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7年07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小康指数
“第五疆域”急需安全屏障

★文 /《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刘彦华

  
  在本年度“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安全问题”榜单上,食品安全继续“领跑”,位列第一;其次是社会治安;首次增加的选项——网络安全受到高度关注,排名第三。网络空间是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的第五活动空间,也被称为“第五疆域”,要保障网络安全,相关法律的实施只是一个起点,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仍需进一步加码。
  
  迎着初夏的艳阳,“中国平安小康指数”实现了新的突破。
  2017年6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17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17中国平安小康指数”为82.3分,比上一年度的78.1分提高了4.2分。
  
  
  “社会治安”赢得广泛肯定
  “中国平安小康指数”分别从社会治安、卫生安全、生产安全、经济安全、心理安全等五个方面进行衡量。在本年度中,得分最高的依然是社会治安指数,为90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4.3分;其次是生产安全指数,得分为88.1分,比上一年度提高4.1分;再次是心理安全指数,得分为82.2分,比上一年度提高4.5分;经济安全和卫生安全指数虽然未能突破80分大关,但也有所提高,得分分别为77.7分和74分,比上一年度分别提高3.9分和4.2分。
  “2017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对所在城市的社会治安情况给出了肯定的回答,42.9%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城市社会治安“比较安全”,22.5%的受访者认为“很安全”。另外,与上一年度相比,29.8%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城市治安状况“有些好转”,21.4%的受访者认为“有很大好转”,27.4%的受访者认为“和以前一样”,感觉“比以前稍差些”和“比以前差很多”的受访者分别为14.3%和7.1%。
  平安是老百姓最朴素的心愿,而刑事犯罪危害着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社会治安稳定。2017年3月,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杨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近年来,公安部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各类严重暴力刑事犯罪,取得显著成效。命案破案率连续11年超过90%,连续6年超过95%,2016年达到98.5%,再创历史新高。并且,在快侦快破现行命案的同时,2016年公安部还组织开展了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全年侦破命案积案866起,其中侦破2004年前的积案598起。
  拐卖犯罪严重侵犯人权,给被拐妇女儿童及其亲属带来极大痛苦,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对此,2016年,除了继续严格落实侦办拐卖儿童案件“一长三包”责任制和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加大拐卖案件的侦查力度外,公安部还适应“互联网+反拐”时代要求,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研发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建立了儿童失踪信息发布的官方渠道。不到一年时间,该平台共发布失踪儿童信息883条,找回儿童843名,找回儿童比例达95.46%,其中解救被拐卖儿童36名。
  另外,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影响基层稳定,据杨东介绍,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黑案件120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100余起,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3058人,查扣非法资产8亿多元,缴获各类枪支116支,会同纪检、检察机关深挖黑社会性质组织“保护伞”22人。
  在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的同时,国人的心理安全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面对“总的来说您对自己心理安全感受如何评价”一题时,35.8%的受访者直言“非常有安全感”,14.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安全感”,二者合计占比50.1%;8.3%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有安全感”,5.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没有安全感”;另有35.7%的受访者回答“一般”。
  
  
  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仍需“加码”
  安全问题无处不在。社会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安全、生产安全、财产安全、医疗安全、校园安全、社区安全、国家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安全、婚姻安全、隐私安全、信息安全、司法安全……在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领域中,中国公众最关注的有哪些?
  延续往年惯例,“中国平安小康指数”在本年度继续发布“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安全问题”榜单,排在首位的是食品安全,其次是社会治安,再次是网络安全,位列第四至第十位的依次是:医疗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国家安全、隐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历来都是受访者们最为关注的安全问题,今年也不例外。
  网络安全是本年度调查新增的一个选项,其受关注度高的原因并不难理解。进入数字时代,人们生活大为便利,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手机支付结算还是电子政务领域的网络化、智能化,“地球村”正被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再次重构。但是,享受便利的同时,各类网络安全问题不仅困扰着网民,还严重影响了企业乃至国家安全、利益。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为《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网络安全法》界定的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整部法律共七章79条,涉及业务性管理规范50条,明确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提出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技术社群和公民等网络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原则,明确国家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建立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这为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深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提供了法律保障。
  网络空间是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的第五活动空间,也被称为“第五疆域”。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要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相关法律的实施只是一个起点,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仍需进一步加码。
  
  
  国人眼中最安全的城市:
  北京、上海、杭州位列三甲
  平安,是一种生活状态,在平安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够享受生命;平安是一个社会愿景,在平安的城市中,市民群众才得以乐业安居。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市发展安全第一,要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延续往年惯例,在“2017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中,《小康》再度请受访者从中国所有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安全的城市,结果选择北京的人最多,其次是选择上海的人,杭州列第三位,排在第四至十位的依次是:天津、南京、济南、成都、贵阳、福州、呼和浩特。
  “北京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城市。”提及北京的治安情况,北漂女孩张燕竖起了大拇指,“即使深夜独自外出或聚会后回家,也不必担心人身安全。”
  北京市公安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全市接报违法犯罪警情、刑事案件立案总量同比分别下降8.7%和14.2%,群众安全感达到95.6%,创2000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3年前,北京警方明确提出了“建设最安全城市、打造最廉洁警队”的“两最”奋斗目标,计划通过5至8年的不懈努力,力争将北京建设成为最安全的国际大都市,将首都公安队伍打造成为最廉洁的警队。
  为此,北京公安调整了自己的工作重点,用北京市公安局局长王小洪的话说就是“把立足点落在群众工作上,警力要‘下沉’,要‘接地气’。” 为优化警力布局,北京市公安局创新实施警力前置,先后启动两批机关职能部门干部民警自愿报名到基层工作,通过加强思想发动、注重政策引导、强化基层保障、严明组织纪律、尊重个人意愿等措施,将2563名市局机关警力充实到基层派出所。与此同时,将3000余名新警定向分配至基层派出所。
  此外,“平安北京”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北京警方创新“互联网+警务”模式,强化警务大数据资源共享,实现了首都中心区、外围检查站等重点地区视频监控全覆盖、无盲区。
  在本年度“国人眼中最安全的十大城市”排行榜中,既有诸如北京、上海这样的老面孔,也出现了类似贵阳、呼和浩特这样的新面孔。老面孔展新颜,新面孔争上位,新旧更替之间,不变的是人们安全感、幸福感的提升。
  
  国人为何“怕”去
  马路上
  国人安全感提高,不代表着可以高枕无忧。城市里,又有哪些是治安复杂、案件多发、群众需要加以小心的地方呢?每年,在进行“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的时候,《小康》都会在调查问卷中列出居住地房屋内、居住地周边、马路上、天桥及地下通道、汽车站及汽车上、地铁站及地铁上、火车站等20多个选项,请受访者从中选出1至5个城市里最缺乏安全感的场所,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城乡结合部位居第一,马路上排名第二,汽车站及汽车上位列第三,娱乐场所和火车站分列第四和第五。而在去年的同题调查中,城乡结合部位居第七,马路上位居第九,汽车站及汽车上位居第六,娱乐场所位居第二,火车站位居首位。
  虽然是第一次位列“城市里最缺乏安全感场所”的首位,但城乡结合部的治安管理却是个顽疾。由于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与农村地域交叉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在管理上又介于街道与乡镇的交叉管理,再加上集聚了大量低收入群体、流动人口、社会弱势群体,城乡结合部一直都是现代城市治理的难点重点。
  在改善城乡结合部治理盲区的过程中,政府责无旁贷。此外,还要积极发挥社区职能,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努力改善城乡结合部治理环境,并提高对城乡结合部治理的重视程度。
  在本年度“城市里最缺乏安全感场所”排行榜中,“马路上”排名的迅速攀升也需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其背后隐藏着的是人们对交通安全的高度关注和担忧。
  在“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中,步行一直高居“国人眼中最安全的出行方式”排行榜的榜首,在人们的心目中,过马路走斑马线是安全的,但无情的现实击碎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想,走斑马线照样不安全。前不久河南驻马店发生的“女子遭二次碾轧致死”事件,就是在斑马线上演的交通惨剧。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时应当停车让行。”但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总量的90%。血淋淋的现实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现已开始陆续开展“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目前诸如杭州、上海、台州、日照等城市,为保障行人安全过斑马线,都已实施“斑马线前机动车礼让行人”制度。其中,杭州是国内第一个开展“礼让行人”的城市,也是第一个对此立法的城市。目前,杭州司机的“礼让行人”习惯已得到市民和游客的广泛好评,杭州保障“马路安全”的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普及。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
  
  
  
  《小康》2017年07月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7-07-21


2017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