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07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论坛
高端对话三:公共服务与西部全面小康

★文 /《小康》记者 刘建华 贵州荔

  
  把生态资源转为经济资源 西部的县城,共同面临的问题就是——贫困。西部地区拥有青山绿水,同时也因大部分城区四面环山,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如何创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怎么让企业家来西部带动产业来发展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5月30日,在贵州省荔波县举行的“首届中国西部全面小康论坛”分论坛上,来自各界的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就“公共服务与西部全面小康”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思想碰撞,对西部全面小康的建设献计献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而西部地区的全面小康建设占据重要位置。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一带一路”战略将重点延伸到中西部广大地区,西部地区又迎来了扩大开放、实现赶超的重大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仍有相当差距,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建设任重道远。
  
  把县域招牌推出去
  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如何发展西部经济,建设全面小康一直困扰着地方主政者。
  求是杂志社原编委、秘书长盛天启认为,西部地区各地要结合本身实际,打造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连我这样学历并不低的人,来过贵州两趟,都不知道有个地方叫荔波。尽管荔波的地质地貌被称为世界遗产,但也要从这里走出去。你拥有优越的环境,但关键是还要得到社会、民众、舆论认可。对于荔波,我给的建议,就是让最高端的策划专家、最高端的网络专家来策划,重点介绍旅游优势、人文的民族风情。” 盛天启说,荔波拥有得天独厚的青山绿水,如果花十万块钱做个旅游宣传片放到网络上,离开传统媒体,获得大众的关注,让最前沿的网民看荔波。首先走这步棋,知名度、影响力有了,相关的产业自然会跟上。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慧琴对此表示认同,“我到了荔波的大七孔小七孔以后,发现景观非常好,人也很好。然而,好的旅游资源到底惠民了没有,后来发现老百姓的确不如人意。”
  盛天启说,荔波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要有好的、宽松的政策环境,特别的优势吸引企业家,策划好的项目,把企业家吸引过来。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管理理念。
  怎么吸引外来的投资,盛天启认为目前所有的环节中最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荔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引进人才生态发展
  西部地区要发展,资金和人才成为最主要的瓶颈。
  “在山西的某个县,那个地方没有煤,山西大部分地方有煤,也没有工业。这个地方非常有利的资源是,水土条件比较好,空气质量非常好。对发展绿色产业非常有利。我们引进了农业到那边去开发绿色蔬菜,省里的领导对我们做的项目推荐非常满意。”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项目部主任蒋任重说,其协会有一个口号“扶贫先扶志”,人扶起来后面的事情就跟上来了。
  蒋任重坦言,人才也是双向的问题。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把高端人才吸引进来,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因为你相对落后,没有多少人愿意到你的平台上做事情。反过来讲,刚开始不能做到吸引很多优质人才,但却可以让自己的人走出去。“我们国家很困难的时候,我们派出很多的留学生。而这些留学生对未来中国的建设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我们国家的创建,我们科技界的领头人,甚至我们商业界的人,包括互联网时代,百度的老总都是出去了以后又回来,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途径,尤其对西部地区来讲。”蒋任重说。
  产业引进来了,但生态的保护对于地区的良性发展也非常重要,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助理、副秘书长王春益认为,西部地区青山绿水,资源丰富。但现在如何把生态资源转化为我们的经济资源,转成绿色的经济资源?他表示,保护生态不是禁止开发,而是限制开发。“我们的群众过去是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环保问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绕不过去的,躲不过去的,必须面对和解决。”
  王春益说,可持续的小康,应该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小康,是天蓝、地绿、水绿的小康。必须让老百姓先过上好日子,守住绿水青山不能过穷日子。
  
  
  城镇化推进面临难题
  姚慧琴在本次高端对话上说,尽管全国各地都在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但东部和西部有明显的差异。据统计,2013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只有44.8%,这几年也没有太大的改观。东部是66.2%,相差将近二十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差距50%。城镇化全国的平均水平是53.7%,西部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差了11个百分点,这说明西部在新常态下,未来加快城镇化,西部空间要大于东部,也大于全国。新型城镇化成为带动西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路径和抓手,也是重要的引擎。
  “工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城市的工业不断升级是一个过程,所以不要过分担忧这个过程多快多晚,一定会自然地发展。为什么东部城镇化要优于西部呢?就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问题。很简单的道理,不用太操心。”盛天启认为,公共服务反而更应该让地方政府多操心,公共服务首先明确政府承担公益性的责任。另外也不要忽略民间对公共服务的产业化的倾向,要培育,可以产业化为社会服务的,要鼓励它。
  城镇化的建设要加快,新型城镇化要走什么样的路,着力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姚慧琴表示,西部城镇化跟传统的城镇化不太一样,不可否认,目前的城镇化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大城市人口的拥挤,环境污染等。
  姚慧琴说,农民进城以后能不能实现充分的就业,农民能不能甘心真正落到这个城市,从而使土地节约化生产,是一关键因素,除此之外,仍然取决于农民的意愿。在2014年上半年的调研中,以陕西为例,关中、陕南、陕北收到问卷1700多份,对农民的基本特征做了分析,农民的基本因素(性别、家庭人口)对农民是否愿意进城,愿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愿不愿意出让宅基地,都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
  调研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愿意成为市民,而且愿意进行土地流转,而家庭人口越多,进城的意愿就会降低。
  距离城市的远近也是农民是否愿意进入城市的重要因素。调研结果显示,距离城市越近,市民化意愿越高,但远离城市的村庄,市民化的意愿就低。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圈子和城市环境感到陌生。再一个便是农民对迁移城市的选择,要么选择一线,要么选择四线,选择二线城市只有8.3%。
  王春益认为,要想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土地流转出去了以后,得让他们有稳定的工作,还得解决农民户口,只有市民化了,才有归宿感,在子女教育和医疗方面可以享受城里人所有的公共服务。
  “西部的县城,共同面临的问题就是——贫困。西部地区拥有青山绿水,同时也因大部分城区四面环山,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小康》杂志社副总编张凡说,如何创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怎么让企业家来西部带动产业发展是“十三五”期间解决扶贫问题的关键所在。
  
  
  《小康》2015年07月中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5-07-22


2015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