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06月《小康》
  栏目:特别报道
博士•县官•农民•何慧丽

★文 /《小康》记者 鄂璠 兰考报道

  
 
  何慧丽,现任开封市市长助理、兰考县委常委。2003年8月,她以中国农业大学教师身份在兰考挂职做副县长,在几年时间里,把乡村建设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她既是学者,又是官员,同时还是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农民的女儿
    
  五一劳动节的前两天,何慧丽从北京坐动车到郑州,然后驱车120多公里,直奔兰考。此时此刻,夜已深。但何慧丽还是没有住在县城里,而是一头扎进了南马庄。她说,这是她的脾性。
  然而,在她刚开始做乡建实验的时候,大家对她的思路并不太接受。
  
  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救赎
  “去年,兰考县委书记还不知道何慧丽在干什么,今年他就号召大家来买南马庄的猪,县委食堂也订购了一百头,现在,兰考县委包饺子用的是南马庄的猪肉。”这些话,能从何慧丽的口中说出,她感到很骄傲,这不仅仅是知识分子价值感的体现,“知识分子走向乡建其实是自我救赎。”何慧丽说。
  在行乡村之道的过程中,何慧丽摸索了8年,她嘱咐《小康》记者一定要把“找好处”的经验告诉大家,因为“找好处是行乡村之道的根本”。
  何慧丽的“三重身份”很特殊,她是博士、是大学教师,以知识分子的身份走进官场,从“体制外”到“体制内”,她要克服作为学者的清高,尝试着和各级官员打交道,硬着头皮接触她曾经最讨厌的企业家。她从骨子里希望合作,但她刚到兰考的时候,农民们对农业合作社还完全没有概念,政府官员也不理解,何慧丽只能自己想办法一边寻找农民精英,一边自己挨家挨户地走访,去推广她的观念。
  刚开始,村民们并不知道她是副县长,因为在她之前,没有一个官员像她这样花费大量的时间“泡”在村子里,在与村民接触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张砚斌、王继伟等农民精英,她送他们去河北定州翟城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参加培训。结果,从2004年9月南马庄村成立合作社以来,南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砚斌便再也没有闲下来,2006年初,南马庄合作社的农民被何慧丽拉到了北京,“农大女教授带头卖大米”成了当时颇受关注的新闻,此后,从南马庄无公害大米热销,到“购米包地”,南马庄闯出了一条适合农业合作社发展的道路,开始关注何慧丽农民合作社实验的人也越来越多。
  随着何慧丽知名度的提升,称呼她为“县长”的人越来越多了,开始,她并不适应这个称呼,网上流传的一种说法是,“不是因为何慧丽是大学老师,她才能做成事,而是因为她是县官”,在感受到些许压力的同时,何慧丽也发现,副县长这个身份其实很重要,虽然她个头不高,但是每次和很多人走在村子里的时候,村民们发现她后都会很开心地互相转告:“啊,县长来了!”
  其实,2006年去北京“卖大米”时,何慧丽已经不在兰考县工作了,因为开封市政府发现她把村子里的文艺队搞得有声有色,于是让她去开封禹王台区任挂职副区长,把开封市的文化活动开展起来。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何慧丽并没有完全离开兰考,她常回来转转,村民们见到她,还是高兴地称她为“何县长”,而这段时间,兰考县的农民合作社也由最初她参与创建的4家发展到了30多家。2007年11月,何慧丽又回来了,重返兰考,她不当副县长了,而是“升任”县委常委。
  “大家很在乎官场中的称呼,认为常委比副县长官职大,所以改叫我为‘何常委’,其实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叫法,但是这一次,我听得还挺舒服,大家想怎样叫我就怎样叫我吧,关键在于他们要自主地去发展。”何慧丽说,她的乡建里并不想排斥领导,在她看来,知识分子介入政治,与政府的合作非常重要。在与合作社成员的交流过程中,何慧丽一直在努力化解农民和政府之间的对立情绪,她重视并充分利用兰考的乡土资源和党政资源,不让农民轻易抱怨,而是要上下通、内外通、前后通、左右通,主动去寻求合作,“乡建需要这样的方法论”,何慧丽正在读《王凤仪嘉言录》,书上说,“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的毛病是‘收脏’”,这样的道理,何慧丽很信奉。
  
  生态不仅是技术,它还是制度
  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的作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梁鸿去兰考见何慧丽的时候,何慧丽安排梁鸿去南马庄看杀猪,看完之后,梁鸿写了一篇《一头猪的政治经济学》,文中写道:猪是南马庄一个合作社的猪,每一头猪都有具体的定购人。今天是其中一个定购人带着一帮朋友来认领猪。这些猪是农户用天然食物喂养,秸秆、树叶、红薯,或剩菜剩饭,等等,农户每天记日记,记录猪的吃食,身体状态,以保证的确不是添加饲料喂养,并进行成本核算,交猪时一并交给定购户,定购户按高于市场一倍的价钱购买。
  “写日记”,是何慧丽给合作社里的农民们“布置”的一项作业,她认为,所有的合作社,即使经济非常厉害的合作社,也都是学习型的合作社,而写日记,是学习型合作社最好的学习方式,“思想的力量,就是一个人能想到多远,他脚下的路就能走多远,我让他们写日记,就是要让他们自己算账,清楚地知道一头猪的真实成本是多少。”何慧丽还考虑到,消费者也是需要教育的,他为什么要认购南马庄的猪呢?不就是因为这里的猪生态、健康吗?“这些日记是为了给农民留下喂养生态猪的证据,普通的猪只需要养三到四个月,我们的农民却养了十二个月,农民花这么大精力去养猪,一年生长,不吃饲料,保证健康,但是他们还没有钱去搞认证,没准这小小的日记就能起到作用。”
  提起生态,何慧丽透露,“写日记”是他们的一个武器,因为对内、对心灵都是一种改造,“要是养猪的农户心思不正,20个警察也管不住。”何慧丽说。
  南马庄的出名就是源自生态。更早的时候,何慧丽想让大家买鸡粪,但是考虑到买鸡粪也不生态,因为大型养鸡场的重金属几乎都超标,所以干脆不买,而是直接使用本地的鸡粪,因为这个“可以看到源头”。
  何慧丽认为,“生态不仅是技术,它还是制度。”
  从这点上说,南马庄这些年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这也是她对胡寨的希望。何慧丽刚和王继伟有过接触的时候,王继伟刚刚经历了组建胡寨新科技种养协会的失败,王继伟自己打不起精神,农民们更是不配合,大家连会都开不起来。又过了两年,何慧丽暂别兰考,去开封当副区长,她要是不回兰考,王继伟就会在会场上急得跺脚——这时候大家能来开会了,但却不会开会,何慧丽只得自己拿着话筒说,“会议由王继伟主持,然后必须有村民代表发言,合作社代表发言,村里的老人代表发言,最后由支书致辞。”她告诉王继伟不要着急,“这个事情就是这样干的!”到了去年,她再去胡寨开会,大家什么事情都不让她做,只让她在会上做最后的总结发言,墙上还挂了个标语,写着“开好我们的会,做好我们的事”。
  那天,向来坚强的何慧丽竟然当着大家的面哭得稀里哗啦。
  胡寨能走到今天,何慧丽深知其中的不容易。何慧丽身边的很多人都告诉《小康》记者,何慧丽是个非常讲原则的人,做事很认真,但她从来不强迫人家去做任何事情,她更善于引导。用何慧丽自己的话说,这叫“外发促内生”,让大家自主地学习、成长,然后拥有自主之力,再进一步地去帮助那些还没有自主之力的人们。
  何慧丽相信,只要王继伟们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自主地去借鉴日本的守护大地协会模式,创造出适合胡寨、适合兰考、适合河南,并且还能推向全国的大地模式。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1-05-31


2011年01月(《小康》)


2011年02月(《小康》)


2011年03月(《小康》)


2011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