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04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岭南夜话
“一年只花2万”是因为生在上海

★文 /李钉钉

  “上海夫妻2人,俺43岁,我的夫人39岁。2014年全年只花2万元,我做到了!”近日,天涯一位网友的帖子“震惊”了全国人民。
  此人号称“家庭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从跟帖和回应内容看,并没有夸大,或者说,他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2万元,足以让两口之家在上海活下来,而且,还活得不错。
  首先看生活水平,他所描述的并不低。每星期买菜做饭250元,全部自己在家里烧,平均每天26元,按照上海菜价,能买一斤肉或一条鱼,外加两三个素菜。另外,夫妻俩每个月可以享受120元左右的自助餐。每个月茶叶花费50元,水果300元。总体看,伙食是不错的。
  再看经济条件,虽然两人都未工作,但他们并不穷。按照该网友提供的数据,家里有三套房市值500万元,现金150万元,股票50万元。有网友给他算了一笔账,单现金存银行定期一年,利息就有4万元多。这样的资产状况,无论如何都算中等以上资产的家庭了。
  那网友们为啥会震惊呢?因为每年花2万元,即使放在西部小县城,这也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上海本地人,不可能穷到哪里的,也不会很富有。”这句话才是点睛之笔。
  第一物价低。这名网友说了,“一般人老是以为小地方物价低,其实相反,城市越大物价越低”,他举了一些菜价的例子:土豆2元;青菜1.3元;卷心菜1.5元;新母鸡(净)8元;青鱼6.8元。惊到了不少小镇和县城的网友。
  第二社会保障到位,负担轻。这名网友社保已交满15年,不用再交了。另外,经济上不赡养父母,父母都有退休金。甚至都不送礼品。基本属于没任何负担一类。
  第三公共资源充足,机会多。网友夫妻俩是90年代初的大专生(全日制),毕业后在上海的外企工作。94年(21岁)每月到手4000元, 到2008年,每月到手9500元。当时上海高考难度本来就小一些,大专学历能进入当时收入最高的外企,应该是羡慕他们了。
  最重要的是,当时房子在2002年买的时候是2500元一平米,现在已经3万元了。 
  有句笑话,“在上海人看来,上海以外的都是外地人。”其实,这则新闻却为这一说法提供了依据,上海与外地还真的很不一样。如果父母没有退休金,每月就要供养两千元;如果看病都要自己掏钱;如果买只鸡要一百多块,而不是二三十块……
  还有很多如果,如果有这个“如果”,不知道那位上海网友还能不能淡定的谈“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为什么外地人都要涌入北京、上海呢?因为这里公共服务资源投入最多,譬如教育,以小学生为例,最高的是北京,2011年生均经费达18494.11元,最少的是河南,只有2736.91元,约只有前者的七分之一。
  又譬如治安,北京财政充足,警力投入大,遍地警察,抢劫、偷窃等案件远远少于中小城市。至于社会保障水平、养老、医疗等其他条件,就更不用说了。
  在中国,越高级别的城市和单位,吸收了越多的资源。相反,越偏远、越边缘的群体,就是资源的净贡献者,美其名曰“牺牲”。
  结果就是,大城市社会治理普遍较好,相对还是比较公平的,政府服务效率高,沟通成本低,机会多;小城市基本就是人情社会,凡事都要找关系,连平时掏的份子钱都要多得多,这些都是生活成本。别看很多中小城市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实则暗藏各种问题:政府债务缠身,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治安混乱,遍地污染,物价高昂。
  所以,这名网友的帖子,本质上跟生活方式没啥关系,只是在炫耀作为一个上海本地人的资本。
  
  
  《小康》2015年04月中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5-04-18


2015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