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6年05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时政
未完成的广东基层车改

★文 /《小康》记者 刘建华 广东报道

势在必行 在中国深化改革的滚滚车轮下,车改虽然有阻力,但依然势在必行。
 
  根据广东省车改的部署,在2015年年底,广东省乡镇一级的车改也要完成,但事实上,乡镇一级的车改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改革尚在进行之中
  
  3月11日上午9点半,清远市某镇镇长胡平凡准备到镇所辖的一个村检查卫生整治工作,他随手拿起桌子上的车钥匙,匆匆走下了楼。
  以前他和镇委书记都有专车,无论是去县里办事开会,还是下到村里检查工作,办公室都会为他们安排专车,而现在,他们基本都要自己解决出行的车辆问题了。“办公事却要自己开车,开始很不习惯。”胡平凡坦言,虽然每个月都有车补,但拿钱和坐公车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乡镇一级车改进行时
  2014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公车改革自此全面推进。按照要求,2014年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地方党政机关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
  根据该时间表,目前地方车改应该已经完成,而实际情况如何?《小康》记者近半个月来在广东省进行的调研发现,广东车改已深入到乡镇一级。
  据了解,胡平凡所在的清远市将取消公车2600辆。茂名市、阳江市两地的《公车改革方案》则显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可以保留机要通信、应急公务用车。两地均要求,市直机关每个单位公务用车不超过3辆,县(市、区)所属单位不超过2辆。另外,茂名市的《公车改革方案》还明确了县市公务用车服务平台车辆,其中市级60辆、电白区68辆、茂南区52辆、化州市122辆、高州市50辆。
  早在2014年12月,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省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并报国家发改委,根据最终的“方案”,广东车改坚持贯彻中央有关部署,坚持全省整体节支率和省直机关节支率原则上达到7%的原则,确保平稳衔接,按照先省本级后市县镇的原则分级分类推进。2015年年底完成全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其中省直机关公车改革将在2015年6月底前完成,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于9月底前完成,乡镇于12月底前完成。
  改革范围包括省直、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乡镇机关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范围包括各级各部门在编在岗的地厅级以下工作人员。广东车改补贴标准确定为正厅级1690元,副厅级1500元,正处级1000元,副处级800元,正科级600元,副科级450元,科员300元,科员以下250元。同一地市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不同地市最高补贴标准差距不得超过20%。
  然而,各地也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在车补金额上做了较大幅度调整。比如,早在几年前实施货币化公车改革的佛山市直机关公车补贴标准分为八个档次,最高正处职补贴标准为3600元,普通科员也有1300元;珠海2013年车补标准为正处级领导职务3500元,非领导职务3200元,普通科员800元;惠州正处级官员每月补贴2800元,科员补贴500元;广州天河区正处级官员补贴为2800元;东莞正局(处)长为3000元。这些标准都远远高于此次公车改革的标准。
  广东省监察厅原副厅长谢谷粱表示,“车补”其实也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和工资收入的不断提高,最终也要纳入个人工资收入中去,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通常做法。
  根据广东省车改的部署,在2015年年底,广东省乡镇一级的车改也要完成。但事实上,乡镇一级的车改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多个乡镇镇委书记、镇长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全省乡镇车改一刀切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的观点。
  但乡镇一级的车改仍应延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公车改革专家叶青曾指出:“全国共有35000多个乡镇,乡镇的公车数量占全国总数的30%左右,这个比例很大。如果乡镇不改,这次的公车改革肯定是失败的。”
  
  改革的争议
  事实上,结合全国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中央车改文件给各地方车改留有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关于乡镇一级车改的争议大约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县乡一级甚至被一些专家称为公车改革的坚冰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此次公车改革的成败。原因在于,县乡级政府的领导人数在中国公务员干部结构中比例最大,在很多县乡,科长都有权配备车辆,这些车辆的购置和保养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乡镇三公费用居高不下也是客观现实,虽然是严令不许浪费,但公车只要存在,公车司机的工资保险、维修等费用就少不了。目前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都在6万元以上。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10%。实行公车改革将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减少公费开支。
  根据广东省车改方案,乡镇科级及以下人员每人每月都有500元车补。取消乡镇人员一般公务公车,不仅杜绝了乡镇领导干部的公车私用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普通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取消公车,还可以防止利用职权滥用公车,改变某些干部的“官本位”思想,最主要的是改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官爷”形象,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理距离。
  但在车改提出的初期,也有专家称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偏远地区的乡镇尚不具备车改的条件,建议不要把车改的重点放在乡镇。
  “我们乡镇地处山区,离县城有七八十公里,到最远的村庄也有三四十公里山路,没有车怎么办?仅有的这几百元补贴可以跑几回?”在韶关某山区乡镇任职镇委书记的邓海诚对《小康》记者说,乡镇条件差,又有很多地方还没有达到村村通水泥路的标准,一旦取消公车,乡镇干部要下村开展工作就会受天气和时间的限制,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很少有人愿意下村,会出现无车不下村的窘境,深入一线打折扣,工作落实难度大,这就严重地影响了一些政策在基层的贯彻执行,甚至导致紧急工作的延误。
  邓海诚说,如遇汛期抗洪抢险等自然灾害就更是难上加难了,遇到灾情第一时间无法赶到现场,无法及时救援,这样将无法保证群众利益在危难时刻不受损。
  胡平凡则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科级以下每人每月五六百元,如果我不出车的话,车补也不用收回去,但出车的次数越多的话,费用用得越多,甚至不够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有意识地控制出车次数。而以前有公车的话,根本不用考虑这些问题。”他说,这还是在自己有车的前提下,而在农村,并非每个人都有买车的能力。
  胡平凡认为,如果把用车补贴以现金形式发给干部,干部很有可能会减少甚至以种种借口避免下基层、避免耗费自己拿到手的公车补贴费,市级或镇级有些部门本来该自己下去办的事,也改为让镇级或村级单位上来办,给基层增加了负担。
  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倪星认为,中国是大国,区域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理论上中央应该原则上规定这些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执行车改,但凡政策上留有空间,具体到每个地方往往就会“千奇百怪”了。
  “车改可能需要两年时间,这个制度没什么人敢公开站出来反对。其实也不得不这样,因为我们的财政承担不了那么巨额的公款消费和铺张浪费。”叶青说。
  《小康》记者在半个多月的采访中,联系了广东省、市、县多个车改主管部门以及乡镇镇委书记、镇长,但他们均顾虑重重,基层官员对于车改的心态显而易见。
  即便如此,在中国深化改革的滚滚车轮下,车改依然势在必行。
  (应受访者要求,胡平凡、邓海诚均为化名)
    
  
  《小康》2016年05月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6-05-07


2016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6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6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6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