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6年11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岭南夜话
哪一个毕业生敢试试“慢就业”?

★文 /王小妮  

  我教的最后一届大学生已经工作两年了,而最早毕业的是在2009年。不久前,为《上课记》的再版,我请他们中的20几个人写写进入社会这几年的感受。
  恰好刚收齐他们的文字,就在网上看见一篇提倡“慢就业”的短文,读过后有两个吃惊:
  首先文中说,预计2016年等待就业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将达到1000万,这是多庞大的数字。
  另外,短文作者能那么轻松明快地讲出一通大道理:“许多人的择业观正悄然改变,不再恪守‘毕业即工作’的传统模式”,而是并不着急,“选择暂时游历、陪父母、了解市场等,成为‘慢就业’一族”。
  可是,究竟谁承受得起这种慢?
  已经工作了六年的一位同学,从海南岛到山西到福建,换了好几份工作,现在在福州,和进城打工的父母弟妹住在一起,她说:
  “在学校时还是他们的骄傲,工作后,挣微乎其微的工资,社会似乎总在排斥我。不知道哪里出错了,别人都能适应的准则,我却永远无法适应。内心的悸动与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冲突,常常活在羞愧与自责当中,无法让父母长脸,也无法让自己心安,每天就像活在夹缝之中,不知道怎么突破,找不到出口。后来看到有人说:要认识你自己,要尊重自己的想法。我才发现,我连我自己都不认识,我连自己都找不到。”
  她的弟弟做汽车销售,每天很辛苦,她劝解他找点喜欢的事情来做。弟弟不屑。问他喜欢做什么,他说他喜欢挣钱,挣很多的钱,把亲戚朋友都安到自己开的公司里。她对弟弟说,钱也不是最重要的,可以找找自己的兴趣。弟弟不耐烦了,回了她一句:
  “搞得自己好像有多懂似的,你现在也是要三十的人了,看看你自己混成了什么样,还来教我。”
  她说自己确实混得没什么样子:“毕业六年,身边的同学,弟弟妹妹们都开始变得成熟稳重,适应社会,只有我,一直处于社会边缘,不肯融入,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从小被教育要为父母争光,为学校争光,为国争光。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让父母脸上有光。走上社会后,就是一份好工作,高薪酬。”
  不过3000多的收入,念了那么多书,也只是刚能养活自己,所以,没读过大学的弟弟才底气十足,她才自觉惭愧。在这种时候,她如果放弃福州月薪3000多的工作,去旅行,去陪父母,去慢慢理解社会,谁都会说她太荒唐。
  事实上人们早习惯了一切都由钱来衡量,没钱只能争分夺秒去挣,有钱可以躺着享用一生,一切好像都和钱多钱少有关,和速度快慢没关。
  不踏进就业的滚滚洪流,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即使现在能靠得上的父母也将会老去,完全无力帮忙的父母还暗自盼望靠进了城的子女安享晚年。
  一张表格很能显现这洪流的压力:2001年大学毕业生是115万,到2016年本科毕业生已经到了765万。
  即使工作了,压力依旧大,一个在香港读研后在北京谋得一个职业的同学说:“在这里活成一个普通人,我就输了。”
  为什么输,输在哪儿,她也说不清,但她知道她二十几岁的生命里经历过什么,这些东西累积在一起压向她,让她轻松不起来,快乐不起来,她只能跟上那个洪流的滚滚节奏,一丝一刻不敢怠慢。
  
  
  《小康》2016年11月中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6-11-27


2016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6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6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6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