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7年03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陕西省:打造“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高地

★文 /《小康》记者尤蕾

  文化名片 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文化是陕西省最鲜明的名片,未来,这个文化大省在加强文化建设方面将更坚定、更自信。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这个不临海、不靠边的内陆省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机遇,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抓手,陕西将打造“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中央明确提出,今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持续推进‘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放大我省优势、释放科技创新潜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生态保护修复都带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在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陕西省省长胡和平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陕西站在发展高点的历史机遇。
  同时,陕西省也表示出了要以“跳起来摘桃子”的进取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创造性抓好各项工作的坚定决心。
  
  继续拓展国际“朋友圈”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这个不临海、不靠边的内陆省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机遇。胡和平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全面开放竞争新优势,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给体系,推动更高水平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其中,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成为重要抓手。2016年8月,陕西自贸区获批。不同于我国已有的四个自贸区,陕西自贸区提出了特色鲜明的三大战略定位。一是充分发挥改革先行优势,结合内陆地区特色,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把自贸区建设成为“内陆改革创新试验田”;二是充分发挥向西开放优势,创新内陆开放模式,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把自贸区建设成为全国“双向开放示范区”;三是充分发挥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综合优势,打造“‘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高地”。
  定位已有,未来将如何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高起点建设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突出制度创新,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复制推广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创造具有陕西特色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规则体系、政府监管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创新通关机制,搭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口岸“一站式作业”。
  2017年,陕西省将举办丝博会暨西洽会、欧亚经济论坛、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多项中外交流活动。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必将是陕西省今年的重要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抓好“一带一路”交通物流、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文化旅游和金融合作五大中心建设。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打造中国最大内陆港,加快建设空港综合保税区,争取设立宝鸡综合保税区,组建西北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增长10%,引进内资6850亿元、增长10%以上。此外,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设立产业海外发展基金,支持100户优势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和现代农业合作,加快建设3个设立在国外的经贸合作园区。
  
  发力县域经济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陕西和东部地区相比,最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方面。陕西的县域经济规模小,技术设施等各方面也相对落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农民收入这一短板。
  以更大力度补齐县域经济短板,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是陕西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显然,县域经济与城乡协调发展将在未来进一步发力。
  “郡县治,则天下安”,对于一个省也是如此。对于发展县域经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2017年,陕西省将调整优化县域工业生产结构,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特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快递加快发展。并且要打造5个农产品加工产业园、22个农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支持50个标准化示范县与工业集中区建设,整合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返乡人员创业创新园区和基地。加大扩权强县力度,深化4个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扩大小城市培育试点范围。
  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乡村经济,乡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业发展也将进入快车道。陕西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实施整镇连片现代粮食基地建设,新增基本农田50万亩,粮食总产超过1150万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十县百镇千村”示范工程,支持大荔县、蓝田县、榆阳区、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展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以此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与此同时,陕西省将致力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强关中、稳陕北、兴陕南”思路,持续增强三大区域发展协调性。
  
  文化大省谋大局
  陕西,是地地道道的文化大省,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一直以来,文化,是陕西最为鲜明的名片。2016年,陕西省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建成1400个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和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1.4万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博物馆总数达到270座,《血狼犬》等六部影片获国际国内大奖。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改扩建各类文艺场馆51个,新创优秀舞台艺术作品50多部,获奖数量占所有奖项的五分之一。
  “十三朝古都所承载的文化容量,使长安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面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重大机遇,再造我省文化建设的新高地,已经势在必行……”陕西省政协委员吴长龄如是说。
  文化自信,是对历史的尊重与继承,更是深刻的自省。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旧址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红色基因传承发展,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努力使陕西坚定文化自信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后续效应,实施“大秦岭·中国脊梁”文艺创作工程,抓好“百优计划”,办好第八届省艺术节和第三届现代文化艺术节。培育文化市场,在新兴文化领域谋划一批项目,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提升文化对外影响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活动室、书香三秦、农家书屋、社区博物馆建设,加快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文化带动旅游,是陕西省的一大特色,也是得天独厚的禀赋。仅文化名镇一项,据统计,2016年31个文化旅游名镇共接待游客2009.08万人次,同比增长22.5%,旅游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15.8%。
  在2017年,陕西将继续坚持以文化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推进资源整合、项目结合与产业融合,着力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创建全域旅游试点省份,加快推进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圣地河谷金延安、乐华城二期等重大文化旅游融合项目建设,启动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培育民宿旅游、体育健身、康体养生等旅游业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基地和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旅游总收入增长20%左右。
  此外,陕西省还将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培育壮大网络娱乐、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等产业,推动陕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宝鸡石鼓文化商业城等项目建设,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
  
  
  《小康》2017年03月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7-03-30


2017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