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7年01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专题策划
“黑旋风”席卷,马拉松热下的冷思考

★文 /《小康》记者 张玉荣

不少黑人运动员常年辗转中国各地参赛,依靠中国近年来井喷的马拉松热潮赚得盆满钵满。
  
  有天赋不惧艰难,非洲选手承包冠军,已成为中国不少马拉松赛事的常态。除了一些专业的运动员,一些非洲留学生也加入到马拉松争金夺银的行列,帮助解决温饱,改善生活。
  
  2016年12月5日,温州马拉松在温州世纪广场鸣枪开跑,11353人参与了这场年底的马拉松大赛。本次温州马拉松爆出大冷,两个温州本地妹子不光强势包揽前两名,而且她们还力压肯尼亚选手。
  中国人拿下金银奖牌,为何成了爆冷门?因为近年来,马拉松赛事遍布全国各地,可最终奖牌和奖金频频被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非洲选手包揽。
  随着国内马拉松赛事的激增,以至于“非洲兄弟”快不够用了!
  
  明星元素,进口内销
  越来越多的城市举办马拉松,动辄冠以“国际”赛事,邀请一些肤黑腿长、爆发力强的非洲兄弟们参加。经常参加马拉松的跑友就会发现这么个有意思的现象:前面领跑及最终夺冠的选手,基本上都是黑人。
  这些黑人参赛者从何而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于一个名为“TAO CAMP”的马拉松团队,经营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就是曾经中国国家队的长跑教练陶绍明。
  陶绍明2012年开始从事马拉松经纪人事务,他介绍,目前他所创办的“TAO CAMP”训练营在肯尼亚有3个,埃塞俄比亚有2个,乌干达有1个,总计队员200余人。
  陶绍明的团队需要照顾这些运动员的吃、住、装备、训练、赛事运作和商业开发等诸多方面。“打破国外经纪人的垄断,拉低平台,提升性价比”,在陶绍明看来,中国马拉松经纪人的出现,提升了国内赛事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
  “这个教练做这个事情,他很聪明。中国是出口转外销,他是进口转内销,这个做法应该说找到了创新点开发了一个产业。”著名社会体育研究专家卢元镇对《小康》记者说:“我觉得他做得还可以更大点,如果他能把中国人的马拉松运动员调教得比外国好,那就是功劳大大的。”
  在商业化、市场化环境下,组委会和马拉松经纪人的合作维持着职业马拉松生态系统。黑人选手得到了奖金,马拉松经纪人从中受益并且提升了知名度,而赛事也提高了水平并且有机会冲击“金标”。
  “非洲朋友参与国内马拉松赛事,对于地方政府是点缀。地方人见到老外比较少,是新鲜,看热闹,这只是明星的元素。”北京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何文义对《小康》记者说:其实马拉松99%的人都是在玩,大家冲着马拉松并非冲着这几个黑人来,不在于拿不拿冠军。”
  
  奖金不菲,劳有所得
  非洲朋友之所以不远万里飞到中国各地参赛,目的很单纯——挣钱。
  据媒体报道,世界各地活跃着一批来自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马拉松高手,一个优秀的职业跑步运动员全年的收入可以达到20万美元,而最顶尖的运动员年收入甚至可以达到100万美元以上,只不过这样的运动员全世界不超过五六个人。
  各大马拉松比赛,冠军奖金一般都是数万元,有时还是美元,这对于来自非洲落后地区的黑人朋友非常具有吸引力。据报道,以2015年北马冠军为例,肯尼亚41岁老将基普楚姆巴以2小时10分58秒夺冠,奖金是2万美金。如果基普楚姆巴能够跑进2小时9分的话,他的奖金会翻倍,达到4万美金。
  在基普楚姆巴的老家,不少人还在为温饱而挣扎,一场比赛能拿到如此高的收入,无疑对他们诱惑巨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像基普楚姆巴这样的高手,收入不但有奖金,还有主办方高额的邀请费,以及赞助商的赞助费。
  “非洲黑人拿奖金是他的劳动付出应得的,他们有这个天赋和能力拿这个钱。”何文义说,“99%的参赛者不在乎这个东西,训练营培训非洲优秀赛跑者属于商业行为,把人圈在一起培训去跑马拉松,合理合规合法就行。”
  “就算我们援助非洲吧,这个过程必须要有的。”卢元镇认为马拉松走上国际,搞成国际马拉松,就要允许外籍参赛者来参加。“不能因为别人跑得快阻挠人家不让人家来,这样气量就太小了。唯一的办法是我们想办法跑得更快,如果能够赶超他们,他们想过来挣奖金的积极性就没有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我们将群众基础搞大,把竞赛水平提高,能够与他们匹敌,一方面对我国整个田径水平提升是非常有益,另一方面使得我们在国际上的信誉会大大提升。”卢元镇说。
  
非洲选手参加国内马拉松。
  
  胜利背后,艰难辛苦
  国人看到非洲朋友轻松摘走国内马拉松奖牌后,他们会胜利欢呼。这背后,又有怎样的辛苦和艰难?
  中国有个摄影爱好者来到肯尼亚西部的一个小镇——埃腾,当地人口只有4万人,海拔2400米。使埃腾闻名世界的,是这里的马拉松跑者们。这个小镇素有世界马拉松冠军之城的美誉。
  当他跟拍早晨的训练时发现,外面冷风嗖嗖,普通人还在睡梦中,马拉松选手们就已经开始跑步了。
  在探访世界冠军Wilson的过程中,摄影者如此描述他的蜗居生活:整个房间只有6平方米,用一张窗帘布一分为二,窗帘布里面是一张1.2米宽的单人床,窗帘布外面的地上摆了5只那种黄颜色的,咱们装食用油的水桶。
  这样6平方米的蜗居,一个月租金是3000肯先令,折合人民币215元。而这种居所和生活状态并不是Wilson一个人的,几乎是运动员的标配。
  为了参加巴黎的马拉松,Wilson全家砸锅卖铁,卖牛卖羊,终于帮他筹足了路费。由于没有跑鞋,他的朋友实在看不下去,帮他买了双跑鞋。那次比赛,他获得了第二名,赢得3500欧元的奖金。还了父母赞助的路费,他还剩3000多欧元。
  Wilson曾在世界多地包括中国赢得了冠军和奖金,他家人的生活随之得到改善。然后由于疾病伤痛,今年40岁的Wilson从跑步生涯的巅峰,跌入人生低谷。他渐渐退出了国际马拉松比赛,后来跑的比赛都是些名气不大的赛事。
  
  国内马拉松该不该请“外援”?
  有天赋不惧艰难,非洲选手承包冠军,已成为中国不少马拉松赛事的常态。除了一些专业的运动员,一些非洲留学生也加入到马拉松争金夺银的行列,帮助解决温饱,改善生活。
  据报道,来自肯尼亚的宁波大学生威尔弗雷德,通过跑马拉松月收入可达2万元。然而,在他看来,中国马拉松比赛竞争日趋白热化,有越来越多的非洲选手来“抢生意”了,即便是在县级市举行的马拉松,也能看到不少熟悉的“非洲面孔”。
  越来越多“非洲面孔”出现在中国马拉松赛场上。到底该不该邀请这些“外援”来参加?
  2016年6月,中国田协连续出台三个文件,包括《马拉松经纪人管理办法》、《关于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参加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的管理规定》及《关于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奖金设置及发放规定》,通过这三项规定,对国内马拉松比赛邀请国外运动员进行引导和规范,中国田协不鼓励所有的国内赛事都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卫解释:赛事主办方盲目邀请外籍运动员参赛并不会给品牌带来很大正面影响,还搭进去一笔不小的经费,有舍本逐末之嫌。“马拉松带给爱好者的应该是更多的参与性,而不是表演性,与其在明星运动员上投入大量的财力不如把资金更多的用于为参赛者提供服务和保障。”
  中国女子长跑传奇运动员孙英杰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举办国际赛事邀请高水平运动员是必然的,但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民间马拉松赛事还是应该给我们中国的跑步爱好者多一些空间。”
  要不要恐慌?“这个没有必要,因为我们很多马拉松贴着竞技体育的标签,做的都是大众体育的事,现在很多人没那么在意第一名第二名。99%的参与者只要快乐就行了,没有必要盯着1%的人。”卢元镇说。
  要不要限制?一些专家学者也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卢元镇说:“马拉松比赛有国内比赛国际比赛,国际比赛不邀请国外选手是不对的。国内比赛奖金本身也很低,(国外选手)过分鹤立鸡群对于组织工作、群众影响、社会心理的影响可能不大有利,适当规范下是应该的。”
  “国际的赛事就让它国际化,限制反而显得小家子气。让他们来跑,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国际精神。”何文义说,“地方有发展经济发展旅游的目标,有需要请过来一些演员,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我们马拉松给奖金应该的,没有什么价值上不好的东西。”
  时评专栏评论者苑广阔则认为:之所以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引导和规范,一方面是赛事组织者邀请国外选手参赛,要额外花费一笔不菲的经费,同时对赛事品牌带来的正面影响力有限;另一方面,马拉松赛事应该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普通跑步爱好者参与,为普通长跑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参赛保障和服务,而不是把经费都用在少数几个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上。而几乎每项赛事的名次和奖金都被国外选手拿走,一定程度上也压制和国内跑步爱好者的参赛热情。
  
  世界纪录2004年才设立
  原本马拉松比赛没有设世界纪录,只有世界最好成绩。但国际田联(IAAF)为了刺激公路比赛的发展,决定从2004年1月1日开始,设立马拉松、竞走等公路比赛的世界纪录。
  除此之外,运动员只要在裁判的监督下沿正确的路线比赛即可,如有特殊原因,还可在裁判员的监督下离开赛跑路线,但如果不在监督下离开就会失掉比赛资格。
  
  
  《小康》2017年01月中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7-02-07


2017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7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7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7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