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4年06月《小康▪财智》
  栏目:财智观察
吴晓求:关于市值管理的五点建议

★文 /吴晓求

  整个中国金融体系,进行了这么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但实际上仍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对风险缺乏定价的能力。这实际上也增加了这个市场的市值管理难度。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市值管理,从微观上看是上市公司最核心的事情,从宏观上说,就是大力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有种说法是,制度建设是市值管理之纲,我基本认同这种说法。不过,我认为,除此之外,最好制度建设变成制度创新,这可能更是市值管理之纲。现在很多规则、政策、机制事实上是在约束着我们的市值管理,所以更多的可能还是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当然,在一定意义上,理念转型比制度创新更重要,它是市值管理之魂。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包括一些学者,对市值管理缺乏一个正确的理解,以为市值管理就是鼓励上市公司去组织很多人去炒股票,甚至有人说可以通过内幕交易和虚假信息披露来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值。显而易见这是极大的误解。所以,理念的转型是中国市值管理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个灵魂,制定的很多规则都会成为约束。
  因此,在中国要进行市值管理,我认为可能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改革。
  第一,理念的转型。把错误的,甚至认为市值管理就是投机炒作方法的那种认识彻底改正过来。我认为,在上市公司中,市值管理应该是董事会最重要的目标,最重要的责任。经理层主要负责利润的创造,董事会则负责如何将利润的创造转变成市值的增长,为此它需要进行战略的思考,包括融资工具的选择,资本结构的设计,投资者关系的维护,股东结构的安排,以及管理层激励机制的安排等等。
  第二,进行制度的创新。在我看来,制度的创新也包括很多层面,宏观层面包括一系列围绕着它的股权变动所带来的审批制度的一个创新。市值管理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自然的成长,但是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靠自然的成长得到市值的增加是比较缓慢的,所以,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并购重组来完成。并购重组是市值管理的核心手段,核心机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就是一系列制度的创新。
  第三,构建良好的市场机制。我认为,这个市场一定是一个良好的估值机制。整个中国金融体系,进行了这么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但实际上仍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对风险缺乏定价的能力。如果这个东西不存在,炒股票一年挣了50%,你就成了巴菲特第二,炒亏了,就找政府,这样不行。信托现在的收益那么高,出现违约人们还是找政府,政府就要担保。为什么要这样?其实没有必要,因为投资者拿了13%的收益,就应该承担13%的风险。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缺乏风险定价的能力,实际上也增加了这个市场的市值管理难度。这一点也需要改革。
  第四,我们需要一个协调的政策。目前中国的市场很多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估值,是因为我们整个政策不协调。一方面我们重启IPO,这没有问题,另一方面重启IPO的政策不配套,和重启IPO相配套的宏观政策是要国家层面的配套,包括资金层面。资金没有进入,这个市场肯定不会有很好的估值能力,也很难进行市值管理。所以,我们要对资金的进入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这个就是要有一个协调的政策。
  最后,要有一个透明的环境。一个透明的环境是一个恰当估值的重要前提。
  总的来说,我认为,只有在这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市值管理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我们的预期。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小康•财智》2014年第06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4-06-17


2014年01月(《小康▪财智》)


2014年02月(《小康▪财智》)


2014年03月(《小康▪财智》)


2014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