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7年05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财经
华为式创新为何能成功?

★文 /《小康》记者 于靖园

  典范 3月26日,“企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华为创新》新书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周留征看来,华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融合了创新的理念与逻辑、光荣与梦想、经验与教训、故事与传奇的“炼狱史”。
  
  毫无疑问,华为是中国企业创新的成功典范,也是中国企业创新的一张亮丽名片。但是,作为一个前华为人,周留征或许比别人更加清楚,华为式创新不是完美的,它也存在着隐忧
  
  “我在撰写这两本书时,并没有仅仅把自己看作是前华为人,也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研究者,而是更多地以一家上市公司企业管理者的身份,以学术研究的视角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梳理并呈现华为成功背后的逻辑以及高速发展背后的隐忧,以期带给中国广大企业以思考、借鉴和启迪。”
  2017年4月13日下午,北京西单大悦城,前华为人、东土科技集团副总裁、《华为创新》一书的作者周留征对《小康》记者说道。
  
  “100个世界知名品牌我们只有华为一个”
  出生于七十年代初的周留征不时拿手指推动着鼻梁上的眼镜框,对于华为这家改变他很多的企业,他仿佛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不仅与他息息相关,也与许多企业家,许多研究者,甚至与离他不过百米开外的华为手机专卖店的消费者们,息息相关。
  周留征笔下关于华为的故事,离不开“创新”这个关键词。
  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也是企业命运所系。
  201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100个世界知名品牌,我们只有华为一个。”
  8天后,3月26日,“企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华为创新》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北大博雅国际酒店大学堂隆重举行。
  华为一直不愿多谈创新,但在周留征看来,华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融合了创新的理念与逻辑、光荣与梦想、经验与教训、故事与传奇的“炼狱史”。
  “我国的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不强,75%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创新研发,企业整体的研发投入还占不到GDP的1%,以至于经济发展没有坚实的后盾,难以实现健康良性发展。”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办公室主任、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在新书发布会上对华为创新予以了高度肯定,“华为重视技术创新,认可人力资本的价值,吸引并聚集了大量创新型高端人才,在国际技术专利与知识产权方面硕果累累,在创新方面确实为我国企业树立了非常好的标杆。”
  “华为是一个创新的标杆,是一面创新的旗帜,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组织,今年华为已经30岁了,正在走向而立之年,正在处于一个大的转型时期。”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咨询专家、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评审专家、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冯华这样描述已经30岁的华为,“前面的30年,华为实现了从市场创新引领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进一步获得长足发展的过程,而现在正在向着无人区去引领基础创新,是从跟踪创新到引领基础创新的转折期。”
  
  构建创新生态 重塑企业竞争力
  什么是华为创新的核心内涵?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被全球企业家、消费者所关注的问题。周留征分析认为,它的核心内涵就在于“一个突破、两个洞悉、三个投入、四个坚持”。
  周留征进一步解释道,所谓“一个突破”,就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自我认知局限的突破。任正非前半生命运多舛,遭遇了一个中年男人几乎所有的窘迫后才被逼下海经商,因此对自我认知有了一定的超越和突破。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在于“逻辑和方向的理解”,而不是“语言的修炼”。他希望大家不要努力去做完人,而是要正确地估计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创业之初,他便已经意识到企业的使命就是要“活下去”,“要活就要大家一起活”,因此要凝聚人才,要分享成果,才能保证组织持续的生存与发展。
  只有突破自我认知的局限,才能实现思想的突破。只有思想的突破,才能实现理论的突破。只有理论的突破,才能实现机制与制度的突破。任正非曾说:“没有理论突破,创新就是一地鸡毛。”华为轮值CEO郭平也认为:“靠机制是华为保持不断创新的秘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视察华为时也曾着重指出:“没有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就无从依附。”
  周留征总结道,其实,华为创新的思想之魂,就是来自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而突破自我认知局限,就是任正非企业家精神中的精髓。
  而“两个洞悉”则是对人性本质的洞悉和对商业本质的洞悉。无论人性有多复杂,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欲望和需求。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有层次的,也是会随着自身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有能够激发出人的欲望,同时又要让这种欲望得到合理的控制,奔驰在既定的道路上,才能激发出人的潜力和活力,才能带来组织的效率提升和效益增长。因此,任正非才会说,“是欲望的激发和控制,构成了一部华为的发展史,构成了人类任何组织的管理史。一家企业管理的成与败、好与坏,背后所展示的逻辑,都是人性的逻辑、欲望的逻辑。”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周留征认为,是创造价值,而且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在他看来,其实,正是基于任正非对人性本质的洞悉,华为才能洞悉商业的本质。华为认为,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客户就是衣食父母。换言之,客户也是人,而且是父母般的亲人。因此,只有让客户享受到儿女对父母般的深情和责任,华为才能让客户心甘情愿地选择并购买华为的产品和服务。这既是人性的本质使然,也是商业的本质使然。
  “三个投入”意味着投入人才、投入技术、投入管理。华为对于人才的重视,可以从创造性地提出“知本主义”理论开始谈起。以知识为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特征。知识的载体主要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人才在组织中担负着应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责任和使命。华为在人才吸引上一直奉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高薪政策,再加上虚拟受限股和TUP等长期激励政策,华为对人才的投入在业界一直保持遥遥领先。
  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华为更是在国内企业中一骑绝尘。有数据显示,华为近十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之多。根据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报告,华为未来还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达到每年100亿—200亿美元的规模。
  任正非坚信,华为最宝贵的是无生命的管理体系,华为花了28年向西方学习管理,累计投入超过300亿元的咨询顾问费来打造华为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现在也只能算是“半明白”状态,因此,对管理体系的建设还要持续投入。中国很多公司都曾与国外咨询公司有过合作,但是为什么只有华为一家硕果累累?周留征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华为创造性地提出了从“僵化、优化、固化”到“简化”的方法论,有效地实现了从机械学习到创新落地的跨越。
  除了以上三点外,周留征认为,最后得“四个坚持”也非常重要:“就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以奋斗者为本,坚持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其中前三个坚持就是坚持华为的核心价值观,第四个坚持就是坚持华为能够长治久安的独门秘技。”
  华为创立以来的三十年,任正非讲的最多的,除了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自我批判。尤其是自我批判,已经成为任正非的个性化标签。有了这“四个坚持”,华为的创新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才是一个有机的鲜活的生命体。
  毫无疑问,华为是中国企业创新的成功典范,也是中国企业创新的一张亮丽名片。但是,作为一个前华为人,周留征或许比别人更加清楚,华为式创新不是完美的,它也存在着隐忧。
  “比如,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需要重视,组织与人之间的张力过大需要平衡,从企业家创新到企业创新需要转型,等等。”
  不过,周留征相信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他也相信华为在创新之路上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强。
  
  
  《小康》2017年05月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7-05-13


2017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