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3年10月《小康》
  栏目:论坛报道
让“生态”变成一种文明生活方式

★文 /《小康》记者 谈乐炎 摄影|薛涛

  
 
  生态文明的落实需要从思想到行动,而最好的行动就是政府、社会、个人都行动起来,打造一种生态文明型生活方式。2013年9月21日上午,由求是杂志社指导、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青岛太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第四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青岛举办。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本届论坛以“创意城乡建设与生态文明型生活方式”为主题,参与出席的政、学、产业界的人士共同倡议施行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型的生活方式,让每个公民确立新的消费观、幸福观和生活方式,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共同建设一个美丽中国。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临时有公务不克与会,特派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助理王春益宣读书面讲话。陈宗兴在讲话中指出,“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要积极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培育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动力。推广生态文明型生活方式,人人都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设计师。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创意,创意城乡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陈宗兴同时希望求是《小康》杂志社以本届论坛为新的起点,继续举办“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务实型、开放型”的中国生态小康论坛,不断取得生态文明研究与推进工作的新业绩,努力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求是杂志社编委葛洪泽在致辞中表示,“2013第四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就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研讨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型生活方式,研究如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力图为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出主意、想办法。此次论坛的承办方青岛太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苗在善亦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将决策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主流媒体和民间人士聚拢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议题上来,一起参与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来。
  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理事长李育材,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汇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晓苏,求是杂志社原社长、《小康》杂志社编委会主任高明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求是杂志社编委葛洪泽,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原主任、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兼副院长薛惠锋,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区长曹清尧,建设部法规司原司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正司级巡视员、教授王信建,德州市十二届政协主席、德州市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田玉茂,住建部中国城市出版社总编辑欧阳东,国家林业局林业改革发展司副司长李近如,环保部中国环境报社副总裁艾铁鹰,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生态人类学术工作委员会主席寇有观,住建部城市化协会秘书长蔡义鸿,世界能源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隆兴,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政策法规部主任丁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主任、学科带头人郝晓地,环保部自然生态司生态安全管理处处长王捷,章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传军,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申殿邦,青岛太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苗在善,求是《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舒富民等党政官员、企业领袖、专家学者、媒体记者近百人。
  
  生态制高点是文明
  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然而,现实情况是,国人对于生态的标准却很模糊,在达到小康社会的十个基本标准中,至今没有生态环境方面的具体指标。在今年两会期间,很多专家建议应当加大对生态环境方面评价标准的研究,适当调整评价指标,将生态的指标纳入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中。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环保部正在制定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目前已完成初稿,正在书面征求地方意见。
  从2005年起,《小康》杂志每年推出一期当年度的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迄今已连续第九年推出。在今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在会上与众嘉宾共同探讨了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在过去九年的数据监测中,各项测评量数值稳步提升,大众对于“美丽中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对于公众的威胁与影响依旧,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九年来,中国生态小康指数已成为衡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风向标。
  为了更好地展示、推介和铭记生态文明建设优秀事迹,对为生态小康做出贡献的、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表彰,经本届论坛组委会专家的慎重遴选及评定,最终山东章丘市、青岛太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沱牌舍得酒业及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分别获得“2013中国生态小康示范城市”、 “2013中国生态小康贡献企业”、“2013中国生态小康绿色科技典范”的殊荣。
  
  上图依次为:
        高明光、葛洪泽、苗在善、舒富民、
     王春益、孟晓苏、李育材、侯云春
 
  让生态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是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而是从下一代人那里借来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表示:“上一代人要为下一代人留下更多更好的东西。加强小康生态建设,我们是受益者,大家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侯云春这番感慨引起众多论坛嘉宾的共鸣。
  “现在有微信、微博,我们也可以有‘微林业’。”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理事长李育材在中国生态小康论坛演讲中说,“微林业就是属于每个人的林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创新生活方式、改变生活习惯来保护森林、培育森林。”
  他举例称,“拒绝一次性筷子,每年可以增加森林蓄积118万立方米,相当于多种380万棵树。”李育材因此倡导公众要“拒绝一次性筷子、要学会纸张双面打印、复印、倡导政府企业无纸化或使用再生纸、并且反对过度包装,建议人人认养一棵树。”
  注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在致辞中举例说:“比如,消费应以人的适度需要作为出发点、以人的健康生存和自然环境为目标,购买或使用无氟冰箱、无铅汽油等绿色产品,减少或拒绝高能耗、高污染和奢侈消费;日常生活中注意垃圾分类处理,多乘公交出行,多骑车或步行代替驾车,自备购物袋,不用少用一次性用品,适度调高空调温度,合理利用纸张,养成节水节能习惯,剩饭剩菜打包,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礼品等。”
  舒富民说,《小康》杂志社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力求做到少污染、少索取、少浪费,提倡多运动、多清洁、多绿化的生态文明型生活方式。
  
  生态不仅要美在城市,也要美在乡村
  新一轮城镇化大幕开启。
  2013年7月9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围绕环境保护所作的有关报告中指出,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污水90多亿吨,生活垃圾2.8亿吨,不少地方还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状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4%、57%和67%。全国耕地土壤污染显现,主要污染物是镉、镍、铜、砷、汞、铅和多环芳烃。
  城市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不能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本届论坛倡导生态美不仅要美在城市,也要美在乡村,在城市和乡村都应当倡导生态理念,提升全民生态素质。
  论坛演讲嘉宾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汇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晓苏在回顾了英、法、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后说:“英美城镇化过程中都带来了严重生态破坏、资源过度利用、城镇文化遗产被破坏,以及空气、水、土壤严重污染等问题。中国要想不走他们的老路,就必须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城镇化过程的始终,建设顺应自然生态规律的生态创意城乡,为生态文明型生活方式提供居所和空间。”
  当然,发达国家的城乡创意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孟晓苏举例称,“比如英国推动社区支持型农业,由社区里的年轻人到农村去承包地,搞无污染的种植;而在美国推进的是城镇农业,在城市空心搞农业;日本人则在大楼里种水稻,还十分畅销。我们也需要有好创意,让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城镇规划和生活时尚对接。”
  为了突出农村与城市构建生态理念的同等重要,本届论坛上,设置高端对话环节,以“创意城乡与生态文明型生活方式”、“生态园林与城市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邀请生态环保与节能减排主管部门领导、生态与节能领域专家学者、节能生态型企业领袖等生态环保与节能减碳领域精英分享智慧、交锋观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小康》2013年第10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3-10-11


2013年01月(《小康》)


2013年02月(《小康》)


2013年03月(《小康》)


2013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