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01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时政
美丽乡村的五大效应

★文 /刘惟蓝 章燕璐

  
  江宁区八个金花村的成功创新实践,归结到一点,就是探索了一条村庄环境整治、产业融合发展、就地就业创业、农民勤劳致富、集体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美丽乡村是基层农民的实践创造。它源于村庄环境整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村庄环境整治。它是在村庄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依托不同村庄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产业基础发展起来的,融现代文明、乡村风情于一体的新型乡村形态。南京市江宁区八个金花村以其成功的创新实践,展示了美丽乡村建设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巨大能量和功能效应。
  
  产业融合效应:新型产业链提升了产出效率
  产业是村庄建设的基础。具有较高产出效率的产业,才能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支撑。从产业支撑的角度分析,八个金花村的一个共同重要特征,就是初步形成了基于产业关联基础上的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八个金花村在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主要有三种模式:以黄龙岘为代表的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以世凹桃源为代表的农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以大塘金为代表的金花村产业与周边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美丽乡村建设导致不同产业的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深度加工、市场营销等成为新型产业链条上有机联系的产业环节;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新型产业链的初步形成,导致在相互需求基础上的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提升了农村产业的产出效率。[ 八个金花村起步于2011年底或2012年初。本文用2011年和2013年的数字,对金花村建设前和建设以来的情况作比较分析。]统计数据表明:
  新型产业链扩大了金花村的产业产出。2011年,八个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为3120万元、141.5万元、404.1万元,总产值为3665.6万元,销售总额为3109.7万元。2013年,八个金花村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6855万元、534万元、19092万元,总产值为26481万元,销售总额为24223.5万元,分别是2011年的2.2倍、3.8倍、47.2倍、7.2倍和7.8倍。
  新型产业链提高了金花村的产出效益。2011年,八个村的总利润为479.4万元;用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来衡量,其产值利润率为13.1%。2013年,八个金花村的总利润为6925.4万元,是建设前的14倍;产值利润率为26.1%,比建设前提高了13个百分点。
  新型产业链促进了金花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分析八个村的产出结构可以看到,2011年八个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85%、4%、11%。2013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26%、2%、72%,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是美丽乡村建设前的6.5倍。分析利润结构还可以看到,2011年,八个村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利润分别为337万元、14万元、128.4万元,分别占总利润的70%、3%、27%。2013年,第一、第二、产业利润分别为309.6万元、42.8万元、6573万元,分别占总利润的4%、1%、95%,其中第三产业利润占比是美丽乡村建设前的3.4倍。
  
  
  农民致富效应: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建设美丽乡村,农民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关键要看其能否真正给农民带来了实惠。美丽乡村建设顺应了农民的期盼、承载着农民的希望,这是美丽乡村受到农民欢迎并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村民收入的大幅增加。2011年八个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为14447元,2013年人均年收入直线上升为36472元,是2011年的2.5倍。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村民收入结构的调整优化。2011年,村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到村民人均年收入的71%,而经营性收入仅占16%、财产性收入占6%。2013年,村民的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到48%,财产性收入占比上升到9%,工资性收入占比尽管下降到39%,但其绝对量仍保持了较快增长。
  从村民经营性收入的变化看,2011年村民人均年经营性收入为2361元,2013年为17616元,增长了6.5倍。例如,汤家家28个从事农家乐餐饮、民宿、土特产及旅游纪念品销售的经营户,开业以来共接待游客近19万人次,营业收入约1500万元,户均营业额达53万元。
  从村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看,2011年村民人均年财产性收入为838元,2013年为3251元,增长了2.9倍。乡村环境的改善、旅游业的发展,使村民的房产实现了大幅增值,房屋出租也成为村民财产性收入的一个来源。例如,大塘金原先价值10万元左右的房产如今价值过百万。再如,由于民房租赁供不应求,黄龙岘等地的普通住宅年租金就可达4万元。
  从村民工资性收入的变化看,2011年村民人均年工资性收入为10312元,2013年为14119元,增长了37%。例如,在世凹桃源游客中心工作的就业人员,人均年工资性收入就达6万元左右。黄龙岘聘用村民从事景区管理、服务、保洁工作,仅此一项,村民就可每月增加1500-2000元的收入。
  
  就地就业效应:农民就在家门口就业
  就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建设美丽乡村之前,村民的就业渠道单一,收入不高,导致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发展机会。美丽乡村建设,开辟了农民就业创业的新渠道,带来了乡村就业结构和就业状况的巨大变化。
  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农民充分就业。美丽乡村建设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流,2011年八个村外出务工人员为1298人, 2013年为277人,返乡的劳动力占了全部外出务工人员的79%。美丽乡村建设前, 八个村共有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岗位383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增加到1603个,增加了3.2倍。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业创业,充实了新农村的建设主体,有效地解决了“空心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压力。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农民就业。2011年八个村的外来就业人员为85人,2013年外来就业人员为1007人,增长了11倍。以横溪街道石塘村为例。2011年,该村有665人外出务工,外来就业人口仅40人;2013年,外出务工人员骤降到72人,外来就业人口猛增到610人。 
  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乡村就业结构的显著变化。2011年,八个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53%,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占24%,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占23%。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务农及返乡人员大量转入第三产业就业创业,2013年八个金花村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占比高达81%。
  
  
  生态环境效应:碧水青山赢来了金山银山
  徜徉在金花村,白墙黛瓦、碧水荡漾、绿树浓荫、鸟语花香,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令人心怡神旷。金花村是美的。这种美不仅是一种外在的美,更是一种内在的美。
  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金花村建设明显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2013年八个金花村的林木覆盖率、公共绿地覆盖率分别比2011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涉农休闲体验项目数由4个增加到58个。金花村建设还有效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以石塘村为例,美丽乡村建设前,石塘村没有公共交通线路,村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电力供应不足。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不仅每天都有公交车,节假日更有旅游专线进村;两个中心自然村分别建起了污水处理站,并实现了雨污分流;全村新增了两台400千伏安变压器,保障了村里的生产生活用电。
  美丽乡村建设彰显了乡村的文化传承。北宋名将岳飞、明代航海家郑和是世凹桃源的人文亮点;传说中的七仙女是大福村打造美丽乡村的一大品牌;朱门农家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苏皖交通要津建起的都城卫城;七坊村用“舌尖上的历史”传承着豆腐、粉丝、酱、茶、糕、油、炒米等传统的民间制作工艺;黄龙岘自古以茶闻名,以至于茶圣陆羽在《茶经》中都提到“润州江宁县生傲山” ;大塘金的薰衣草花卉使“芳香谷里”的美誉闻名遐迩;汤家家的温泉古井、流泉廊、文化长廊等让人体会到汤山温泉悠久的历史;石塘人家“狮背伞”、“星塘满”、“九龙潭”的故事为美丽乡村增添了人文色彩。金花村特色文化的打造,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又赋予了美丽乡村更多的人文内涵。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的蓬勃兴起。美丽乡村建设使画里乡村成为现实,优美的环境使金花村成了旅游热点,这直接带动了金花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闲暇之余旅游休闲的目的地。数据统计表明,八个金花村的旅游总人数从2011年的3.4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396.9万人次,增长了115倍;旅游业营业额从250万元增加到34831万元,增长了138倍。 
  
  
  村级造血效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有了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特别是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是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拓宽了村庄建设的投资渠道。八个金花村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五个方面:(1)财政资金投入。主要是村庄环境整治、农村道路改造等财政专项配套资金,街道支持金花村建设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资金。(2)国有企业投入。最典型的例子是江宁区交通建设集团与江宁街道携手成立了黄龙岘建设开发公司,交建集团投资占比高达92.2%。(3)民营企业投入。大福村的前期建设全部由民营企业出资。石塘村也有不少民资参股的项目。(4)村级集体经济投入。(5)村民投入。例如,汤家家23个村民自营的食宿项目,村民共计投资1013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2011年八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为3902万元,2013年达24867万元,增长了5.4倍。八个金花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与金花村建设相伴发展起来的农村经济合作社形成的集体经济收入。例如,石塘村的夜合山茶叶合作社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2)村级集体经济参股形成的股份收入。(3)金花村集体资产的经营性收入。例如,石塘村用集体资产建设的体育训练中心,年纯收入就达500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为村级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了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村级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丰富了村级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以石塘村为例,村级集体经济每年用于村民养老补助资金60万元、村民合作医疗费用补助20万元、村民饮用水补助8万元、教育奖补15万元,加上村庄景观维护、水电支出等公共费用100万元,总计达200多万元。现在,金花村的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由于不同地区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的要素条件不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也不尽相同。江宁区八个金花村的成功创新实践,归结到一点,就是探索了一条村庄环境整治、产业融合发展、就地就业创业、农民勤劳致富、集体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这也是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最值得借鉴的地方。
  (刘惟蓝:研究员、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江苏省乡村建设规划研究会副会长;章燕璐: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好吃的年糕自己做-南京市民在七坊体验农家游
  
  
  《小康》2015年01月中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5-01-19


2015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5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