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03月《小康》
  栏目:时政
重庆为什么这样“红”

★文 /《小康》记者 陈艳涛

  
  3月4日和6日,重庆代表团的媒体见面会和代表团开放日吸引了110家媒体记者的围观与采访,成为“两会”前半程最为抢眼的代表团。
  重庆为什么这样红?
  一方面是因为重庆最近三年的变化十分引人注目,最能触动人们敏感神经的“户籍”“土地”、“房产税”等现实问题都在重庆展开了试验,人们想通过人代会来了解重庆正在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则因为重庆开放的姿态,无论是重庆市长黄奇帆的媒体见面会,还是开放日,重庆的官员们面对尖锐的问题都不回避,不推诿,其开放、自信的心态在两会上“得分”颇高。
  除了“唱红”“打黑”,重庆让人关注的方面仍然很多。聚焦重庆,才能了解重庆为什么这样红。
  虽有房产税、户籍制度改革等因在重庆试点而备受媒体关注的民生话题,但记者们对于“唱红”的关注热度却丝毫不减,共有三个记者问到了这一话题。
 
  2009年,处在打黑与唱红之间的重庆,被媒体以“红与黑”的颜色描摹。从2010年至今,重庆高调“唱读讲传”,全民唱红歌,从今年年初起,重庆卫视晚间不再播放以往市民熟悉的电视节目,取而代之的则是自办的红色文化节目,晚间黄金时段也不再播出电视剧。3月起更是停播了所有商业广告,这在目前全国省级卫视频道中绝无仅有。如今,红色似乎已经成为重庆文化一枝独秀的颜色,这引来了公众和媒体的质疑之声。
  两会期间,3月4日下午在重庆团驻地召开的重庆市长黄奇帆媒体见面会上,虽有房产税、户籍制度改革等因在重庆试点而备受媒体关注的民生话题,但记者们对于“唱红”的关注热度却丝毫不减,共有三个记者问到了这一话题。显然,黄奇帆市长也有备而来,预料到了这样的场面。
  会后,《小康》记者又采访了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市政府发言人周波,他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与黄市长彼此呼应。
 
  法国的马赛曲也是红歌
  在记者见面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回应了重庆唱红歌的问题。黄奇帆说:“大家要对文化有深入理解的话,应该明白,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时期都会有流芳百世的文化、剧目或者歌剧留下来,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时期,每个大变革时期都能留下一些歌曲。”
中国解放以后几十年,不同的经济建设周期也都有一些反映当时特征的文化节目、剧目,任何一个时代都能留下一些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是当时时代特征打下印记的,但是不是所有文化产品就能穿透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穿透时空,在时间轨道上,空间轨道上有穿越性。这种穿越性表现在哪儿?一是它有非常好的音乐旋律,二有非常非常好的歌词,这种歌词是千锤百炼的,有时候是一个天才几分钟的灵感冒出来的,但不管怎么说,人类接受了它就跨越了时代,法国的马赛曲,是大革命时期出来的,全世界人不也在唱,这不是红歌?当然是红歌,法国的红歌。
  红歌就是我们各个时代都有的好歌,在各个时代里,这些红歌已经不只是被革命者接受,而是老百姓都接受,整个时代都接受,我们现在传唱的就是这样的红歌。
 
  每个人脑袋里都有红歌细胞
  黄奇帆进一步说:仔细想这些红歌有三个特征,一个是它的音乐旋律,一个是它的歌词,第三是它的内容。它的内容尽管是当时时代的特征物,但它有穿透性,因为它的文化现象使任何一个时代的人读这个歌词、唱这个歌都产生一种精气神昂扬的灵气,这种灵气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可以接受的。所以我自己认为,一个歌只是反映这个时代特征的,但是对各个时代都没有穿透性,那么它还不算流芳百世的真正的好作品,好作品一定是某个点上具体地反映了某个东西,不是抽象的、某个时空点上最生动的反映。
  第二,音乐好,歌词好,又因为它的整个的精气神、内在哲理,或者有我们说的各种各样的事理逻辑这些东西在里面,让我们不同时代的人唱到这个歌,听到这个剧目,就有它的特征,这就是中国这个特定历史时代产生的红歌。我认为跟莎士比亚那些剧目、那些作品一样,都是人类文化的优秀传承。
  作为现代人,我们既要看欧洲的那些伟大文化,当然也要看我们自己各个时期各个革命时代产生的文化作品,这两种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现代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忘了红歌,而且这个红歌也不是我们想忘就忘得掉的,历史不能忘记。那些特别有穿透能力的红歌,为什么能唱几百年、几千年?每个人脑袋里都有红歌细胞,这些细胞一震动就发出来了。
 
 
 
 
        媒体报道的最大误区是把红色文化理解为革命文化
——专访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市政府发言人周波
 
  《小康》:对于“唱红”,我有种感觉,在重庆本地似乎大家对这个还是比较支持的,但是在其他地方有很多质疑。
  周波:这里有个误解,什么叫红?从书记、市长的讲话,到我们宣传部执行者,都有一个基本的概念:红色是有别于黄色、灰色、黑色的主流文化,这是一个概念。第二,我们所讲的红色文化,是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励志建新,有利于人们健康向上发展的都是红色。当然,革命文化也是红色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很多外面的人、媒体报道的最大误区,就是把重庆所推动的红色文化理解为仅仅就只有革命文化,这是错误的。
  实际上它的外延很大,但是革命文化肯定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它有一个很宽泛、广泛的意义,红色也不能理解成狭义。中国红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颜色,一种文化。大红灯笼是红颜色,因为在中国红色代表吉祥、喜庆的。当然我们经过文革时期,大家想到的可能是万水千山一片红,他马上联想到这个是很正常的。但是作为媒体来说,要有一个全方位理解它的内涵的责任感。
  所以我的第一个概念就是它是有别于黄色、灰色、黑色的红色。第二,它的内涵外延。第三,这个红色也是体现中国百姓很认同的很喜庆的颜色,所以叫红色。唱红活动,提振人的精气神,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这种主流文化的打造、培育,对大家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使他更加坚定一种信念,使他更具有一种明确的方向。一个人要有信念,他才活得有意义。
 
  《小康》:在现在的时代,特别是网络的时代,目前媒体包括网民,对此有比较多的不理解……
  周波:这需要像我刚才给你阐释的那样让大家都理解,你们没有看重庆的唱读讲传,你们没有看重庆的红歌会,所以你们得出的结论就是:革命文化就是红色,没错。但是革命文化不仅仅是我们打造的红色文化的全部,它还包括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你看我们重庆卫视播的《居里夫人》、《丘吉尔》,它都体现了人类很多精华的东西,表现人要有信仰,要为自己的民族为国家坚贞不渝的追求,它体现了人类大的概念,人性的大的概念,它是很积极健康的,不是有些人理解的那种狭隘的东西。包括刚才有记者(把唱红)跟文革联系起来,因为经过那段历史,人们心里老是有那种(顾虑)。
  一个理智的领导者、一个理智的公民,都应该理智地看问题,媒体在这里就要起到很大的动员、组织或者引领整个社会认知的过程。媒体记者自己都没看透,虚无缥缈、浮光掠影的,你怎么来引领社会?媒体的作用不仅仅是传达信息,在你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核心价值中,你还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动员、教育、引领人民。现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人的思想行为多种多样,有些人反对是正常的,现在的事情没有百分之百大家都拥护的。只要绝大多数人都能认可,就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通过这种实践,证明这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也是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你说百分之百都赞同可不可能?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只能用相对的、占主体的概念来认可。
 
  《小康》:类似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对话,你平时经常会跟重庆以外的媒体讲吗?来解释这件事吗?
  周波:我经常会这样,因为我还兼任重庆市新闻发言人的职务,我觉得我是客观的。我今年四十多岁,小时候也经历过文革,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谁都对文革十年浩劫记忆犹新。但你再客观看今天,不能因此否定它一切的东西,包括我们黄市长说,任何革命时代产生的作品,包括《我的祖国》那首歌也是在文革初期出来的,它是歌唱祖国的。你可以否定(文革)这个政治事件,但是那个时候唱出的人类精华遗留下来,它歌里面并没有唱文革好,它是在歌唱祖国,我们不能因为它是那个时代出来的,就一定要否定。
  我觉得什么都得一分为二,发动文化大革命对国家、人民是种灾难,对我们党是重大损失,但是那时候产生的很好的文化积淀下来,我们不能否定。你说现在跳忠字舞?那不能跳,那纯粹是个人崇拜。但像《我的祖国》这样很好的歌、脍炙人口的歌为什么不能唱?那时候诞生的先进文化今天要一分为二地看。我这个一分为二不是要对文革一分为二,而是对一些通过几十年传承出来后的文化现象,要客观地看。
  对媒体我要讲清讲透了才知道,你不讲透就会出现问题,你还要再跟他解释一番。再说句话,百闻不如一见,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什么是重庆的唱读讲传,高唱红歌唱的什么内容。马丁·路德的宣言,《我有一个梦》,你说要从阶级划分,他属于资产阶级,但他反映了人类争取民族平等,验证了我说的一切古今中外励志建新的东西都属于红,红是有别于黄、灰、黑的那些东西,这是它的概念。现在我们搞个征集,你说不用红,用什么能更好地代表?因为红是中国文化大家认可的最吉祥、喜气的东西,文革搞的红色极端化了。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1-03-16


2011年01月(《小康》)


2011年02月(《小康》)


2011年03月(《小康》)


2011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