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4年06月《小康》
  栏目:小康指数
“80后”怎样做父亲:理念、行动和反思

★文 /《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尤蕾

 
  “80后”父亲们希望能给孩子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和孩子成为“哥们儿”,并愿意做孩子的精神导师,不过,温和的他们也常在孩子无理取闹、任性、顽皮、倔强、哭闹、说谎时,感到难以招架
  
  说起做父亲的心得,生于1980年的丁誉还是有点“幼稚”,妻子常常笑他是个“大孩子”。两岁半的儿子对于丁誉而言,固然是心肝宝贝,但他更认定这是上天赐予他的一个哥们儿。“就像《爸爸去哪儿》里面的张亮和天天。”丁誉觉得这款“父子档”才是最完美的。
  丁誉对于父亲角色的定位源于他对自己父辈形象的矫正。他和绝大多数“80后”独生子女一样,在一个典型的“严父慈母”家庭里长大,爸爸严肃甚至严厉,很少过问他的生活与学习,只有在丁誉犯了错或升学时才会彰显家长的权威。不过现在,丁誉觉得父亲退休后反而变成了慈父,温和而细心。于是,在儿子出生的那一刻,丁誉就决定,要做一个温和民主的爸爸,与其未来做一个可爱的“小老头”,不如做一个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好哥们儿。
  在爱与关注下成长起来的“80后”一代中,与丁誉持同样想法的父亲不在少数。《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进行的调查显示,“温和”成为“80后”父亲的最典型标签。
  
  理念:快乐比出类拔萃更重要
  丁誉最近有点烦恼,9月份儿子即将入园,在考察了社区周边的几所幼儿园后,他感到很失望。他所在的小区位于北京市北四环外,离家最近的幼儿园是一所公立园,他听幼儿园的家长说,孩子几乎很少有户外活动时间,基本上都在学习各种知识,小班就要背诵三字经,每周还要检查背诵进度;大班几乎每天留作业,还需要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其余几所私立园也不轻松,英语教学成为他们的金字招牌。
  “孩子过早地被灌输知识只能压抑他们的天性和创造力,挤压户外运动的时间只能让我们的孩子体质越来越差,这不是在毁孩子们吗?”丁誉希望儿子能像自己小时候那样,有个能在户外疯跑、不被压力所累的自由童年。快乐,被丁誉当做早教的主要目标。
  《小康》的调查结果也暗合了丁誉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孩子上,61.1%的“80后”父亲表示会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52.2%的“80后”父亲认为孩子快乐很重要,希望孩子出类拔萃的“80后”父亲仅占15.3%。
  “8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轫与勃兴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那个年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塑造了他们不同于“70后”,乃至“60后”的独立与反叛精神。他们怀念没有学习压力的快乐童年,厌恶应试教育下的小学与中学教育模式,因此当他们做了父亲,在教育子女上会表现出一定的抗争性,即尽力延缓应试模式到来的脚步。另外,“80后”作为社会的夹心层,他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内心快乐与自由的可贵,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出类拔萃永远都是小概率的相对事件。
  孩子快乐不仅来源于父母为他们营造的空间有多大,还取决于家长日常习惯的教养态度是否给予他们公正与尊重。在丁誉的童年记忆中,他的调皮捣蛋常常招来一场家庭大战,他犯了错,爸爸经常没有耐心听完事件原委就劈头盖脸地训斥,甚至诉诸“武力”,心疼儿子的妈妈会与爸爸吵做一团。丁誉说,这样的训导方式反而让他变得更叛逆,更不愿与父母沟通。“我儿子也特别调皮,常常把家里的东西打翻,把书撕坏,把玩具摔烂,不过我真的没有打过他。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老观念也不完全有道理,用其他方式引导他认识与改正错误不是更好吗?”丁誉也在思索如何能够用一种有效的非暴力方式对待儿子的错误。
  与丁誉的观点不同,一些家长更偏向于“犯错必施以重罚”的纠错理念。在如何对待孩子犯错的问题上,这两种不同观点的交锋从未停止。调查结果或许代表了一部分“民意”。87.3%的“80后”父亲会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孩子为错误负责;30.9%的“80后”父亲会对孩子施以较轻的体罚,例如罚站、罚跑步等;习惯于用言辞激烈训斥手段的“80后”父亲占13.1%;7%的“80后”父亲坦承自己只批评孩子,却不对其进行引导教育;5.7%的“80后”父亲会在子女犯错误后对其施以打手心、罚跪,甚至打屁股的惩罚。
  美国心理学家、家庭最高顾问詹姆斯·杜布森博士在其著作《勇于管教》中提出了“在爱中管教”的理念。杜布森认为那些具有攻击性、严酷的管教方式是极其有害的,必须抛弃。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建立孩子对父母的尊重非常重要,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尊重是双方面的,父母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
  
  行动:做个“80分爸爸”并不难
  如果让“80后”父亲们以父亲形象和亲子关系作为评判要素,给自己打个分,他们会为自己打出多少分呢?《小康》调查显示,为自己打出80分的人最多。
  赵睿是一对双胞胎女孩的父亲,在照顾5岁的女儿方面,他总结出的“育女心经”一点也不亚于妻子。他坚持做一个慈父,让两个女儿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在赵睿看来,严苛并不能建立起父亲的威严,耐心听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才是正道。“我从不板起脸教训孩子,也不强迫她们做不喜欢的事。”赵睿最近就给大女儿停了芭蕾课,事实上这个女孩更喜欢轮滑,而舞蹈只是妈妈的一厢情愿。
  不过,赵睿的温和并非妥协。一次大女儿吃饭时不停地提出无理要求,一会儿要拿着玩具吃,一会儿要妈妈喂,一会儿又要打开电视,遭到拒绝后便以哭来要挟父母。赵睿以女儿最喜欢的动画形象喜羊羊来讲故事,告诉孩子喜羊羊都是自己好好吃饭,吃完饭才去玩玩具。“冲着孩子大喊大叫其实没有意义,反而会让孩子效仿父母的行为。当然,温和也是有技巧的,不是毫无条件地当老好人。”赵睿说他最讨厌的就是父母把自身的急躁传染给孩子。
  与丁誉最认同《爸爸去哪儿》中的张亮“哥们儿”式的父亲形象不同,赵睿则认为林志颖与儿子kimi之间的父子关系最值得赞赏。赵睿给出的理由是,林志颖带给孩子的是平等、爱、包容与乐观。
  而在《小康》调查中,石头爸爸郭涛的父亲形象得到了受访“80后”父亲们最多的支持。在看过这档节目的受访者中,36.5%的人认同郭涛;张亮的认同度紧随其后,占24.1%;21.2%的人倾向于林志颖的做法;9.3%的人认同田亮;王岳伦的父亲形象认同度为8.9%。
  受访专家均认为,郭涛之所以获得更多青睐,首先是因为纯爷们儿气质的他培养出了阳刚坚强的石头,毕竟不沾染“娘气”的男孩子现今并不是很多;其次是郭涛既严格给孩子制定规则,又懂得及时反省自己对儿子的态度,并能在行动中加以改进。
  那么孩子们认可的父亲形象又是怎样的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国内一名大学校长问自己的女儿,在她眼中好父亲是什么样。这位女孩回答,拥有90%的温柔和10%的冷峻。
  
  反思:缺乏耐心是最大的短板
  66.5%的“80后”父亲在教育孩子上花费的时间比自己的妻子还要多。调查显示,“80后”父亲与孩子在一起时,以互动为主。那么,“80后”父亲们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什么事情呢?选择运动(65.2%)的人最多;其次是聊天(57.5%);再次是看电视(54.1%);选择“玩游戏”和“学习”的也很多,各占53.4%;还有42.4%的“80后”父亲常和孩子一起看书。此外,和孩子一起玩电脑、玩手机,甚至发呆等等,也是不少“80后”父亲们陪伴孩子时常做的事情。
  “我给自己定下个规矩,只要在家,大部分时间会用来陪儿子。周末肯定要有一天过父子二人世界,我基本上都是带着孩子去户外活动。”丁誉说,附近的郊野公园是父子俩最常去的地方,父子俩一起散步、跑跳、玩滑板车。他说不太喜欢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玩电脑,在他看来,那是一种敷衍的育儿方式,根本起不到亲子沟通的真正作用。
  这或许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新晋老爸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关键性作用。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中,多为母亲担负的育儿责任较重,而父亲则是在外打拼、为妻儿提供衣食无忧的物质保障。事实上,这种传统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将比较完美的家庭关系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父亲、母亲及子女之间的距离应该大致相同。
  虽然每位父亲教养孩子的方式不同,得到的认同度亦有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父爱的优势呈现出共同特征。在“带孩子方面最擅长的事情”这个调查题目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性、社会意识、合作精神,以及坚强、吃苦耐劳的品质等,成为出现频率较高的答案。
  王国荣讲过一个延续至今的犹太父亲的教育理念:小鹰长大后,鹰爸爸会用枝条把小鹰赶出巢穴,让它们学着飞翔,一旦小鹰发生坠落的危险,鹰爸爸会用坚实的后背将小鹰接住。一代代小鹰就是这样长成了雄鹰。
  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王传升博士曾指出,父亲带孩子的方式多为“大马带小马”,与妈妈不同,爸爸多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无形中会培养孩子的有担当、独立、果断、坚韧且富于冒险精神的品格。
  丁誉也承认,自己在尽力扮演一个慈祥且尽职尽责的父亲角色,但时不时地还是想要“逃”,尽管只是一刹那的闪念。“陪儿子一起疯玩,我愿意,不过当他没道理地大哭不止时,我真的很心烦。我会抱着他哄,但心里已经说了无数次烦死了,也会骂人,如果这时候其他人来抱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终于解放了。”丁誉常用“一会儿是天使,一会儿是恶魔”形容儿子,在儿子变成“恶魔”的时候,丁誉常常败下阵来,手足无措。
  调查中,“80后”父亲们纷纷吐槽育儿路上的苦恼。他们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任性、顽皮、倔强、哭闹、说谎等常感到难以招架。他们会因为与孩子难以沟通、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而感到头疼。
  “80后”父亲们还对自身存在的“短板”进行了反思。62.2%的人表示对孩子的耐心不够,39%的人承认自己会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28%的人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对于如何培养健康亲子关系没有概念的人占21%,17.5%的人会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妻子,17.3%的人对孩子要求过高,15.5%的人还没有摆脱对父母的心理依赖,对孩子手足无措的人占比12%,6.4%的人把教养孩子的责任推到老人身上。
  大部分人对父亲缺乏耐心的现象司空见惯并习以为常。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在《父亲的因素》一书中列出的五种影响孩子成长的父亲角色,其中一类便是缺乏耐心的“炸弹型”父亲。这类父亲容易对孩子发火,培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并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缺乏胆识。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包蕾萍博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炸弹型父亲多半也会有个脾气暴躁的孩子。如果你正是一个缺乏耐心的爸爸,以后请在孩子面前学会把负面情绪关进笼子里。
  今天,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父亲?《小康》调查显示,大部分“80后”父亲希望能够给孩子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和子女成为“哥们儿”,并愿意做孩子的精神导师。
  

  
  
  《小康》2014年第06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4-06-04


2014年01月(《小康》)


2014年02月(《小康》)


2014年03月(《小康》)


2014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