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4年08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栏目:公司产业
财富传承:富二代如何接班?

★文 /《小康·财智》记者 晁珊珊

  
  如今,富二代已经开始从上一辈人手中接收股权和企业管理权。在未来十年的接班高峰期中,他们应该怎样合理接管家族企业,传承财富,平衡自我兴趣和家族责任,是如今中国大多民企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2014年世界经济延续缓慢的复苏态势,但存在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贸易摩擦不断,中小企业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已处于发展改革的关键期,因此倒逼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从企业内部看,中国民营企业的二代从一代手中接受股权和企业管理权,也已经成为趋势。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个奇特的现象,许多威势赫赫的大富大贵之家,从如日中天时的放光无限到败家时的“忽喇喇如大厦倾”,正如黄炎培总结的国家兴亡的历史怪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为此后人感慨地将此概括为“富不过三代——‘一代创,二代守,三代耗,四代败’”的说法。
  “虎父无犬子”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功成易,身退难”却一度成为令全球家族企业首脑辗转难眠的话题。
  爱马仕、保时捷、索尼等世界级家族企业是如何成功克服种种挑战延续百年基业?李锦记、美的、碧桂园等中国家族企业又是如何在时代变革中成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家族传承?当今的家族企业中,只有1%经历了创富、守富、传富的保全传承之路,而99%的家族企业未能实现由创富到传富的蜕变,日趋走向衰败之路。2014年7月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家族财富保全与传承论坛”就目前中国企业家面临的传承困境展开了巅峰对话。
  
  中国企业已面临二代传承的关键点
  中国现在市场主体有6000多万家,其中企业有1400多万家,除此之外个体工商户4000多万家。这些人在创造财富,这1400多万家企业当中,民营企业有1300多万家。如今,民营企业已经成了市场的主体,GDP的贡献超过65%,就业具体的贡献80%。民营企业实际上是创造财富的主体。
  民营企业从创业时间来看分三批。第一批是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已经到了70岁左右,最典型的就是1984年创办联想集团的柳传志,现在已经78岁了。第二批是90年代邓小平“南巡”之后,到90年代末期,这些创业者也已近60岁了。第三批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以新经济为主那些企业家现在正当年,年龄在40岁到50岁之间。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每年对家族企业调查报告中显示,目前中国民营企业二代传承的情况并不乐观,超过一半的企业面临着转型生存的问题。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在接受采访时说:“老一辈创业人老是不放心,老是在那个地方,名义上退了,实际上还在干预,他们总会对第二代不放心,进行干预。这种企业占了将近20%;好多企业缺乏长期规划,上一辈老觉得还能干,接班人没考虑。所以面临着第一批创业的企业家们,已经面临着一个接班的问题。”
  保育钧提出的这些问题也同样引起了中国地方政府的重视。在浙江,有二代接班人率先提出来“我们不当富二代,我们要当创二代”。浙江方太橱柜家具已经创立了基业常青培训学院,除浙江之外,江苏、福建、广东、四川,包括东北等地区,已经开始有类似的培训。
  
  如何借鉴发达国家企业财富传承
  在美国,家族企业CEO主要来自家族成员,比例高达93.17%。90.6%的家族企业董事会中有两名以上家族成员,63.6%以上的家族企业董事会有5名以上家族成员。美国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成功地传承给第二代;12%的家族企业能成功地传承给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能成功地传承给第四代。
  欧洲虽然与美国同源,但是继承者不直接接班,而是只保留股东阶层权利,管理权还是移交职业经理人。而在日本,家族企业的延续,居主导地位的不是血缘、血脉的延续,而是家名,源于日本的传统文化。日本人更倾向于把家族看成是一个经济生活共同体。
  中西文化,尤其是财富和家庭的观念存在巨大差异。而香港模式制衡于中西之间,已经很好地将西方家族办公室与东方观念相结合,目前只需在一国两制的大前提下再次寻找合理出路。虽然目前中国大陆在财富传承方面的税务和法务条款仍需改良,但是无法掩盖内地财富管理的无限潜力与商机,而香港模式将会是内地家族财富管理模式的雏形。
  目前中国二代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拥有好的教育背景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并不意味着有好的教育背景就能马上管好一个企业。长江商学院教授腾斌圣认为,“一个真正的人才是要在社会上培养的,不是在家族企业的小环境中培养的,但是现在多数都是选择后者,如企业内轮岗。很少见到富二代能在领先公司有足够的经验,比如跨国公司、咨询公司,这些几乎没有。在小环境中培养,不可能吸收更加优秀的企业的有益营养。”
  这和国外的家族企业有巨大的差距。国外家族企业的孩子前10年、20年,先在外面的优秀企业做,成功做到高管,不仅是对自己的证明,更是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得到历练、成长,价值很大,然后再回到家族企业来做,就得心应手。这样的锻炼是不一样的。不是说家族内的锻炼就不算锻炼,这是两种锻炼。
  企业接班人的传承不仅仅是位子的传递问题,也是企业文化及管理模式的传递。因此,接班人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比如,欧洲很多家族企业有家族宪法,用家族宪法管理企业,还有家庭委员会、家族议会,他们来选出人选组成董事会。
  国外通过一两百年甚至几百年历史的积淀,已经有一个真正的系统存在,而中国家族企业正在用三十年的时间经历着西方家族企业的百年历程,显然,在很多制度安排上,还需要借鉴和准备。
  
  
  《小康•财智》2014年第08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4-08-22


2014年08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4年09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4年10月(《小康▪财智》下旬刊)


2014年11月(《小康▪财智》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