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3年11月《小康▪财智》
  栏目:特别策划
当代全球金融业:富可敌国抑或大而累国?

★文 /老马

  美国是金融霸权国,华尔街几乎就是当代全球金融业的代名词,华尔街上的银行乃至于遍布美国的大大小小的银行基本都是私人发起设立的,就连大名鼎鼎的、执全球货币流动性牛耳的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是地地道道的私人机构。
  
 
  政府发出关于“探索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的信号。一时间群情激昂,诸多尚未取得准生证的胎儿已经在孕育之中。
  据传有做空调的格力和美的、卖电器的苏宁、玩互联网QQ和游戏的腾讯、搞银行ATM自动提款机的广州御银科技、开发软件的佳都新太科技、盖房子的华峰集团、开飞机的吉祥航空、提供肉类和熟食的雨润集团、产服装的报喜鸟……热闹非凡。
  银行如何有钱,套用一句中国的老话:富可敌国。欧洲金融大国如英国、金融强国如瑞士,私营银行的资本庞大程度令人侧目。
  2012年英国GDP总量为1.2万亿美元,而英国最大的几家银行资产总和是英国GDP总量的4.5倍,达到约5.4万亿美元。2012年瑞士GDP总量为0.63万亿美元,而瑞士几家名列前茅的银行巨头资产总和则约为瑞士GDP总量的6倍,达到3.6万亿美元。
  2012年2月,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行政总裁斯蒂芬.赫斯特尔(Stephen Hester)公开宣布,放弃一笔100万英镑(约合1000万人民币)的年终奖金(2011年度),理由很简单,银行家薪酬的水平令公众和媒体愤怒,招致无数口诛笔伐。
  在欧美银行业界眼里,赫斯特尔的这笔奖金其实“不多”。
  20世纪初,有相同教育背景的私营部门雇员和私营银行业雇员的薪资水平大致相当,经过20余年到第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夜,金融业雇员的薪资水平已经暴涨到其它行业平均水平的1.7倍。
  2012年初,英国汇丰银行公布,其英国本土代码(高级)雇员(CODE STUFF)的平均薪资为120万美元英镑(约合744万元人民币),而其海外高级雇员的平均薪资水平为230万美元(约合1426万元人民币)。同期,汇丰银行有192人的薪酬超过100万英镑(约合1000万元人民币),有5名高管的薪酬总计超过2770万英镑(约合2.7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汇丰给出的理由是其业绩数据也是同步上升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欧债危机进行时中,银行的业绩和薪酬的增长的确抢眼。
  西方金融大国的行业资产富可敌国,银行家薪酬亦高高在上,这是银行业被聚焦的一个光彩照人的侧面,银行业的另外一个侧面近年来也是为公众和舆论高度聚焦的,那就是银行业的健康问题。
  既然有富可敌国的辉煌,是否也有大而累国的隐忧?巨量的资产、巨量的交易、巨量的负债、巨量的泡沫,一旦泡沫破灭,银行业巨大的体量拖累整个国家的经济运作乃至于全球经济运作并非虚妄的想象。
  中国银行业发达水平和资产水平都远不及欧美,从欧美银行业面临的正剧和悲剧中,应可汲取到诸多营养。
  
  救还是不救
  表面上看,“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这个初衷的逻辑是成立且严密的,所谓自担风险就意味着,但凡企业经营活动必伴生风险,银行风险系数亦不容忽视。经营差了赔钱,则被挤兑和破产倒闭的可怕结局随行,银行业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涉及众多投资人和储户(对储蓄银行而言)的重大利益,风险自担在危机面前是否能够兑现?如果“自担”不成,谁来买单?
  美国是金融霸权国,华尔街几乎就是当代全球金融业的代名词,华尔街上的银行乃至于遍布美国的大大小小的银行基本都是私人发起设立的,就连大名鼎鼎的、执全球货币流动性牛耳的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是地地道道的私人机构。
  美国银行业历史上经历过诸多经济动荡,最剧烈的莫过于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还有2008年开始至今尚未终结的金融风暴。两次经济萧条的起因都源于金融投机,与银行业联系紧密。
  2012年11月6日,有百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投资银行)宣布其3年破产保护期结束,被称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案终结,雷曼正式关门大吉。照常理,这个私有投行的倒闭当是风险自担的范例。雷曼兄弟宣布进入破产保护以来,其连带后果却是世人始料未及的。有人指出,雷曼兄弟的倒下,是银行危机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张。
  一家投资银行的倒下,引发全球范围的金融动荡,引用金融业的一句术语:杠杆效应。雷曼兄弟破产案涉及的资产为6390亿美元(约合3.9万亿元人民币),约为美国8000余家银行总资产13万亿美元的5%,杠杆的撬动效果不凡。
  并非无人预见到雷曼兄弟倒下的后果,在事后的检讨中,不少声音认为,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及其决策班底在是否对雷曼兄弟伸出援手的问题上“犯了错误”。
  实际上美国政府在雷曼兄弟这匹骆驼濒临被一根稻草压垮之时,并非持完全见死不救的态度。雷曼兄弟宣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前三天是股市的周末交易日,雷曼股价狂泻。当夜,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华尔街巨头高层聚集一堂,会商如何挽救雷曼兄弟,参加会议的政商各界头面人物多达100人以上。
  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保尔森在中国海南参加博鳌论坛时曾经说过,不是美国政府不想挽救雷曼兄弟于倒悬,而是美国的“体制”妨碍了美国政府及时出手,就像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的时候耽误了最佳救助时机,只好眼睁睁看着患者逝去。
  也有人认为,美国政府之所以未能出手资助雷曼兄弟渡过生死难关,可能与其资产负债表太烂、代价太大而救之无益有关。雷曼兄弟的负债高达6130亿美元,其注册资产与债务基本相当。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美国政府不救助雷曼兄弟不等于对面临灾难的银行都不出手。被美国政府慷慨救助的华尔街巨头也不乏其例。例如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证券巨头美林证券等,银行业巨头花旗也成为受助的幸运儿之一。
  2008年金融危机给花旗银行以致命一击,最严峻的时候,花旗在纽交所的股价徘徊在1美元左右,2009年3月初曾经跌至0.97美元,比之2007年的57美元下跌了58倍,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恶化,花旗可能面临退市风险,基本也等于无救之兆。
  与对待雷曼兄弟的做法截然相反,美国政府把花旗银行推进了ICU重症监护室,三次抢救花旗,在前两次注资450亿美元救助未能显著奏效,花旗股价跌至一美元以下危险区的时刻,联邦政府第三次对花旗进行抢救手术,将手中已经持有的250亿美元7%优先股权转为持有36%的普通股,为花旗筹资200多亿美元。
  结果花旗集团缓过劲来,并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银行业重组的中坚,形成所谓主导美国银行业的六大主流银行(美国银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高盛集团、富国银行)之一。
  政府出手救助私有银行的钱显然是从纳税人的荷包里掏出来的,私人机构既然风险自担缘何又要由社会民众买单,自然引起各方的不满和声讨,其中最响亮的说法是因为这些巨头已经成为“大到不能倒”的怪物,这个怪物的枝枝蔓蔓深入社会经济活动和民生的方方面面,盘根错节,一旦倒下,会造成无法承受的坍塌。
  有人分析,美国政府干预下美联储为AIG提供800亿左右美元贷款的理由是:AIG倒闭,将拖累全球经济和金融系统,AIG的体量过于庞大,任何单一的私人机构都无法承受接管AIG的成本。这个理由同样可以用于解读美国政府注资抢救花旗银行的行动。有声音指出,基于市场经济的原则,银行业不应该由纳税人提供最终的安全网,而监管者缺乏对这些庞然大物的监管也是酿成危机的缘由,缺乏相应的游戏规则约束这些庞然大物。
  英国政府也于2008年出手救助本国最大的私有银行之一苏格兰皇家银行,2012年由于该银行的盈利表现不佳,不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英国政府曾经讨论再次收购苏格兰皇家银行被救助后剩余的私人股份,英国财政部则不接受将其国有化的安排,认为应该令其重新私有化,只有在最有利于纳税人的前提下才可能考虑国有化。
  金融风暴中被救助的并非仅限于大到不能倒者,但一般而言,小银行直接破产的几率远大于银行巨头,2010年美国直接倒闭的中小银行有149家,1984年美国的银行及储蓄机构有大约18000家,到2013年仅剩8000家,其中的一万余家不是破产就是被并购。
  美国中小银行在金融危机瘟疫肆虐时,也不乏被政府推进ICU的幸运儿,在美国政府提出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总计1620亿美元的盘子中,涉及208家私人金融机构,受惠的不仅仅是AIG、花旗等巨头,也有不少中小银行。
  名为OneUnited的波士顿小银行曾经受到联邦政府的指控,认为其运营行为缺乏有效保险标准,缺乏有效的贷款项目名单、参与投机性投资、过度奖励高管等等。联邦政府提起执行诉讼,要求OneUnited银行高管归还银行资金购买的豪华座驾,责令其停止向银行出资购买而由高管个人使用的豪宅发放贷款。
  OneUnited银行并未承认也没有否认政府的指控,但提出辩解,表白OneUnited是首家由黑人拥有的网上银行,服务对象是低收入居民,美国财政部曾经对其颁发“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称号。而OneUnited居然获得1200万美元政府注资。
  媒体则抱怨,美国政府在纳税人一头雾水的前提下, “几乎毫无限制”地把资金用于救助私人金融机构,有滥用纳税人金钱的嫌疑。
  
  各自的活法
  虽然媒体至今还在痛陈银行业巨头的“大到不能倒” 弊端丛生,金融风暴后的银行业似乎格局依旧,大的还是巨无霸触角遍及全球,中小的也还在偏安一隅服务一方。
  以美国为例,美国银行业总量呈萎缩之势,2012年美国银行机构总数为71281家,比2011年下降176家,比2008年减少1124家。2011年美国银行业雇员21万6千余人,比2011年减少2732人,比2008年减少4万9千余人。
  美国银行按资产规模排个头高矮:1亿美元以下为小型、1~10亿美元为中型、10亿~100亿为大型、100亿以上为超大型。
  超大银行的资产规模比2009年膨胀了12.62%,小型银行的资产规模则缩小了16.7%。到2012年,超大银行的资产规模在美国银行业的占比达到80%,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占比颇为寒酸,仅为8.99%(中型)和0.9%(小型)。超大银行的存款占比2012年为78%,小型银行的仅为1.1%。2012年,美国超大银行在银行业净利润中占比为80%,大型银行占比11.6%,中型银行占比7.47%,小型银行占比仅为0.67%。
  由此,美国银行业的集中度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大块头银行的垄断程度比金融风暴前还高,有人曾经认为,这种局面对小银行具挤压效应,其生存环境变差。
  大有大的滋润,小有小的活法,美国小银行的经营状况也在不断改善中。美国大多数区域性小银行已经归还了在金融风暴救助期得到的联邦政府的援助贷款,还新筹到数十亿美元的资本金,在股价表现方面,目前美国小银行的市盈率中位数仅为1.2,比预期中位数的1.6低0.4,颇具投资价值。美国目前仅剩下不到8000家银行和储蓄机构,其中小个子有4300余家,行业竞争程度降低,并购层面的资源价值在上升。
  比较精彩的数纽约第一银行,美国一家金融调查公司将其列入“美国最成功的小型银行”名录。纽约第一银行资历不深,成立仅24年,资产2.4亿,刚高过小型银行的平均个头。
  纽约第一银行以业绩击败了美国银行业巨头,2012年上半年,纽约第一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为2%,而号称全美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最佳的摩根大通公司的18亿基础资产收益率还不到1%,摩根斯坦利的收益率也是如此。从2009年到2012年,纽约第一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为11%,复合收益率50%,堪称经典。
  纽约第一银行发起人是台湾移民黄先生,1988年与朋友一起筹集了550万美元(约合3400万元人民币)成立该银行。黄先生的目标客户是纽约皇后区的亚裔小商户,包括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目标客户的选择有个小背景:非亚裔美国人的离婚率太高,贷款风险大。黄先生的客户钟爱期限为15年的商业贷款,到期时还可以展期5~7年。
  25年时间,纽约第一银行的资产做大了52倍,生意的火爆已经引起投资者的注意,上门洽谈并购者络绎不绝,但这家仅有40余名雇员的小银行目前的回答是:不卖。
  在全球另外一个金融大国英国,也有人在依旧寡头当道的英国银行业找到了小个子的快乐,一位美国银行家弗农·希尔在英国发起成立一家私募银行,筹集资本金2亿,投资人包括几位银行家、对冲基金持有者、房地产老板等。希尔的筹资额度完成得相当顺利,据说许多闻风而来的投资人还没来得及掏钱,希尔就因额满婉拒了。
 
  2008年10月6日,雷曼兄弟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在向“政府重组与监管”委员会就雷曼破产一案做证后,脸上阴沉的经过国会山门前,受到抗议者嘲讽和抗议(抗议者手中所持牌子上写着“骗子”)。
 
  希尔本人从事银行业30年,是费城商业银行Commerce Bank的前老板, 2008年希尔将费城商业银行出让时卖得82亿美元。希尔转而专注英国零售银行业务,再次给这位银行家带来了成功的喜悦。
  2010年7月,希尔发起的伦敦麦德龙银行Metro Bank开业,两年之后,麦德龙银行已经在大伦敦地区开办了20家分行,麦德龙银行每月可以吸引到750个新开账户,其在伦敦霍尔本地铁站的麦德龙银行旗舰分行吸收到的存款余额多达2亿美元。连希尔本人都大呼惊喜:从未看到过如此快的业务增长。有人认为,希尔的成功在于其把美国银行业的服务模式复制到英国,打破了英国银行业的陈规旧习。
  人口大国印度的银行业之路则走出了自己特色,1970年之后印度银行业经历了大规模国有化,然后私有银行蓬勃发展,到金融风暴前,印度私有银行曾经占有全国25%左右的市场份额,当时曾经有人预言,在10年~20年之间,印度国有银行将被完全挤出印度银行业,私营银行的吸储能力相当强。
  金融风暴吹走了这件美丽的私营银行纱丽,消费贷款坏账和外资撤离令印度私有银行受到重创,号称印度最大的私有银行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CICI曾经被传言破产。
  在金融危机和经济不景气中印度民众发现,私有银行的风险承受力较之国有大银行要弱得多,在私有银行头寸吃紧、放贷困难的情况下,国有大银行如占印度市场份额五分之一的国家银行头寸很富裕,放贷依旧积极。印度民众的存款银行选择一下转变了目标,储户在ICICI的存款有十分之一在一年内转储到国有大银行,一般认为这是民众对银行信心的充足度指标。
  时下,印度私有银行占有印度市场四分之一份额,国有银行控制四分之三的头寸,在新兴经济体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彼此相安无事,关于私有银行会吃掉国有银行市场的预测目前基本看不到多少可能性。
 
 
 
《小康•财智》2013年第11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3-11-18


2013年01月(《小康▪财智》)


2013年02月(《小康▪财智》)


2013年03月(《小康▪财智》)


2013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