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4年06月《小康》
  栏目:评论
廖保平:重塑规则方可杜绝跨国公司行贿

★文 /廖保平

  我们追问跨国公司在中国行贿行为的同时,更应该追问的是,中国应怎样重塑规则,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  
  
  历经10个多月,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涉嫌行贿等案件侦查终结,日前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这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包括摩根士丹利、IBM、朗讯、雅芳、戴姆勒、西门子、力拓等诸多知名跨国公司都曾在华涉嫌商业贿赂。而葛兰素史克案则是自2009年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力拓在中国陷入行贿案后,中国最大的外企贪腐案。在力拓案中,力拓公司在华4名高管被判刑7年至14年,其中包括一名澳大利亚籍华人,葛兰素史克案会是什么结果,我们将拭目以待。
  相关报道显示,自2009年以来,为完成在华销量增长指标,葛兰素史克专门成立“大客户团队”,组织、赞助各种学术会议,通过会展公司、旅行社,以“车马费”等形式,重点向全国数百家三级和二甲医院主管副院长、药剂科长行贿。
  综合以上两方面信息,有两点让人震惊而又疑惑:一是上面所列诸多在国外素以守法著称的、具有标杆性质的跨国大公司,为何到中国就“堕落”了?二是以上行贿手段是很多中国公司常用的手段,为什么跨国公司用得如此娴熟?换言之,为什么会发生“南橘北枳”的事?
  这不能不说与中国的市场生态有关,即盛行于中国(包括商业领域)的潜规则:通过请客送礼、拉人脉走关系获得资源,从而在不公平的竞争中事半功倍地赢得胜利。
  这些都影响、改写着正常的竞争规则,不同的竞争规则必然催生不同的竞争手段。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不管是外企还是中企,都追求利润最大化,当利润足够吸引人时,资本就会铤而走险,这是马克思发现的资本定律。一些外企进入中国市场,放弃“洋为中用”,搞起“中为洋用”,正是我们的市场环境里非正常竞争规则潜藏滋长的真实映照。
  一旦“中为洋用”,这些外企更像一个个夹生的“中企”,除了资本、招牌是国外的,从管理人员到营销行为,都相当的“中国化”了。这到底是外企的悲哀,还是市场环境的悲哀呢?
  以此观察葛兰素史克案会发现,在开始调查葛兰素史克时,有外媒暗指此次“打洋老虎”是将葛兰素史克当成了“替罪羊”。现在看来,葛兰素史克确实存在违法行为,既然存在违法行为,就不能姑息纵容。
  但是,我们在指责跨国公司行贿时,也应该思考,我们是否为竞争者制定了足够公平的竞争规则,提供了足够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如果没有,就会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里,遵纪守法者吃亏,被市场逆淘汰,为了不被逆淘汰,必然选择同流合污,甚至更为污秽。
  葛兰素史克案与中国以药养医的体制有相当大的关系,而以药养医是造成“行贿和回扣是医药行业的潜规则”的根本原因。我们试想,在中国医药行业的畸形市场里,行贿医院领导和医生,及医院领导和医生拿回扣是普遍的潜规则,那么,跨国公司如果不像其他公司一样行贿、给回扣,不可能在竞争中胜出。葛兰素史克没有大肆行贿之前,销售业绩平平,估计再不采取行动,恐怕要卷起铺盖走人了。
  也就是说,类似“行贿和回扣是医药行业的潜规则”是侵蚀市场公平的毒瘤,因为有这样的非公平的竞争规则,葛兰素史克也选择按潜规则出牌。前面我们讲了,资本是逐利的,能够少花一分钱成本,就可能意味着多赚一分钱利润。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天然的坏公司,天然地想多花行贿的成本,多花行贿的成本,也必然要转嫁给消费者,中国人承受的高药价很大一部分是由这些潜规则所致。
  生存环境决定人或企业的行为,我们追问跨国公司在中国行贿行为的同时,更应该追问的是,中国应怎样重塑规则,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让所有企业向好的看齐。要不然,那种以企业的身份来推断商业伦理高低的做法,看似有理,实则既不现实也不公平。
  (作者系知名评论家、作家、诗人)
  本栏目所刊发言论,均不代表本刊观点
  
  
  《小康》2014年第06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4-06-04


2014年01月(《小康》)


2014年02月(《小康》)


2014年03月(《小康》)


2014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