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04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栏目:财智生活
王蒙:本性无为,大道天成

★文 /《小康·财智》记者 胡柯 

  会有今天,不是王蒙刻意追求的,但是却是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
  
  王蒙
  1953年10月生,笔名阿蒙,号龟背庐主。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学者。陕西省政协九、十届常委。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第三届书画专委会副会长。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文联委员,陕西省司法厅书画鉴定人,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中国书协会员。就职于陕西书学院,书法理论创研室主任。
  文化世家、教育世家。父亲王子云,母亲何正璜均为文化艺术界知名学者。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在父母指导下研修国文、辨识书画。
  其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七、八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自作诗词书法大展”,入选“全国千人千作书法篆刻展”,入选“中国美术馆迎奥运——翰墨颂歌书法邀请展”, 获全国书法作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次。
  
  1989年在陕西美术馆举办“阿蒙书法艺术首展”。
  1999年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王蒙书法艺术十年回首展”。
  2008年在陕西美术博物馆举办“墨舞奥运2008——王蒙师友书法展”。
  2012年3月在西安亮宝楼主办“纪念王子云先生诞辰115周年暨王蒙家族书画展”。
  2003年出任陕西省备战“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培训班班主任。
  2011年出任陕西省备战“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培训班班主任。
  2013年10月书法隶书《赤壁怀古》长期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2014年4月13日在西安今日长安美术馆举办“文以载道·一路同行——王蒙书法艺术精品展”,同时“王蒙书法培训中心”揭牌、运行。
  2014年12月13日在陕西省图书馆举办“文以载道·艺路偕行——王蒙师友书法艺术精品展”。
  出版著作:《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王蒙》(大红袍)《长安学丛书——王子云卷、何正璜卷》、《王蒙书法艺术百种作品集》、《美术家——王蒙》、《王蒙师友书法集》、《书法入门——曹全碑》、《情怀——王蒙诗文书法集》、《当代影响力·书法名家——王蒙》、《王蒙书法艺术》、《中国书法·章法大观王蒙卷》、《陕西书学院成立二十五周年——王蒙书法集》等
  
  “我正在大剧院晒龟壳,你们不用着急,慢慢来。”
  这是王蒙对约好时间但是因为交通原因快要迟到的我们的回答,一个调皮的艺术家似乎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但是,当王蒙真的坐在眼前,看春日微暖的阳光轻轻地落在他微卷的发梢上,我想,电话里的那个王蒙一定不是这个王蒙。因为坐在眼前的王蒙看上去太安静,就连说话的声音和语速都显得太安静。
  艺术世家,也许正是因为出身艺术世家的原因,受父母温文尔雅气质的影响,所以,眼前的这个王蒙才是真实的王蒙。
  王蒙,1953年10月生,是在西安美院和西安碑林里长大的孩子。那时候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的他会成为炙手可热的书法家。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法国巴黎国立艺术博物馆、加拿大艺术策划中心、日本国成田山新胜寺、韩国国际书法本部等地收藏。
  2011年隶书作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并悬挂在金色大厅。
  2014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他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王蒙》书法集,该书法集即专业俗称的大红袍,大红袍是为在美术界享有崇高地位和声望的大师级人物量身定做的一种高规格画集。王蒙说这是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但是业内认为,王蒙绝对担得起该荣誉。
  会有今天,不是王蒙刻意追求的,但是却是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
  
  一生只做一件事
  王蒙从出生起就背负了一个别人没有的“负担”,王蒙的父亲王子云,母亲何正璜都是艺术界的泰斗人物。
  从记事起,父母的光环就一直在王蒙的头上挥之不去。无论做什么,别人都会先想到他的父母。加上他自己并不是那种天赋异禀的孩子,所以王蒙堂而皇之就成了“笨小孩”。
  王蒙告诉记者,在当笨小孩的时候,因为有父母坚定的守在他的身边,所以他从来没有觉得,笨小孩是不好的事情。直到今天,他一直都记得母亲何正璜的话,“不聪明没关系,只要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就好了。”所以,王蒙从会拿笔开始,就走上了练字这条路,之所以选择练字。对王蒙来说,有两个原因。
  “在西安美院和西安碑林里呆久了,对汉字总是有种奇特的情怀。”王蒙告诉记者,“对童年的回忆多数都是在碑林前看着那些美丽的汉字发呆。”他喜欢汉字时而龙飞凤舞的洒脱,也喜欢汉字时而温婉娟秀的美好。所以,从一开始练字,王蒙就越来越欲罢不能。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王蒙对父亲的崇拜。“父亲一直都在伏案著书立说,父亲的身影总是在记忆里,挥之不去。”所以,王蒙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父亲那样的人,能静下心来在案前认真学习,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所建树。
  时间就这样在王蒙的努力中慢慢流逝。
  “练得越久,感觉越不同。”30多岁的王蒙已经开始展露头角,笨小孩逐渐闯入人们的视野。
  得到和失去
  1989年,王蒙在陕西美术馆举办了“阿蒙书法艺术首展”,这是他第一次个展,他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我不想让别人以为我是靠父母的关系才被重视。”这次展览很成功,展览之后,各种评论很久没有平息,王蒙的名字被更多的人记住了。
  展览结束以后,王蒙的父母看了他的作品。“母亲笑得很开心,她说,她很欣慰。父亲虽然严厉,但是也很高兴。”王蒙的书法生涯从这里开始走进了一个新的起点。
  1991年11月,王蒙调入陕西省文化厅直属的艺术研究单位——陕西书学院,成为专业书法家、理论研究室主任、艺委会委员。工作性质的转换,为王蒙的创作机遇和理念提供了更好的舞台。
  而王蒙在艺术的道路上依然保持着那颗初心,“有所为有所不为。”他小时候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每天都会拿起笔寻找落笔的感觉,每天都会读书,让自己能在艺术修为上更进一步。
  而他收获的荣誉也越来越多,1996年3月,由他主编的《王蒙书法艺术百种作品集》出版发行后,西安钟楼新华书店出现脱销。王蒙在业内的影响力是他自己也始料未及的。
  那时候,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不进京,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现在,依然有很多人问他这样的问题。
  王蒙笑了:“人这一生总是有得有失,知足、常乐。”对于没有进京发展,王蒙其实在内心里是有遗憾的,但是,对于现在得到的,他觉得也挺好。一生孜孜不倦地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在父母生活工作的地方守望着那份思念,“还有什么不好呢?”
  更重要的是,他收获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一颗平静、豁达、幸福的心。看过王蒙书法的人都会记住他的作品,简单、用心、顺畅,每一个布局都赏心悦目,甚至包括一个印章的位置,都是斟酌了又斟酌。
  
  
  大道天成
  王蒙的生活哲学很简单,大道天成。一个人只有活的坦坦荡荡,才会快乐。所以,除了他热爱的书法,王蒙对书也是情有独钟,除了晦涩的24史,王蒙熟读了我们熟悉的所有世界名著,中国名著。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提到王蒙的另一个身份,诗人。很多人也许知道王蒙是个书法家,可是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诗人。
  曾经,西北大学举办校庆,邀请王蒙参加,王蒙当场做了一首藏头诗,藏头四个字即为“西北大学”。不仅如此,诗里还藏着西北大学的典故,引来阵阵喝彩。
  其实,仔细看王蒙的书法作品,细心的人便能发现,很多作品都是王蒙自己创作的诗或词,这些诗里有王蒙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感悟,甚至有对某一个时刻心情的描写,语言优美,意境悠远,亦如王蒙的人一样,干净、儒雅。
  王蒙总是不断的给我们创造惊喜。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王蒙说,希望能活到老学到老。
  2013年,王蒙带着夫人去了他的父亲曾经学习考察过的地方,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这些旅行除了让他更了解自己的父亲以外,也让他对父亲曾经对自己的期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王蒙的首展之后,第二年,他的父亲王子云就去世了,对于自己笨儿子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他全然不知,但是在王蒙的父亲心中,一直都有一个勤奋踏实的儿子,所以,他一直都相信,自己的儿子终有一天会与众不同。而王蒙唯一的遗憾就是,父亲没有看到现在的他。
  如今的王蒙,仍在潜心研究传统书法的当代书法表现,他希望以自己现在的年纪能在现代书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而我们相信他,一定会将自己的人生书写的饱满而精彩。
  
  
  一直在路上——对话王蒙
  王蒙不喜欢谈自己的成就,他总是在谈心中的理想,他的心中有一个美丽的艺术世界,那个世界干净而透明,他希望,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艺术都能以最纯粹的面貌示人,不掺杂任何利益和交易,就好像那些静静沉睡的碑林,以美好样子被大家记住。
  《小康·财智》:您的父母都是资深的学者和权威的艺术家,他们对您的教育严格吗,期望高吗?
  王蒙:我的家教是很严的,严到说话的声音大小和语速控制都必须是让人舒服的程度。在家里,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有规矩的。虽然家教很严,但是我的父母对我的期望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我能快乐的生活,不会被社会的急功近利传染,用心做自己的事。回头来看,父母的这些要求都是用心良苦,我能收获现在的成绩和快乐,都是父母教育的结果。而我对我的后代的期望,也和我的父母一样。
  《小康·财智》:您如何看待现在艺术圈的种种乱象,比方说炒作?
  王蒙:现在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艺术圈人才辈出,但是因为利益的趋使,有些艺术家急功近利,总希望走的快一点,得到的多一点。殊不知,艺术修养本身就是一个缓慢积淀的过程。走得太快了,就只能看见一条路,而错失了很多别的路。
  就好像你被很多光环包围,当你不停地应酬,你哪还有心思读书和整理自己,满眼都是包围你的光环,这样越是往前走,越没法回头,别的风景你是如何也看不见的。艺术家不需要簇拥,需要的是修心。
  《小康·财智》:您觉得理想的文化艺术应该是怎样的?
  王蒙:现在的人都缺少一样东西,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什么事都会做得过头。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书画者挥毫泼墨,不小心,滴了一滴墨在纸上,哗啦,纸张被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桶,这是对大自然缺少敬畏。
  是,丢纸的动作很帅气,看起来似乎很有大艺术家风范。但是宣纸的制作本身就是一个污染环境的过程,制作过程复杂,工序繁缛,作为艺术家本应爱惜,不懂得保护自然,没有敬畏之心,他的作品怎么可能会传达善意。
  我从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不能浪费东西,对待事物要有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你才能从事物的角度考虑,学会为别人着想,才能传播善意。
  所以,我希望文化艺术也能回归中国的传统教化,传递爱与善。
  《小康·财智》:您在创作生涯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创作?
  王蒙:创作总是随心的,一个时间的心境,创作一个时段的作品,即使是挂在金色大厅的作品我觉得也只是我当时的一种心境的展示。其实,在我的作品里,一个我最难忘的是那个应该都不能称之为作品的作品,那是我写的一封回信。
  一个学生给我写信,请教一些书法和文化问题,我就给他回信,信回得很认真,这封信已经收录在大红袍里。
  《小康·财智》:您希望您教的学生都朝怎样的方向发展?
  王蒙:我教给他们的是书法练习,但是我更希望他们能在学养上多下功夫,将来为中国的文化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小康•财智》2015年第04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5-04-18


2015年01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2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3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4月(《小康▪财智》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