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01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栏目:特别策划
关键阶段:2015车市十变

★文 /《小康·财智》记者 胡柯

2014 年已经远去,2015 年仍需努力。
  
  2015年中国车市需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更多的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日历已经翻到了2015年1月,一直备受关注的汽车行业,在新年开端,依然是话题中心。
  关于汽车行业在新年如何发展的各种预测纷至沓来,“风起了,猪也能飞”;“反垄断政策将让车市出现新的机遇”;“新能源将会越来越俏”等等。那么,2015年,汽车行业将会走出一个怎样的行情?
  回顾2014年,中国的汽车市场随着汽车需求增长从高速增大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国内汽车市场也随之进入需求结构的调整期。2015年开始国内需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更多的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有专家说,从2014年开始,未来的15年,将会是新的一轮汽车产业发生变化的阶段,未来的十年是整个汽车市场新格局确定的关键时期,面临各种各样的变化,包括消费环境,经营模式以及政策方面都会有影响。
  
  2014年政策频出
  2014年12月29日,距离2015年还有两天多一点的时间,深圳突然开始实行汽车限购,这成了2014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最后一件大事。
  随着深圳的紧急限购,全国汽车限购城市增加至7个。事实上,通用汽车中国区总裁苏瑞博早在2012年就表示,中国最拥堵的25个城市或将在2015年前后纷纷限购,虽然如今并没有25个之多,但是未来限购的趋势明显。
  限购,是汽车行业最大的痛。
  这是一个坏消息,除了坏消息,当然也有好消息。
  2014年将结束之际,针对汽车业反垄断,交通部联合质检总局等10部委签发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
  《意见》涉及消费者、汽车产品企业和维修行业等。业内人士称,《意见》一方面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减少了投诉无门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在有效规范下,后市场产品将能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消费方式的转变,对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而且,今年还有一个重头政策,《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预计会于近期正式出台,按照新思路,整车企业在产业链的强势及垄断地位将被削弱。
  业内人士称,《办法》其实只是一个开端,关于汽车业,今年还会有很多有力度的政策出台,但是政策的方向很明朗:环保、科技、合规。
  所以,我们预测,2015年,中国汽车业或将迎来十大变革。
  
  变革一:车联网继续崛起
  2012年,汽车物联网项目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目前,汽车移动车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一期拨款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
  车联网概念引申自物联网。车联网是通过3G移动互联网,进行汽车的信息收集与共享,通过信息的处理,实现车与路、车与车主、车主与车主、车主与第三方服务商的沟通,让汽车生活更加智能。
  想象一个场景,也许更加利于对车联网的了解:在疾驰的道路上,想听任何类型的歌曲,只需张张嘴就可实现;高速堵在路上能和坐在车后的朋友共享车内WiFi赏高清视频大片;掏出手机立刻轻松了解车辆状况……总之,车联网就是以车主需求为核心向资源方整合基于精确地理位置信息的安全驾驶、交友、娱乐、移动增值等实时互动的服务。
  在通用、丰田等国际汽车厂商纷纷推出运用智能导航和远程助手等车联网技术的车型产品并推向国内市场之后,中国自主汽车企业也开始了对车联网技术的研究。据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以上汽集团为首的七家自主品牌企业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车联网系统和产品。
  为什么车联网会如此吸引眼球?
  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3年,中国车联网用户数量从5万增至600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1.92%。2014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将近1.4亿,车联网渗透率超过5%。
  因此, 2014年被称为车联网元年,所有车联网界人士都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历经过山车式的产品概念、企业实力、产品品质、价格、品牌和解决方案的优胜劣汰。
  因此2015年被认为必将进入车联网的爆发年,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政策层面,近期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随着国家对物联网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车联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目前,发改委已责成工信部和科技部主抓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联网工作,已经采取拨乱反正措施,去伪存真,制定真正的车联网国家战略。
  市场空间层面,现阶段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与驾照的比例大约是1:3.23,而美国的私人汽车保有量与驾照的比例大约是1:1.04,所以,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将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继续增长,拥堵和污染将成为城市交通的主旋律,而车联网是实现智慧交通的有效手段。
  另外,按照相对保守的30%的复合增长率计算,从2015年开始的未来5年我国车联网总产值市场空间将超过13000亿元。
  所以,2015年将是比实力、比云平台、比解决方案完备性、比车联网客户价值、比线下服务整合能力、比产品开发速度、比性价比、比稳定性和可交付性的一年。更是比自主创新与建设生态环境能力的一年。
  
  变化二:新能源或独占鳌头
  近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研究起草了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
  按照意见稿,纯电动乘用车可纳入补助的最低行驶里程标准由之前的80km上升为100km;补贴金方面,2016年较2015年没有下降,部分反而有所上升。另一方面,燃料电池车型补贴较2015年有所上升,而此后至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会适当“退坡”。
  有分析称,意见稿并没有限定试点城市,也没有要求地方政府对新能源车辆购置方面出台相关政策,说明新的补贴或将面向全国消费者。目前这一政策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正式的补贴标准预计会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公布。
  这给了新能源车一个红色的未来,随着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还有一些品牌如特斯拉的吸引,新能源汽车依然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希望壮大的主流。
  
  变化三:销量将持续缓慢增长
  自 2009 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但繁荣背后,中国的汽车产业正酝酿着重重危机。
  在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长期看好的大背景下,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据各主要汽车集团公布的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汽车产能将达到惊人的 4000 万辆。
  和实际需求相比,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汽车已经出现产能过剩。
  但是影响汽车销量的因素很多。比如 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公路里程、人口增长、石油价格(可查)等等。还有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政策、消费者心理等(不可查)因素。
  鉴于此,从影响销量的因素的角度对汽车销量进行预测将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为确保未来汽车销量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中国报告网使用 SPSS 的曲线估计功能对未来的汽车销量进行了预测。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预测值为2937.73977万辆,约3000万辆,与大家预计的全国4000万辆的产能有一定差距。
  专家称,根据经济学理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出现10%~15%的剩余产能是合理的。所以,随着中国逐步进入城镇化阶段,刚性需求和消费升级奠定了汽车销量在未来稳步增长的基础,未来的汽车销量仍然会呈现增长趋势。
  
  变化四:自主品牌难题多
  虽然中国是汽车产销大国,但是站在北京长安街边数乘用车,就会发现怅然大于欣慰:欣慰的是国产车的数量还算不少;怅然的是几乎全是灰头土脸的金杯、长安小面包。夹杂在“八国联军”的钢铁洪流中,着实有点悲壮。
  去年有一个关于奇瑞的两篇主旨截然相反的报道,看了让人难受。一篇说奇瑞即将发力,重返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一篇则说奇瑞收缩销售网络,正在撤离主要大城市。
  自主品牌难入国人法眼其实只是自主品牌的一个难题。还有一个难题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外的汽车制造技术确实在很多方面是值得自主品牌汽车学习的。不过,自主品牌在这些年的历练中,似乎已经开始找到感觉。
  2014年,伴随国家的支持,从上市的多款自主车型来看,为数不少的产品品质已经有效提升。以长城、比亚迪、奇瑞、江淮为主的自主品牌出口主力军,已经在积极发掘产品潜能,积极推进海外销售战略。
  当然,自主品牌要实现快速发展,主战场还是在国内。自主品牌能否扭转目前的下滑颓势,除了政策的东风之外,自身修炼也是刻不容缓。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在去年的几大车展上,自主品牌自主研发的一些概念车确实吸引眼球,还有长城推出的几款SUV,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所以,对于自主品牌发展,2015年,我们要说的是,继续努力。
  
  变化五:卡车之战
  除了轿车的战争不断之外,卡车之战在2014年也是轰轰烈烈。且不说品牌之争,单是轻卡和中、重卡之争就很激烈。
  今年受国四标准排放升级的影响最大的是轻卡。
  究其原因无非是中、重卡的生产成本增加相对而言较低,面对排放升级,大多中、重卡企业有实力应对。但对于部分轻卡企业来说,由于技术实力跟不上,在大浪淘沙中就要被冲进海里了。
  “轻卡企业在国四排放标准实施以后,整个轻卡市场就要面临一次行业大洗牌,这一特征在2015年将更加凸显。”
  “明年轻卡的总体销量有可能会下降一些,但是高端轻卡的销量一定会增长。”北京某轻卡经销商老总分析指出。
  从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反馈的信息来看,2015年将会是高端轻卡快速增长的一年。
  
汽车流通业的销售模式或将正式迎来拐点。
  
  变化六:中美将领衔车市发展
  2014年,汽车市场遭遇了一些意外冲击。
  比如:南美市场曾吸引了许多车企在此投入高额资金,但很多投资最终都变成了不良资产。欧洲,去年原本应该出现像美国那样的市场复苏,但其却表现最为糟糕,尤其在一些已经成熟的市场出现了许多不确定的经济因素。俄罗斯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由于乌克兰危机、原油价格下跌以及西方制裁,其国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但幸运的是,2014年的全球乘用车市场总体还是呈现出了一个积极的面貌,主要是因为中国、美国以及欧洲市场的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达到了7470万台,同比增长了2%。
  并且,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称,2015年的汽车行业依然会呈良性发展,其增幅有望再度攀升2%,升至7640万台。
  当然,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汽车市场,将会领衔2015年的车市发展。
  
  变化七:车辆购置税管理新办法施行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并决定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在以前的车购税征收规定中,最低计税价格主要是根据机动车生产企业提供的车辆价格信息核定的,这次的新办法增加了以经销商提供的价格信息作为核定依据。一旦市场销售价变动,将成为重要的参考,就避免了一刀切,今后买车时的价格越低缴的税有望更少。
  
  变化八:维修配件垄断即将打破
  反垄断的调查仍然在持续,出台《意见》对汽车市场进行监管已迫在眉睫。在汽车维修行业方面,《意见》中指出,鼓励原厂配件企业将自己的配件卖向独立售后市场,鼓励发展与原厂配件质量相当的配件。这两个措施实行后,汽车维修配件渠道垄断将被打破,汽车后市场上的零配件价格将大幅度降低,同时质量也有保障。
  而在消费者方面,《意见》保障了消费者的最大权益,并使其处于有利位置。《意见》实施后,维修企业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开展预约式修车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将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汽车维修救援体系,使得消费者出行有了保障;另外,汽车维修有了第三方仲裁,在收到投诉后,这种仲裁机构必须及时处理,反馈处理结果,让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意见》一旦实施,汽车后市场可谓商机无量,后市场将成为整个汽车市场未来利润增长点。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根据《意见》规定,“汽车生产及其授权销售、维修企业(包括进口汽车经营企业)不得限制、干预消费者自主选择维修企业和维修服务,不得以汽车在‘三包’期限内选择非授权维修服务为理由拒绝提供维修服务。”
  “这意味着,未来没有超出‘三包’期的车辆去其他地方维修,出现问题后,我们也需要负责,这不公平。”由于目前不同品牌经销商之间的用户维修信息并不互通,经销商难以判定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一旦放开,可能带来各种纠纷。
  所以,车企的主导地位虽然依然无法撼动。不过,并不代表经销商会继续沉默,这几周相继有车企动用资金安抚经销商,说明两者间的博弈越来越公开化。在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出台后,经销商的自我意识会更强烈,与车企间的博弈只会增加,车企不得不放低姿态以求稳定,至于能给经销商多大的空间,还要拭目以待。
  
  变化九:汽车流通业的销售模式或将正式迎来拐点
  如今,在新政策修订的背景下,汽车流通领域或将呈现多元化的经营业态。一位长期关注汽车流通领域的业内人士表示,若一个品牌车型的销量难以维持一家专营店的正常经营,那么代理其他更赚钱的品牌,或发展其他更低成本的渠道模式也在情理之中。
  相较而言,产销两旺的品牌经销商盈利能力较强,因此经销商改变销售模式的需求并不强烈。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强势品牌将仍以4S店的经营模式为主,市场表现不佳的品牌可能走向一店多品牌的经营模式。
  对此,有经销商表示担忧。经销商发展汽车卖场或汽车超市的销售模式,很可能会失去厂商的授权,会沦为只能从授权经销商进货的二级网点。由于这些网点并未纳入厂商的正规管理体系,消费者是否会买单难以预估。
  所以,今年全国大多数经销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总体销量会继续攀升,但销售利润依然会延续2014年的微利或亏损状态。
  
  变化十:汽车共享的潜力
  面对交通拥堵等日益严峻的问题,在智能手机技术发展的协助下,全球汽车业已经开始逐渐接受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汽车共享。
  汽车共享让消费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按照小时计价租赁车辆。业内专家预计,这种商业模式的规模可能会在未来的五年内翻四番。
  普华永道全球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Rick Hanna表示:“从理论上来说,就经济承受能力、交通拥堵情况与监管限制而言,汽车共享在中国的潜在需求应该比其他许多国家都要高。我们预计,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将会在一线城市推出一些试点项目。一旦主要障碍能被克服,中国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方都能接受这个项目,那么汽车共享将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尽管Rick Hanna大加肯定了汽车共享的诸多益处,然而其声称,中国的汽车共享若要大范围推广仍存着许多掣肘,如:80%的中国消费者还未意识到汽车共享;59%的中国消费者认为拥有私家车是一个重要的身份标致;中国亲民的出租车费用;还尚未成熟的金融体系等等。
  话虽如此,然而汽车共享在中国的需求量在理论上来说仍会比许多其他国家来得更高,而其在未来也必将迎来“破冰之旅”。
  
  
  《小康•财智》2015年第01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5-01-26


2015年01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2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3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5年04月(《小康▪财智》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