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02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栏目:公司产业
倒奶事件预警中国乳业产业改革

★文 /《小康·财智》记者 苏建军

  
  一方面是倒奶,一方面中国人均牛奶占有量还非常低。王丁棉建议,政府层面需要从政策上对于国内乳品结构加以引导和调整。
  
  去年下半年多省份再次出现因牛奶无销路导致奶农“倒奶杀牛”,这是距受“三聚氰胺”影响之后国内出现的第二次大规模“倒奶杀牛”事件,时间仅仅过去不到6 年。2015 年初,事态进一步扩大,倒奶省份增加且倒奶名单中出现了乳制品加工企业。
  虽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在国家有关部门干预下情况有所好转,但其所暴露出的问题却迫在眉睫,亟待解决。
  
  喝不到嘴里的牛奶
  一边是洋奶粉在中国攻城略地,一边是国内奶农杀牛倒奶;一边是进口奶粉数量激增,一边是国内鲜奶销路无门, 2014 年中国乳业冰火两重天。
  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14 年1-11 月我国进口奶粉量达到88.4 万吨,同比增加20.25%,进口额为43.12 亿美元,同比增加44.09%。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其中新西兰仍然是我国奶粉的重要进口国,其占比达到78.81%。
  在进口量同比上升的同时,奶粉的进口价格也比去年呈现上涨之势。2014 年1-11 月奶粉进口平均价格为4877.79 美元/ 吨,同比上涨19.83%。
  与以上数据相比,中国奶牛养殖却表现乏力,中小型养殖户更是几乎“绝收”。 2014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鲜奶收购价格从6 元/ 公斤跌至3.9 元/ 公斤,同时饲料售价居高不下,奶农养殖成本上升。在青海、山东、河北等传统原奶供应地区,部分奶农不惜倒掉过剩牛奶,有人甚至卖掉奶牛。
  根据媒体的报道:作为我国西部重要乳品生产地区的青海,2014 年12 月在大通、湟中等奶牛养殖主产区,出现卖牛倒奶现象;2015 年元旦刚过,山东潍坊爆出企业拒收鲜奶,导致奶农大面积杀牛和倒奶事件;广东省多地从1 月1 日起也已经纷纷出现奶农卖牛、倒奶的现象。奶农每天倒奶超过20 吨。
  
  产业链改革势在必行
  过去的一年对于中国的奶牛养殖户来说可谓是痛不欲生,前半年买牛建厂, 后半年杀牛倒奶,是他们忙碌一年的悲惨境况。与之相反,2014 年我国奶制品销售量价齐升,进口奶粉数量激增20% 以上。据财报显示,各乳业公司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如此的“二八行情”暴露出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反市场行情。 
  据了解,国内奶牛养殖模式分为散养户、养殖小区、家庭牧场和规模化牧场四种类型。2008 年11 月,国务院发布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明确要推进奶牛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有专家曾指出,养殖小区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过渡的一种养殖模式,家庭牧场是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养殖模式;但规模化牧场是现代奶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俗的说,规模化牧场是养殖业的终极目标,对于目前我国的奶牛养殖状况来讲,散养户和养殖小区已不合时宜。如何既加快淘汰散养户和养殖小区,又保护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利益最大化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也迫在眉睫。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2005 年前后就出现过卖奶难,主要是牛奶的生产量增加比较快。目前2014 年这一次,在于这种消费的问题,还有乳制品企业,还有一个利益选择问题。
  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奶牛小区” 这样的散户模式存在严重问题。“产业发展模式、经营模式形无定式,从过去的每家每户3-5 头散养,到公司+ 农户, 再到奶农社,之后变成养殖小区、万头牧场,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南方的家庭规模牧场模式,则得不到推广。” 
  一方面是倒奶,一方面中国人均牛奶占有量还非常低,占全球人均水平1/3 还不到,和国外多数国家巴氏奶( 低温鲜牛奶) 是乳业消费大头不同,国内乳制品行业一直是“重常温奶轻巴氏奶”,尽管二者究竟营养价值孰优孰劣目前业界尚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巴氏奶是拉动生鲜奶源和养殖业的主要动力, 因为和常温奶既能选用奶粉也可以选择原奶作为加工原材料不同,巴氏奶只能使用生鲜乳加工。王丁棉建议,政府层面需要从政策上对于国内乳品结构加以引导和调整,对巴氏奶的生产予以相关财政补贴,在进口奶粉以及不同级别奶粉的加工用途上予以明确区分,鼓励企业多使用生鲜乳作为原材料。
  
  实施退出和预警机制是当务之急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 年12 月两周内,全国生鲜乳主产区的平均价格为3.81 元/ 公斤,较年初均价下跌了9%,创下14 个月以来的最低位。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多地奶价暴跌,山东、河北等地原料奶价格普遍下降。其中山东省原料奶收购价从2014 年春节前4.1 元/ 公斤降至目前2.6 元/ 公斤, 而山东奶业协会统计发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1.5 元/ 公斤的收购价格。
  1 月8 日和12 日农业部针对倒奶连发的两道通知,在以上通知中,农业部要求各地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积极收购,善待奶农,共渡难关,不拒收、不倒奶、少限收、少卖牛、解决奶农卖奶难问题”。
  通知一出,倒奶事件有所好转,广东的奶企迅速与奶农“几近签约”并有媒体称“倒奶事件退场”,但随即便出现的陕西倒奶事件,主角转变为收奶企业,原因是“收购的牛奶用不到”,暴露出政府干预的短板。
  虽然政府干预起到了一定作用,保护了奶农的利益,但同时也干涉了市场的正常发展,转嫁了风险,并非长久之计。因此有业内人士就提出,是否可以效仿以上公布监测数据的方式,提前或定期公布奶牛的存栏、产奶情况来给即将进入该行业的投资者提个醒或是及时制定、公布行业准入、退出机制,以免奶农盲目投资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行业产能过剩。
  
  应建立国家层面行业保护
  数据显示,我国2014 全年进口乳品全部折算为原奶,预计约占全国用奶需求量的1/3。进口快速增长对国内乳企和奶农带来较大压力,基于这种现实, 有业内人士认为,“洋牛奶实力雄厚, 他们可以先采取低价销售,当中国奶牛被杀掉大部分后,他们再提价,大量舶来品涌入中国市场,已构成洋牛奶与国产奶之间一场无硝烟的战争,直接威胁我国的奶牛养殖业。”有舆论进一步提出, 为了中国乳业的长远发展,政府部门应通过技术壁垒来减缓进口奶的数量。
  但也有不同声音。他们认为,据行业统计数据,我国原奶年需求量在4000 万吨左右,2014 年乳企自有及规模化奶源生产接近3600 万吨,也就是说,散户奶农提供的原奶约400 万吨,其市场占有率约10%。此次倒奶事件只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正常淘汰规律。
  中国乳制品市场在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后,大型乳企的自有牧场建设目前已成规模,乳企对散户奶源的需求, 也随之大幅减少。这一现状,从相关企业发布的公开信息中也可得到印证:截至2014 年3 月底,乳业龙头伊利的奶源已大部分来自自建或合作牧场,规模化集中化养殖在奶源供应比例中达95% 以上。
  但从资本运作层面上看,如不建立国家层面的保护措施,中国乳企确有失去“议价权”的风险。首先,虽然近几年我过乳品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国人对国产乳制品信任程度依然不高,且几乎都有国产品牌因质量问题被曝光。其次,进口奶粉原料价格持续下滑至低于国内原料价格,从而引发企业过度依赖国外原料。海外数据也同样显示,过去一年进口奶粉价格整体虽然出现同比上涨,但是价格逐月下跌,下滑趋势明显。以11 月为例,奶粉进口平均价格为3587.88 美元/ 吨,同比下降27.74%。长此以往,势必冲击国内奶牛养殖业的建设和发展,一旦国内奶牛养殖业停滞或过分依赖进口奶粉,国外企业势必顺势提高价格。
  另外建立本国行业保护在国际上也是有例可循,美国对其本国的多个行业都实施了保护政策。
  
  Tips:
  巴氏奶(pasteur ised milk)又称市乳(market milk),它是以新鲜牛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特点是采用72℃- 85℃的低温短时杀菌,在杀灭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经过离心净乳、标准化、均质、杀菌和冷却,以液体状态灌装,直接供给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一般在巴氏奶的生产过程中,冷却、离心净乳和巴氏杀菌是必须的阶段。
  
  
  《小康•财智》2015年第02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5-02-28


2015年01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2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3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4月(《小康▪财智》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