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6年11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县域
双流:城与乡的破与立

★文 /《小康》记者 洪治

  别具一格 成都市双流区的城乡交界处,不少造型别致的别墅已拔地而起,且门前种有小树,地上铺有草坪,再留有一些菜地,俨然一副融合了“田间野趣”与“城市特色”的乡村别墅风格。
  
  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还是发展现代农业都是为了盘活城乡统筹发展一盘棋,而显然,成都双流已经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开车行经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城乡交界处,能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有不少造型别致的别墅已拔地而起,或灰砖黄墙、或灰砖白墙,门前种有几棵小树,地上铺有草坪,再留有一些菜地,俨然一副融合了“田间野趣”与“城市特色”的乡村别墅风格。
  而这些都是当地村民自主参与设计、建设和监督建造的。自主参与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要想落到实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新屋遍地起 村民说了算
  九月初,走在胜利镇云华“古蜀云华·田园驿站”的道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忙碌的身影,随着各类户型顺利封顶,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绿化工作,等柏油马路铺设完毕,村民们就可以入住了。“我们迫不及待想搬进新家。”《小康》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了很多这样的声音。
  这些乡村别墅的外立面以白墙灰砖铺设,配上门前的圆木柱构成了典型的川西建筑风格,户型分为二、三、四、五人四种类型,人均居住面积达50平方米,三人户以上还配有专门的车库。在云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文德的带领下,刷过门禁,记者随意走进了一户三人户,大厅近4米的层高显得非常大气,厨房和卫生间也已贴上了瓷砖,水、电、煤气也都已接通,就等新户主的入住。
  对于正在进行的绿化工作,“古蜀云华·田园驿站”也颇具匠心。因为依坡而建,为了提升整个社区的品位,村民在村口依坡砌了一面墙,将多余的圆木料或中心挖空或嵌入其中,有的填上土、种上花,有的打上钉子、挂上吊篮,还有的就朴素地放在那,变成了一面颇具特色的迎宾墙。
  其实,这样精致的乡村“别墅”在双流区很多地方都能看见。金桥镇鲢鱼社区的乡村别墅主体结构也已完成,每栋别墅上都很精巧地嵌上了“鲢鱼”的标志,道路上放着一根根粗壮的下水管道,正在进行最后的绿化和道路施工;同样在金桥镇,新安社区的美丽乡村也已基本完工,黄墙红砖的乡村别墅配合旁边的绿化和统一的路灯显得十分错落有致;黄甲镇的八角村、文庙村为了能在未来发挥农家乐的优势,还特意在每间房内设计了一个独立卫生间;永安镇双坝村的别墅也是依坡而建,每家每户门前都留有绿化空地……
  虽然这些新村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是由村民们自愿参与,自主决策建设的。“新村整体的建筑风格是由政府引导,专业设计公司提供了多种方案,最后是由群众自己投票选出来的。”胜利镇镇长夏奠强说道。
  村民们有各自的意见,人又多,怎么把他们组织起来呢?这就要归功于双流区的“五自主”模式。“五自主”模式是双流区在“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理念指导下,以真参与、真做主、真受益为目标而创新的一种做法,它的主要内容是让村民参与自主选、实施方案自主议、资金安排自主定、建设质量自主控和建好新村自主管。
  有了理念和模式,组织就是非常重要的实施载体。以胜利镇云华社区为例,他们在双流区统筹委、农发局、国土局等区级部门和胜利镇的指导下,由参与的农户自主成立了云华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村民去参观学习。“去年5月份,我们带着村民去了温江、崇州等多地参观学习他们的新农村建设经验,一有对比就更加明确了方向。”张文德表示。回来后,通过动员会,有159户自愿参加了新农村建设。
  为了能充分表达民意、切实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区里统一规划下,云华合作社还设立了议事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了15名议事会成员。“每周五我们都会定期召开例会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云华合作社理事长缪建说道。实际上,正因为新村建设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村民们还会自发组织队伍监督工程和工期,有着十多年建筑从业经验的廖长成就天天泡在工地里,“一发现问题马上就解决”。在这样透明的机制下,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云华‘古蜀云华·田园驿站’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主要扮演搭建平台、加强宣传、提供支持的角色,民众自愿参与。自主决策让整个过程没有发生一起投诉。” 夏奠强解释道。
  “五个自主权”在其他几个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处处体现。“我们非常重视‘五个自主权’。”双坝村党支部书记丁建平表示,“任何东西都是老百姓说了算。”正是通过建立合作社,以议事会等制度激发民众自愿参与、自主决策的积极性,真正让“老百姓说了算”落到了实处,共同建造起美丽家园。
  
  “小证”换“大证” 资金有保障
  “原来的旧房子是砖头房,漏风又漏雨,现在新房子不仅外观好看,而且结构都做了抗震加固处理。”谈及即将入住的新房子,永安镇双坝村村民丁坤人乐得合不拢嘴。
  其实,在村民高兴的背后除了“老百姓说了算”,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保障:资金。改造的资金如何而来?
  在云华“古蜀云华·田园驿站”,张文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新村建设总投资要5000多万元,其中双流区拨的启动资金和“双一万”扶持基金共计1002万元,37户87人放弃宅基地所拿到的补偿款有1300多万元,剩下的全是银行贷款。银行放贷的理由是什么呢?
  其实,从2008年开始,双流区陆续对辖区内的农村土地和房屋颁发了产权证,并在今年进一步拓展农村产权登记颁证范围,对农村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等确权颁证。同时,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农村房屋、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农村财产权抵押资产再流转、收储、评估、处置和资产处置损益评估机制。
  正是基于双流区农村产权制度、金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村民就能拿着自己宅基地的“小证”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再以“小证”换取项目区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大证”。“我们新村可节余220亩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流转,”张文德表示,“节余指标流转后,很多参与户不但不用出钱,最后甚至还能拿回一部分钱。”
  不过,即便有“大证”抵押,但对银行而言,这毕竟是一项新业务,而且复垦验收的周期要2年多,很多银行一开始并不愿意“第一个吃螃蟹”。不过改革就要迎难而上,经过多番交涉和沟通,双流区最终实现的是土地合作社为借款主体,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担保的融资途径,实现了建设资金市场化筹集的运作机制。
  这样不仅云华“古蜀云华·田园驿站”的资金问题解决了,鲢鱼社区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2000多万元贷款,双坝村获得了1500多万元贷款,八角村和文庙村则获得了1000多万元贷款,而且所有贷款均可享受60%的利息补贴。
  村民们的生活变好了,发展目标自然也定得更远了,如今,双坝村已经把现代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作为自己的重点发展领域,而永安镇则致力于打造川西田园乡村旅游小镇,双流区则计划将“黄龙溪-永安-公兴”锦江流域建设成为生态休闲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
  
  公共服务便民到家
  经过朱家庙社区,公兴街道市民中心硕大的招牌显得格外醒目,市民中心由大联动指挥中心和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两部分组成。走进指挥中心,便看到了一面硕大的监控墙,监控墙上正实时播放着各路口的监控视频。“这是我们公兴街道的智能联动服务平台。”公兴街道大联动指挥中心主任韩冬梅说道,“它是整个公兴街道‘大联动网格’的枢纽。”在韩冬梅的操作下,大屏幕又跳出了网格分布图、配有图片的问题反馈及处置结果、巡逻车的巡逻路径等信息。“指挥中心建立三班倒工作机制,24小时全天候对接、处理遇到的问题,力争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居民能就近办理包括社保、生育、养老、随迁子女入学、残疾人补助等32项社区综合服务。此外,双流区还引入了线上、线下的“一键通”行政审批平台,大大提高了居民办事的效率。“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公兴街道正由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转变。”公兴街道党工委书记梁飞说道,“我们以党组织为核心,构建起了‘服务、管理、支持’三大块内容。”
  有了基础公共服务,还要激发老百姓自主管理的热情,议事会制度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我们在小区大门和楼门前安装的门禁系统就是议事会讨论的成果。” 朱家庙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蔡兴成表示,“我们议事会成员当时都是按了手印的。”
  通过议事会制度,示范区还引入了社会组织给民众提供服务。在朱家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记者看到了几位老人正和着音乐翩翩起舞,原来他们是“夕阳红”老年互助小组的成员,正在为中秋晚会排练节目。“我们通过服务把大家聚集起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社工专业副教授、成都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代曦说道,“社区是一个大平台,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是由社会组织作为载体实现的。”代曦作为日间照料中心的督导,下一步还计划培育发展朱家庙社区内更多不同种类的自组织。
  公兴街道快捷高效的便民服务不是孤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双流区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片建设的重点内容。今年,双流区每个村(涉农社区)平均获得了60.3万元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这个数额还将逐年递增。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领域,双流区正着力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大园区+小业主 助力农业发展
  住进美好家园、享受优质公共服务的同时,发家致富更为关键,而双流正走出“大园区+小业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走进永安镇“天府红提园”,长达几百米的长廊上挂满了一串串的葡萄,实际上,这仅是红提园的展示区,在2012年,红提园总面积就达到3200亩,涉及农户386户,分布于周边多个村。
  既然园区那么大,直接搞规模经济不好吗?为什么还要把业主分散出去呢?“20~50亩的种植面积是最赚钱的,到了100亩往上反而不赚钱了。”永安红提葡萄协会会长陈贵彬等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对每户农户而言,大面积种植葡萄技术成本、人力成本都很高,单户大面积种植反而可能不赚钱。因此,种葡萄想要有大规模的经济效应,非以大园区的技术力量为支撑,发展小业主不可。
  “在政府引导下,红提园以合作社、协会、家庭农场等方式将农户组织起来。”陈贵彬说道。由红提园的专业技术人员输出技术,帮助周围农户种植,不到两年经济效益就提升了,20多亩土地能带来50多万元收入,一下子就带动了当地农户的积极性。
  聚拢了人气,红提园不仅进一步研发本体技术,培育新品种,还创新了很多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摸索出了产业扶植、田间超市、建立展示长廊、鸡鸭鹅放养、经营农家乐,葡萄盆栽等多种特色做法。”陈贵彬笑道,“如今,我们的毛利率可以达到40%~50%。”
  除此之外,双流区农村产权制度、金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也让红提园受益匪浅,“我们正在申报土地经营权和农业设施所有权的分离,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抵押融资,进一步向外乡发展。”陈贵彬表示。
  其实,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还是发展现代农业都是为了盘活城乡统筹发展一盘棋,而显然,成都双流已经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小康》2016年11月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6-11-27


2016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6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6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6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