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12月《小康》
  栏目:专栏
越级拍马,风险巨大

★文 /刘戈

  英国有位叫施滕格尔的专家,热衷于传授拍马屁秘诀,他提醒拍马屁者:“如果你只是个小职员,请不要告诉执行总裁,他是天才。”这是因为施拍者和受拍者之间的地位太悬殊。职场如此,官场亦如此,越级拍马,风险巨大
  
  普通群众遇见高官会比较激动,而级别较低的官员遇见高官就不光是激动了,他们还会紧张。一紧张就容易说错话。
  不久前,四家企业向河南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等领导到场。轮到河南省文化界某剧团团长发言时,该同志说了这样一番话:“卢书记到河南之后,我们河南文化界的春天就到了。我们每天激动万分,以泪洗面。”
  卢展工书记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恭维,他回应说:“可不能这么说,每天以泪洗面怎么行?”该团长马上恢复了理性,说出了他本该说的话:“我们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出好作品,为河南人民奉献更好的作品。”
  除了“以泪洗面”,其他都是下级向上级汇报时的标准语言。我相信,该团长说出“以泪洗面”这样不够实事求是的话,是因为激动加紧张后的口不择言,再加上文艺工作者的浪漫情怀,而不是真的拍领导的马屁。
  很显然,这样的马屁太粗糙、太业余、太山寨,完全不符合一个处级干部的基本水平。这位同志做了多年团长,要是真想拍马屁,也不会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
  社会地位高的人驾驭社会地位低的人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夸奖,二是恐吓。而社会地位低的人要驾驭社会地位高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恭维,俗称拍马屁。
  哲学家杜威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冲动是“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除了这个愿望之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类其他的需求其实都不难达到。那么,满足他人感觉自己“重要”的这个愿望,就可以成为驱使驾驭他人,尤其是比自己的社会地位更高的人的唯一选择。
  马屁精应运而生。
  据考,拍马屁的说法来自于元朝。蒙古人好马,朋友相见,总要摸摸对方马的屁股,如果膘厚毛滑,就要奉上夸赞的话。但得了天下之后,元朝官员“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就强大起来。他们大多是武将出身,马是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下级对上司最好的赞美,就是拍拍他的马屁股,夸他的马好。渐渐地,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屁”。
  到了明朝,拍马屁的说法有了升级版。每年的重阳节皇帝都要搞赛马活动,这一年天启皇帝龙袍加身,端坐辇车,百官相随来到赛马场。三声炮响,众马齐奔。武将们扬鞭催马,而魏忠贤只是在马屁股上轻轻拍了三下,那马儿便一骑绝尘,独领风骚。天启皇帝问魏忠贤为何不用鞭子就能取胜,是哪里弄来的神马。魏忠贤谦虚地说:“我这哪是什么神马,我只是熟知马性,驾马妙招就是拍马屁。”
  皇帝心想,此人御马,顺其性而驾之,人才难得。孰料魏忠贤不但熟马性,更熟人性,到后来,皇帝也成了他的胯下座骑。这个版本的靠谱之处,是清晰点明了拍马屁和成就宏图大业之间的因果关系。
  还有一个不靠谱的版本。有一次刘备应孙权之邀赴东吴议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不料刘备放一响屁。宾客哗然,站在一旁护驾的赵云不动声色,低头继续喝酒:“诸位见谅,此乃云屁也。”又一次酒宴上,刘备又放了个响屁。站在一旁的马超表功心切,站起来大声表态:“此乃马屁也!”满堂文武捧腹大笑。这马屁,既不原创,又不含蓄,功力差的要命。
  马屁像假钞,花出去的时候是有风险的。官做得越大,对马屁的鉴别能力也就越高,越级拍马,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很容易被鉴定出真伪,风险巨大。
  所以,“泪流满面”不是马屁。鉴定完毕。  
  
  社会地位低的人要驾驭社会地位高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恭维,俗称拍马屁。但马屁就像假钞,花出去的时候是有风险的。官做得越大,对马屁的鉴别能力也就越高。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12-16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