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12月《小康▪财智》
  栏目:理财
人参:贵在“名贵”

★文 /《小康•财智》记者 胡柯

  
 
  明明是产量大国,却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明明占尽各种优势,却在营销上慢半拍,缺乏自己的品牌。但随着大企业的介入,投资人参,不安分的心越发活跃,“要的是深度,而不是速度”成为当下进入人参业的关键词。
  
  时间:2011年11月29日16时23分;地点:吉林省长白山市抚松县万良镇人参交易市场。
  “现金,只收现金!”“30.02万,数数,零头也要。”市场里买卖者大声的吆喝声和讨价还价声,让吉林的冬天在一片升腾的哈气中看起来颇有几分暖的味道。从8月份开始,吉林的人参交易市场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人来人往,中国脸、国际脸,大堆的人把各种各样的人参装上各种各样的车,运去各种各样的地方。
  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名贵药材,因为其对身体的神奇滋补功效,在中国的神话里多以人参精的样子出现,红肚兜、红头绳的胖娃娃是人们对人参印象的最好诠释。
  中国的人参生意,是从4000年前就开始的,因为人参产量低,多长在森林地带,难以挖掘,所以被冠以“名贵”二字。发展至今,中国人参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参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世界上50%的人参都是进口自中国市场。这本来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可是,由于缺乏营销战略、管理缺位,中国人参直到今天还处在微利时代,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
  2010年开始,和稀土问题一样,产量占据优势的人参开始得到了政府的重视,重整人参业的呼声将这个产业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当参农形式被打破,许多大企业,诸如修正、敖东、紫鑫等公司加入人参业,让人参的未来看似明亮起来。
  那么,投资人参,是时候吗?
 
  赌博心理带来伤痛
  如今,在中国人参市场,我们看到的景象还维持着万良镇的样子,种植人参的农民拉着丰收的人参,在市场上寻求买主,这些参农甚至都不敢去银行划款,怕上当受骗,宁可蹲在地上数着几十万的现金,周围被一圈一圈的人围着。
  初级交易,是中国人参的主要交易形式,也是中国人参业的痛。
  中国人参业抬头,是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人们发现,人参值钱,所以就开始打人参的主意,挖野参的苦活渐渐变成了人工种植人参。很短的时间,人工种植人参在东北就初具规模。
  数据显示,1998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参产量就已经达到了5000吨,每年出口达2000吨。人参的价格在大约10美元/千克左右,高的时候可以达到20美元/千克。
  市场需求大的诱惑,开始误导了中国的人参市场,供大于求为人参业发展埋下了隐患。2000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需求萎缩,中国的人参跌至6.2美元/千克,被大家称为“人参卖了萝卜价”,名贵二字似乎离人参越来越远。
  2003年,受非典影响,人参价格有所回升,但是供大于求的局面让人参的价格始终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而且因为实行散养,政府重视不够,业内没有统一规范,人参业就这样在完全自由的环境下肆意成长。
  幸运的是,随着养生理念的兴起,世界各国对东方文化兴趣越加浓厚,加上韩国高丽参和美国西洋参的崛起,人参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具有优厚生产条件的中国自然成为了采购人参的重要产地。
  但是因为中国种植人参没有统一标准,而国际采购对人参的质量,尤其是农药残留及金属含量有着严格要求,所以中国人参多因农残超标而被贱卖。辛辛苦苦种植6年,才收获一次的人参变成了轻飘飘的一沓钞票。更有甚者,中国的卖者为了能卖掉更多的人参,采用价格战,所以,辛辛苦苦的结果,就是获得微利。
  可是,明明人参种植如此不给力,农民依然没有放弃过,人参的产量依然是逐年拔高。“我就是想赌一把,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一位农民这样告诉记者。
  赌一把,被用来形容中国人参业现状非常合适。农民的心态就是,总有一天人参能卖出人参价。但是,毫无组织纪律可言,人参的种植没有规划,质量得不到保证,中国的人参业能走多远,引起了业内的担忧。而且因为供大于求,很多人参卖不出去,农民竟想出了用硫磺熏人参,一是颜色好看,二是延长存放时间,这些有毒的人参卖到国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在中国的各个市场逐一消化,强烈打击了中国市场对国产人参的信心。
  稀土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难道人参也不能幸免于难?“赌”的心理,为中国的人参业带来了太多伤痛。
 
  模式变更的潜力
  2009年,硫磺熏人参被央视曝光之后,人参业在中国的发展引起了重视。尤其是产量占中国总产量60%的吉林省,开始整顿混乱的人参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措施。2011年,吉林省政府再次出台政策措施,包括树立“长白山人参”品牌、组织实施“吉林人参振兴工程”、启动相关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来振兴人参业。
  政府的重视,对人参市场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人参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农残超标的概率大大降低。最令人兴奋的是,这个产业开始引起很多大型药企的关注。2010年,紫鑫药业大手笔迅速进入人参领域,快速发展,并创出一条“依靠政府支持和技术储备闯关”的发展模式,成为中国人参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派力量。
  业内认为,企业加盟会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标准,会有新的规范出台,对结束混乱的人参市场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会加速国内市场的孵化,让充斥国内市场的洋人参品牌逐渐被中国品牌替代。
  而且,国际上对人参的需求也是逐年增多,除了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如今加拿大、荷兰等国家也开始大量进口中国人参,年产10000吨的中国人参仿佛又被打开了一个出口。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出口人参3000多吨,比同年增长10%。
 
  思考韩国模式
  虽然中国的人参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长期混乱的局面让中国的优势基本上被消磨殆尽,微利成为中国人参一个灰暗的标签。世界人参总产值约500亿元,中国只占16亿元,不到世界总产值的4%,我国人参的产量与产值相差20多倍。原材料低价出口,然后高价买回被附加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衍生品,是中国人参业现状。
  而且中国本土的人参市场,也是被韩国和欧美等国家的品牌占领。大家熟悉韩国的高丽参、美国的西洋参,可是提起中国本土的人参,很多人都会说:“不知道。”
  这依旧回到了老话题,管理缺位、盲目扩大、市场经营混乱,低价竞争,中国的人参业面临大考。
  韩国模式,其实很值得借鉴。资料显示,韩国的人参产量占世界10%,吉林省人参的出口量是韩国的20多倍,出口创汇额却只有韩国的1/10,而且韩国大量人参是从中国进口,这无疑让人觉得难堪。
  在韩国,人参是由国家投资的,人参流通公社提供技术,种植户和流通公社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严格按照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管理人参,产品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所以人参的品质有保证,供求关系也被控制得很好,加上对人参的大力宣传,所以同样的人参,在韩国转一圈,价格就可以高出10倍。
  最重要的是,韩国在深加工领域做得很出色,如今韩国已经开发出12个系列600多种人参产品,例如人参米系列、人参茶系列、人参饮料系列、人参糕点系列等等,将人参的价值最大化。
  如今,深加工是中国人参业最缺乏的技术,例如人参米在中国目前就是空白。加盟人参产业的紫鑫药业董事长郭春生说:“从人参产业的对比来讲,我们确实处在一个非常大的劣势上。但是我们有一个优势,作为长白山人参的主产区,吉林省的原材料产能是最大优势。”
  可见,发展技术,是中国人参业必须要走的下一步。
 
  有深度才名贵
  虽然中国人参业经历着许多不如意,但是毕竟中国的产量优势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所以积极投身人参业依然很有吸引力。
  数据显示,中国种植人参的农户超过2700万户,经营人参的企业多达2万多家。这个数字比2009年增长了近20倍。多数的形式是参农,即使是企业,也是以买卖原材料为主,赚取差价。
  吉林省新三宝参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贵丽告诉记者:“20年前,我的企业还只是一个小加工作坊,那时,人参只能当中药材卖。20年后,我的公司已经有一定规模了,可人参依然还只能当中药材卖,这是我的企业上层次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
  如果这种做法不改变,永远只能是做到微利。我们来算笔账,种一公顷人参,自己有种源,需要花费40万元以上,其中土地租金30万元,可供使用4年。整地、买遮阳材料、做床等大约10万元,这是第一次栽种。移栽以后,换地需要再加30万元的土地钱,总共需要70万元。这些还不包括劳工费。如果自己没有种源的,买籽买苗还需30万元左右。所以种植6年生人参的成本至少需要70万元到100万元。
  按照每公顷产人参2.5~3万斤算,要卖到35元/斤,每公顷才能达到100万元,利润很薄。今年的人参价格出现上涨,达到50元/斤,种植户的劳动才算得到了些许安慰。但是人参的价格并不稳定,所以种植的风险依旧很高。
  换个视野,我们发现,韩国的人参品牌正官庄(韩国人参老品牌)2010年收入达到120亿元人民币,中国2010年人参产业总产值才206亿元,所以深加工和品牌的效益显而易见。
  以中国吉林延边为例,那里的人参加工不足产量的30%。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的缺位在于技术和品牌,而不是产量。如果想要继续加入务农大军,那么身后的路会很长。所以,专家建议投资者,投资技术比投资实物获利的机会要高出很多。
  因此,大企业加盟被认为是目前投资人参最好的路径。大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人才实力、品牌实力,因此在人参的后续发展上可以做的更加出色。由此可见,想要人参卖出人参价,人参可以用“名贵“身份亮相,就得在技术上下工夫。货源,是不愁的。
 
  早入市避竞争加剧
  当然,当中国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时,国际上也开始意识到问题。2010年中国人参市场的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韩国从中国进口人参的成本增长了3倍,日本在这场涨价中也没能幸免。
  所以进入中国市场,掌握原材料供应优势,在国际上达成共识。目前,已经有多家韩国人参企业将投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新兴工业集中区的“人参产业园”,建设人参加工企业,引进韩国技术在吉林省种植人参,并将引进韩国红参加工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人参(红参)食品、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
  而且,今年卫生部正式批准吉林省开展人参“药食同源”试点工作,首次批准了“人参可以用于食品”的规定,大幅度拓宽了人参产业的市场空间。于是,中国的一些企业也陆续加入人参大军,除了修正,紫鑫等制药企业,吉林森工集团、首都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今年也先后进入人参领域。人参市场的争夺开始进入竞争阶段。
  专家认为,面对即将开始转型的中国人参业,早进入的优势远大于晚进入。所以,趁早,是投资人参的另一个关键词。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1-12-22


2011年01月(《小康▪财智》)


2011年02月(《小康▪财智》)


2011年03月(《小康▪财智》)


2011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