怕是最先从中捷日益加深的文化交往中受益的。2016年一季度,到捷克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首次超越俄罗斯游客。对此,方毅有着更直观的感受,按照他的工作节奏,一个月中基本上有一周的时间是要待在布拉格的。他告诉记者,2007年第一次到布拉格的时候,中国游客确实没有西方游客多,近几年来,他总会在机场、酒店和景点遇到大批的中国旅行团和自由行的背包客。“现在去布拉格比之前便利多了,我第一次去布拉格的时候,是从首都机场先飞到德国法兰克福,然后转机到布拉格。海航开通了北京直飞布拉格的国际航班后,时间缩短了,也不用那么折腾了。”方毅觉得,这是给他们这些经常往返中捷两地的人最大的利好。据了解,除海航外,东方航空和四川航空也开通了直飞布拉格的航线。交通的便利与两国频繁的文化交流,也使得更多的中国人将布拉格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对此,捷克已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期望未来每年赴捷克旅游的中国游客能够达到100万人。
  让世界感受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也借着“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开花结果。从2015年春节至今,“欢乐春节”庙会已经在捷克举办了三届,泥塑、剪纸、宫灯、补绣、皮影、雕漆、中国结、景泰蓝等传统的中国技艺在更大的舞台上得以展示。方毅就曾赶上过一次,2015年春节,正好赶上了会议日,他本以为会“独在异乡为异客”,但首届“欢乐春节”庙会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方毅记得,2015年2月18日,恰逢中国的除夕,他在布拉格老城广场上赶了一场原汁原味的中国庙会。老城广场上的欧洲古建筑披上了中式的新年盛装,浓浓的东方味与哥特式尖顶、巴洛克式风情交相辉映,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此刻碰撞在一起,竟毫无违和感。“看着人们写春联、写福字、剪窗花,吃着中国的饺子、年糕和捷克当地美食,顿时觉得没那么孤单了。”方毅带着公司捷克雇员一起体会了一把中国年。
  中国与捷克,同是崇尚文化与传统的国家,一直以来,两国在文化交流上就有着多层次的交往。中国社科院中东欧问题研究学者陈春华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文化交流将成为中国和捷克乃至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建立全面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小康》2017年11月下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7-12-01


2017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7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7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7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