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04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人物
云浮市委书记庞国梅:适应经济新常态 科学跨越奔小康

★文 /谭海清

平安工作满意度考评全省第二

  记者: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强调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云浮在依法治市方面有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绩,未来努力的方向有哪些?
  庞国梅:一直以来,我们云浮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依法治市工作,把法治云浮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抓好落实,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不错成绩。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我们的审批制度改革在2013年度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评估考核中得分排名全省第一,网上办事大厅已开通至镇一级,比省的要求提前了3年,同时还自加压力延伸至行政村一级,目前已进驻事项1195项,审批事项进驻率为100%。在法治社会建设方面,我们在探索推进基层协同共治、城乡治理网格化、自然村乡贤理事会等工作上,形成了有云浮特色的经验和做法,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去年的广东省平安工作满意度考评中,我们排到了全省第二位。  
  今年,是我们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开局之年,我们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广东省委十一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安排,研究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此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市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云浮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突出“四个重点”、营造“三大环境”。抓好四个重点,就是抓核心、抓根本、抓关键、抓基础。抓核心,就是抓住党对法治工作领导这个核心;抓根本,就是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个根本,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抓关键,就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抓基础,就是抓住全民守法这个基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营造三大环境,就是营造公正、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率和人民满意度;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法治市场环境,优化营商条件,推动云浮科学发展;营造和谐、安定、文明的法治人文环境,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工作制度化、社会公共服务的便捷化、信访维稳工作法治化、以及法治宣传教育的常态化建设。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用于民生
  记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云浮近年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
  庞国梅:大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是云浮市委、市政府努力施政的方向所在。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去年,全市民生类支出8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70%。下来,我们将不折不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继续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提高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水平。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3.2亿完成中心城区学校“三迁三建四扩展”(三迁:搬迁三所学校;三建:建设三所小学;四扩展:扩展升级改造小学),切实解决城区优质学位紧缺问题。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市妇幼保健院改扩建项目,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设备配套。同时,我们还将与对口帮扶我们的佛山市实施两市教育、卫生专业人才千人互派计划,名校、名医院交流合作计划,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二是大力推进创业就业。实施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探索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更加紧密的联动机制,拓展创造就业机会。今年将计划新增城镇就业30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技术)晋升培训20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000人以上。
  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确保全市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计划全年改造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3420 户,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2105套(户);加强城乡养老等工作,在每个县(市、区)都建设1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示范点。
  四是加快推进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千干扶千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深入实施生态景观林、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和乡村绿化美化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实施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纵深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打造珠三角地区健康食品生产基地
  记者: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方面,云浮有哪些思路,如何实施?
  庞国梅:云浮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我们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土地流转、金融支撑、协同共治、生态文明村”五位一体的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取得很好成果,培育发展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 2400多个,去年销售收入达560多亿元,带动农户近28万户,户均参与产业化经营收入超万元。而且,通过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我们的蔬菜、水果等样品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市的农业生态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突出质量安全特色,创建农业特色品牌,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打造全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和珠三角地区健康食品生产基地。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以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是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重点,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大力推进农村普惠型金融体系建设,发挥“大金融”支持和服务“大农村”的功能作用,积极发展农民信用贷款,解决家庭农场一般投入大,资金不足的问题。重点抓好农业产业链金融,选择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信用评级,配合“公司+理事会+农户”和“公司+现代家庭农场”等机制创新,给予龙头公司综合授信,分散用款,逐个家庭农场(或农户)用款。积极拓展我市现有的信用合作平台功能,利用征信中心征集的全市57万户信用评级农户的数据平台,在日常监管中对这些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如果检测出来发现有不良的,就列入黑名单,而对那些优秀的农户就给予绿色通道,依托信用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

  三是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为平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2012年,我们启动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创建工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追溯、责任等体系建设,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无缝监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保障机制、企业(农户)自律机制、利益导向机制、社会共管机制等四大机制创新,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监管制度,重点抓好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和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将“三品一标”产品和“菜蓝子”基地100%列入监控范围,确保全市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以上。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5-04-18


2015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