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7年01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专题策划
每一场赛事都赚得盆满钵满

★文 /《小康》记者 张玉荣

厦门马拉松最美环岛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发展正不断影响着马拉松的蓬勃发展,反过来,后者也正对前者发挥着撬动促进的作用。马拉松热的掀起,不仅带旺了体育产业,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每一场赛事就是一座城市的嘉年华,每一场活动就是一群跑步者的狂欢节。
  从士兵报信到体育竞技,再到运动健身,这个项目从国外传到国内,在中国正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受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政策利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潜力加速释放,并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扩散。国家发改委表示,2016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中,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实施,马拉松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逐步兴起。
  “跑马”越来越多,举办城市越来越积极,经济效益越来越可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发展正不断影响着马拉松的蓬勃发展,反过来,后者也正对前者发挥着撬动促进的作用。
  
  “强”文富武
  每年开展三四百场,报名人数动辄几万人,一路上人潮涌动,一路上欢呼雀跃,少见的轰动和热闹,就像过去划龙舟、闹狮龙等一些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一样,当代马拉松让人倾巢出动,热情高涨。
  “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用时髦的话叫做进入了小康,只有进入了小康社会,才能举办这样一场活动。过去也有但只是少数人参加的比赛,现在成为大规模的活动,就证明了这种活动的经济背景需要达到一定程度。”社会体育学者卢元镇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
  以郑州为例,2017年郑开国际马拉松赛首日3万报名,火爆程度超历届。从2007年首届郑开马拉松赛共有5600人参赛,十年间,郑开马拉松的参赛规模发展到49000人,人数上翻了8.75倍。
  《小康》记者从郑州历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郑州全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01.5亿元,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315.2亿元,比2006年翻了3.65倍。
  除了北上广深,像郑州、长沙、青岛、贵阳等一些二三线城市也纷纷成为马拉松的热衷者,甚至一些县城乡镇也开始蠢蠢欲动,要把马拉松赛事拉进自己的领地。
  康保县是河北张家口市的一个县城,举办国际马拉松也好几届了。康保草原国际马拉松素以“国内最难公路马拉松”著称,是国内最具挑战的公路马拉松。康保之所以举办冠以国际名称的马拉松赛事,离不开天然独特的草原风情,是否也离不开当地的经济发展?
  通过查阅该县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小康》记者发现康保县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96亿元,较上年增长17.6%,五年年均递增13.7%。
  康保县县长魏红侠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康保马拉松早就已经成为了属于我们康保的城市名片,我们希望通过这样大规模的比赛让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知道康保、认识康保、喜欢康保,把康保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风能资源、农畜产品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展示给所有人”。
  经济发展与马拉松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卢元镇分析说:“马拉松热跟体育的繁荣发展有关,与全民健身在社会提倡有关,体育繁荣跟国家经济关系非常大。我们过去老的观点经常讲穷文富武,只有社会真正富裕起来了才会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来参加体育活动。”现今社会已然进入“强”文富武的时代。
  “地方经济与马拉松赛事虽有一定关联,但这种关联并不必然。”上海体育学院刘兵教授对《小康》记者说:“关键还在于地方政府对体育与城市关系的理解,很多地方举办马拉松并不因为地方经济一定十分发达,更多还在于体育赛事是重大事件,对一个城市的宣传与影响立竿见影。”
  
  适应潮流
  根据国外相关经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其国内的多个城市将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这被称作是“马拉松赛事现象”。
  2011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5000美元,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也意味着小康社会的到来。和欧美国家的情况类似,如今路跑、骑行、健身等运动也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被广泛接纳。
  也正是这个时候,马拉松热开始在各大城市蔓延。2011年全国举办了22场马拉松比赛,到2016年,中国田径协会官网上显示举办了328场马拉松赛事。
  “马拉松周期,这只是维度之一。马拉松的发展主要有两个要素,一个是经济发展,一个是闲暇时间。”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对《小康》记者说:“主动的闲暇时间很重要,是去参加马拉松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另外,运动习惯没有培养出来不会去参与,经济条件的好坏也不会限制他报名马拉松那几百块钱。”
  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马拉松赛事的形式逐渐丰富起来。一些小县城,搞起迷你马拉松、油菜花马拉松。相比于比赛拿奖金,更多人更为注重健康注重娱乐。很多“跑马”也努力在刷存在感,穿着婚纱去作秀,穿着猪八戒服装搞怪,娱乐感明显大于精英体育。
  何文义对此谈到:“未来马拉松不再是简单的竞技体育活动,它会推动全民健身。市场还很大,马拉松比赛是老百姓开心娱乐的平台,大家穿着稀奇古怪的服装来跑,做着不只是跑步才做的举动,更为注重娱乐和和休闲。”
  为什么到了新时期中国马拉松突然热起来了?卢元镇说:“中国传统的体育,过去像气功、太极拳、武术这些东西,已经解决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因为我们已经从过去的传染病、低营养疾病、新生儿的死亡,这样一些非文明病转到心脑血管这些文明病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有氧运动,从扭秧歌到跳广场舞然后开始健身行走徒步,马拉松热的掀起是适应潮流的。”
  
快乐的广州马拉松
  
  “跑一场马,识一座城”
  很多城市纷纷举办马拉松赛,对于搭建马拉松赛事舞台的政府而言,一场成功的马拉松赛事无异于一次成功的城市营销。而且这种营销也是“物美价廉”的。对于跑步者而言,通过“跑一场马,识一座城”,近距离感受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概貌。
  办好一场马拉松赛,能极大提升城市形象。这些城市通过举办赛事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从而带动当地的旅游业、会展业、餐饮业等多方面的发展。“对城市发展来说,意义很大。现在可以看得出来它们举办马拉松有很强积极性,动用了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医疗卫生资源等。”卢元镇说。
  相比其他各项大型赛事,城市道路就是马拉松赛场,也是一个城市门面。卢元镇说,举办城市起码要修马路,注重马拉松路线的整个过程景观。“为什大家愿意去广州去厦门,那边景观非常好看,跑着非常放松非常愉悦,所以对城市建设肯定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对城市管理水平有很强推动作用。”
  厦门马拉松每年都在厦门环岛路举行。环岛路是厦门环海风景旅游干道之一,途经轮渡、白城立交桥、厦门大学白城等主要景点,与沿路的大海、沙滩、草地等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海滨旅游观光带,因而环岛路又有着“最美的马拉松赛道”美称。
  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突出的城市也纷纷将马拉松的跑道设计成“城市的窗口”。相比于第一年的长沙国际马拉松,2016年的长马赛道进行了一系列调整:2万名跑友从城市地标贺龙体育中心出发,途经湖南第一师范、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雕像、岳麓山、洋湖湿地公园、再返回贺龙体育中心的路线设置也是极具深意。
  湖南都市大直播责编杨军辉介绍说,这样的赛道设置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考量,追溯伟人足迹,反映湖南的教育成果,呈现长沙一江两岸、由东至西飞速发展的历史进程。
  伴随积极传播效应,更多的城市加入到马拉松的大家庭中来。“如何把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体现并融入到赛事参与者的内心之中,并通过参与者的口碑效应,高质量展现出地方文化特色,是任何一个马拉松赛主办方需要积极思考的。”刘兵说。
  
  百城斗艳,撬动经济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社会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刺激和拉动内需经济。马拉松热的掀起,不仅带旺了体育产业,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有分析显示,自2013年之后,中国全民掀起马拉松热,到2020年,马拉松赛事有望达到500场。社会资本积极涌入该市场,除了体育赞助、报名费等收入,马拉松经济还包括酒店收入,电视转播权收入、新媒体营销收入等……未来中国跑步市场容量可达300亿元。
  以厦门为例,2016年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及其配套赛事,参赛人数达到史无前例的77715人,而从外地专程前来参加厦马的人数多达39599人。据测算,外地来厦人员在厦门期间人均消费2823.84元,为厦门带来经济收入约1.1亿元。
  此外,本届厦马实现包括报名费和赞助收入在内的直接收入3417.80万元,加上厦马吸引的本地和外地观赛人员的消费支出,2016年的厦门国际马拉松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近2.3亿元的直接经济收益。
  在避免马拉松赛事同质化的创新中,一些举办城市在赛事中融入了诸多元素,形式更为丰富多样,逐渐形成百花齐放、百城斗艳的场景。
  2016年,贵阳国际马拉松赛就打造成了一场“万众创业马拉松”,浙江奉化海峡两岸山地马拉松赛主题为“桃之缘,乡之恋”,东莞厚街打造工业旅游半程马拉松。这些比赛,或是将创业与体育相互融合,或是将旅游与赛事互为推动,又或是将产业与赛跑加强联系……
  除了举办形式可以差异丰富化,马拉松在田径项目里评奖成绩不一样,路线不一样,举办地方、举办时间也可以跨越天南地北、春夏秋冬。“跑步不只是旅游休闲,也可以领略各地特色。如果中国做得好,让马拉松多样化,能够把体育和旅游紧密结合,不仅组织外国运动员,还能组织外国观众,经济收入也会更高。”
  据估计,每年从美国和世界各地前往纽约参赛的游客和为参赛者助威的亲友团总数高达200万人,相当于纽约人口(800余万)的四分之一,相当于或者超过一个传统节日带来的消费。
  
  中国第一届马拉松比赛
  中国史上第一届马拉松比赛在南京举办。自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后,中国有记录的首届马拉松比赛的赛道位于南京与镇江之间。其中赛道的最后一段路程,即南京的中山门到新模范马路这一段。1910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十六日),《时报》发出了一份比赛预告:“各报馆鉴:长距离竞走会从镇江金山顶起,至南京劝业会纪念塔止。十七(日)发足,十九(日)达会场”。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时,“竞走”这个词并不是今天的意思,而是人们对于跑步比赛的通用称呼之一。“长距离竞走”即指长途赛跑。赛道以镇江的金山为起点,终点设在南京的南洋劝业会的纪念塔,分为不连贯的三段,在三天内进行比赛。参加比赛的有十余人,中途退赛和犯规的选手除外,共有六人跑完全程,同时到达比赛的终点,排名不分先后。
  
  
  《小康》2017年01月中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7-02-07


2017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7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7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7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