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7年07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社会
辽宁优化营商环境半年考

★文 /《小康》记者 洪治 沈阳报道

  化繁为简 将审批服务化繁为简,就能达到“让群众少跑路”的效果。审批服务探索创新的背后离不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支撑。图为辽宁省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
  
  辽宁省委、省政府把2017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半年来,辽宁按照“八个凡是”的原则,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局面,为外地企业走进辽宁敞开了大门。
  
  7月5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沈阳经济区投资洽谈会”在北京的辽宁大厦举行。作为一项承载着给北京企业“走进辽宁”打开窗口,同时推动辽宁企业对标北京企业先进经验和做法的活动,现场吸引了1500多名嘉宾参会。
  对此,辽宁省商务厅厅长宋彦麟欣喜不已:“大家对辽宁表现出十足的兴趣,这次会议说明大家开始重拾信心,对辽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过去由于各种因素让很多企业家对辽宁省营商环境报以怀疑的态度,甚至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坊间传言。而这半年来,这种观点正慢慢转变。
  
  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一仗”
  今年年初公布的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让人眼前一亮。在谈及2017年重点工作时,“抓好关键性改革,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放在了第一条。今年,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打造“诚信辽宁”。
  与此同时,报告明确提出了“八个凡是”原则:凡是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的规章、文件一律清理、修改或废止;凡是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审查、投资限制、资格认证、中介服务、行政收费一律取缔;凡是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准入门槛一律破除;凡是限制民营企业、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各种壁垒一律拆除;凡是政府依法作出的书面承诺,必须按期兑现;凡是对企业进行的执法检查,必须制订计划、经过批准、公开公告,不准随意处罚;凡是企业和群众对损害营商环境的举报投诉,必须在七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凡是违反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行为,一律追责问责、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
  实际上,去年12月7日,全国首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地方法规——《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经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一审全票通过,于2017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八个凡是”正是《条例》的核心精华。
  辽宁省为何如此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提出了‘四个着力’的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要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还专门就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为了把‘四个着力’要求和这一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好,辽宁省委、省政府把2017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小康》记者专访时曾说道。
  改革以立法先行,彰显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要将这项工作真正推进离不开顶层设计。在省委、省政府层面,辽宁省成立了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双组长,并将44个省直相关部门以及14个市政府主要领导人都纳为小组成员,负责统筹组织工作。同时,重新组建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以下简称“营商局”),负责推进落实工作。此外,在14个市也都组建了专门的营商环境建设监督机构,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第一责任人”,并将这项工作向县、区深入推进。由此,形成了省、市、县“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有组织、有条例,关键是要抓落实。2月9日,就在《条例》正式施行一周后,辽宁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并印发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
  这半年来,辽宁省以“八个凡是”精神,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学习宣传《条例》、推进简政放权、完善政务管理、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规范涉企收费、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加大涉企判决执行力度等方面推动《条例》贯彻落实。从6月份开始,还对《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在贯彻落实《条例》过程中,不仅对现有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进行了清理,也推进了“放管服”改革,并深化了机构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更加强了信用体系建设,而且通过加大宣传,逐步改善了民众对辽宁营商环境的认知。此外,在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中,辽宁省通过自查、督查等形式,抽查、复查、明察暗访等方式,电话、网络、微信等渠道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对于其中的典型案件,辽宁选择第一时间问责、第一时间曝光,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有力推动了问题整改。
  6月14日,营商局通过电视、网络和各大主流媒体曝光了6个典型案例。相关责任单位立即行动,立行立改,制定整改方案,其中高速公路ETC办理过程中存在充值后到账慢、余额查询难、单位用户开具发票便捷度低等问题一经曝光,就引起了ETC公司的高度重视。他们很快找到了问题根源:委托银行发行为主、自营为辅的发行模式虽然提高了发行效率,但银行的主业不在此,难免会有轻服务的现象。
  在对反映问题作出8项服务承诺,全天24小时受理的同时,还组织15家合作银行召开“提升ETC服务质量”专题会议,宣布了9项整改措施和8项具体要求。进而通过对489个网点排查,重新修订了网点服务内容和工作标准与流程。此外,还以多渠道宣传、加强员工培训力度、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等方式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这一系列举措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多部门合力服务企业
  发现问题固然要解决,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建设预防问题。提升日常政务服务质量就是一个重要途径。
  辽宁省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企业开展省级业务必须要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工作日临近下班,《小康》记者在中心看到上午还熙熙攘攘的大厅已逐渐安静下来,窗口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做收尾工作。“我是第一次来省政务服务大厅,今天是帮同学办建造师注销手续,他把手续材料都准备好了,一提交,几分钟就办好了。”正在办理业务的谢连旭说道。
  谢连旭简单手续的背后,是中心的“繁忙”。“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他们尽量少跑路。”辽宁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吴娟说道。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心深入推进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首先,按照“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要求,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审批行为,建立了“首问负责”、“限时办理”等制度,能及时办理的业务就及时办理。并且通过定期培训、考核等活动加强业务能力。目前,进驻中心共41个省(中)直部门,416项事项。今年上半年,累计办理业务近6万件,40%实现了即来即办。
  其次,通过科学挤压不受法律法规限制环节的时限,提高审批效率。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通过改革,对评审机构和人员实施的不及时环节时限平均压缩了51%,平均压缩32天。
  第三,创新审批方式,探索“容缺受理”。这一模式利用“辽宁省守信红榜和失信黑名单”数据信息,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如果主要申报材料齐全有效,即使次要材料有所欠缺,只要行政相对人做出承诺,就可以“边补齐材料,边受理审核”,从而节约了整体审批时限。今年以来,辽宁省食药监局窗口就在药品、医疗器械等7个事项中,容缺办理业务达61件。
  在此基础上,中心还对审批流程进行了标准化梳理,并进行动态管理,对应环节都会通过短信等方式告知行政相对人以及审批人员,保证审批高效进行。
  要实现这些改革,必须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就是网上审批。”吴娟说道。中心成立之初就组建了辽宁政务服务网,如今已有326项可以直接使用辽宁政务服务网在线审批,而且审批条件、要件、要求等内容都清晰可查。辽宁省畜牧局等单位还借助网络平台采用了电子证照和电子签章技术,不仅节约了大量纸张成本,也降低了偏远地区企业的运营负担。
  此外,行政相对人可随时随地在网上提交申请材料、查询办理进度和审批结果等信息,对办理结果过程进行监督。借助网络平台还能进一步强化审批监管体系,并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从而让审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审批服务探索创新的背后离不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支撑。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省以江苏省为榜样做了一系列努力。
  在持续简政放权方面,2013年以来,辽宁省政府先后十批取消调整行政职权2146项,其中行政许可521项;14个市政府取消调整的行政职权更达到12124项。今年以来,除取消33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外,针对下放职权“接不住、管不好”等问题,还开展了放权“回头看”活动,取消市、县政府行使行政职权71项,调整到省政府部门行使的有13项。此外,通过制度手段进一步加强了权责清单建设,并推动放权“落地生根”。
  放权之后,还要管得好,这就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此,辽宁省不仅在3月底公布了省、市、县三级政府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基本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全覆盖;还以“三局合一”模式,推动各县(市、区)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构建起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大市场监管体系。此外,辽宁省编委办还组建了5个督导组,对各市、县的改革进行实地督导。
  “放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群众和企业增强“获得感”。辽宁省不仅启动了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和办事指南编制工作,还积极开展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改革。除建设省政府服务中心外,2016年,辽宁省在锦州、营口、辽阳、朝阳4个市和32个县(市)组建了行政审批局,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大大提升了审批效率。此外,辽宁省编委办还组织各级政府部门全面梳理公布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规范中介市场。
  “下一步的重点是扎实推进改革,突破难点,提升管理能力。”辽宁省编委办副主任王彤阳说道,“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问需于民,问需于企业,扎扎实实把这个系统工程建设好。”
  在放管服改革中,有一项重要内容不能被忽略,那就是信用。经过10年的建设,辽宁已建成省、市、县三级信用数据交换平台,形成了健全的信用信息征集、交换、共享、发布体系,并在全省各市设置了查询窗口。2017年初,“信用黑名单”信息进入省行政审批大厅,初步实现了“逢报必查,逢办必查”。如今,为了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辽宁省将重点放在了政务诚信建设上。
  “我们要以政务诚信作为突破口,做成一个样板工程,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辽宁省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信用处处长赵德贵说道,“通过政府示范来引导社会诚信建设。”其中处理政府失信案件则是一个重要抓手,上半年已处理包括政府拖欠企业工程款等在内的失信政府机构案件200余件。
  此外,今年4月份,辽宁省政府还发布了《辽宁省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从构建监督体系、健全政务信用管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健全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
  
  把自贸区打造成示范区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辽宁自贸区”)不仅是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试验田”,更是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
  “营商环境包含内容很多,一是放管服改革;二是办事效率是否便捷;第三则是工作人员对企业服务是否到位、是否热情等等。”宋彦麟说道。结合中央要求,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辽宁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辽宁全省放管服改革基础上,自贸区进一步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在沈阳、大连、营口片区都设立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并且设立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地税“联合办税窗口”、行政审批“综合窗口”、多规合一“审批窗口”等方便企业办事的功能区和办事窗口。
  其中,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对标上海经验基础上还进行了创新。大连海关在自贸区开展了“归类尊重先例”的尝试,企业以前在全国任何口岸进出口的商品,今后在大连口岸办理通关手续时,海关不必再审核商品归类,而是直接认可先前结果。这项改革的首例受益者是一汽(大连)通商有限公司,一批汽车零部件在海关归类环节中只有4个流程,仅花了20分钟。
  此外,辽宁自贸区还以引资引智为契机,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且以实施2017年版负面清单为着力点,降低外资企业准入门槛。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企业需求,并因需施策创新工作机制。经过这一系列努力,从4月10日挂牌至7月10日,辽宁自贸区共新增注册企业9681家,注册资本1312亿元。其中,内资企业9594家,注册资本1162亿元;外资企业87家,注册资本22.3亿元;平均每天新增注册企业100家以上。
  “辽宁自贸区的目标,是要通过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让国家满意;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的改革,让企业满意;还要让老百姓满意,实现获得感。”辽宁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陈柯先说道。
  如今,在贯彻落实《条例》基础上,辽宁省已制订了《自贸试验区三年滚动工作计划》。未来,将从深化投融资领域改革、推进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实施“多规合一”改革、健全法制保障体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营商环境等方面入手,争取通过三至五年时间,将自贸区打造成为贯彻落实《条例》的示范区。
  
  前路坎坷,任重而道远
  “投资不过山海关”是辽宁人民心中的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辽宁省在优化营商环境这半年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
  “辽宁营商环境的问题首要是思想观念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更是利益问题。”营商局综合协调处处长李爱水说道。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半年来,辽宁省在解决一个个营商环境问题、提升政务服务、打造自贸区过程中,已逐渐进入深水区,而那些不得不啃的“硬骨头”,正是辽宁省营商环境能否彻底得到扭转的关键。
  比如由于历史原因纠纷等因素遗留下来的政府当“股东”、政府欠账、政府诚信等问题,比如部分政府部门在服务过程中简单机械按条条框框执行所导致的为政不作为等问题,又比如资源垄断等特定行业服务不规范、人为设置障碍等问题;再比如群众诉求久拖不决、执行规定“走上限”等问题,更有处理问题后的反弹趋势需要遏制等问题。
  这些问题和挑战都说明辽宁优化营商环境仍任重而道远。
  
  (链接)
  从数字中看辽宁营商环境
  一部法规——今年2月1日,《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这是东北地区首部规范营商环境建设的省级地方法规。根据《条例》,对违反条例情节严重的,给予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免职、辞退或者解聘处理。
  666人——今年前4个月,辽宁省共处理破坏营商环境人员666人,公开曝光58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达112次,共受理典型案件644件,其中办结446件,198件正在积极办理中。
  32项——辽宁省执行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最初的226项削减至32项,执行企业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削减至30项。并力争在10月1日开始实施“多证合一”工作方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企业唯一身份代码。
  50%——中、省直41个单位416项审批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40%业务可即来即办,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其中326项可直接使用辽宁政务服务网在线审批。
  1.2万——2013年以来,辽宁省政府先后十批取消调整行政职权2146项,其中行政许可521项,分别削减了70%和59%。14个市政府共取消调整行政职权12124项。
  1312亿元——从4月10日挂牌至7月10日,辽宁自贸区共新增注册企业9681家,注册资本1312亿元。其中,内资企业9594家,注册资本1162亿元;外资企业87家,注册资本22.3亿美元;平均每天新增注册企业100家以上。今年上半年,辽宁全省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9.9%和38.8%。
  
  
   《小康》2017年07月下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7-07-21


2017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7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7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7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