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10月《小康》
  栏目:特别报道
深圳距离香港还有多远?

★文 /于靖园

  深圳与香港,两种制度、两种文化、两种生活方式、两种货币、两套法律、甚至是两套价值观,使这段“双城之恋”依旧难以回避众多屹立在前方的考验。
  
  入境大厅的灯光很明亮,张涵水拿着新领到的智能身份证,和一大批在深圳过完周末准备回去工作的香港人一样,耐心排队等待着过关。
  这位刚刚从香港公开大学毕业的深圳女生戏称自己为深港人,她分别拥有深圳和香港两地的身份证。“但是要得到香港的永久居留权,必须住满7年。”正在九龙塘一家电信公司实习的张涵水说,香港政府给了内地在港毕业生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在毕业后,免签续签一年,方便找工作。
  除却大学时代的四年,还需要三年时间。张涵水离香港只有“三年”的距离。这是十年前的她怎么也想不到的。再早一点,她甚至没有奢望过可以跨到河的另一边,看看总是出现在电视里的对岸的那个城市,是什么样子。  
  叫板“香港”的学生
  “内学广深,外学港新”,这是流传在内地城市决策者中的成功秘诀。
  广州、深圳是内地城市的标杆,香港、新加坡则是世界城市的榜样。最初的深圳,其改革经验大半来自一河之隔的香港。
  “那一年,我开着两地车就来深圳投资了。”回忆初来深圳创业的经历,来自香港的深圳政协委员林立方记忆犹新,“父亲很早就去了香港,可大部分家人却还在大陆,他总想着要帮助家人一下。”作为家里的长子,林立方回到了内地。在他印象里,那时的深圳只有几万本地人,穿着打扮都非常简朴,与早已相当开放的香港很不一样——大街小巷的年轻人们,都流行着穿红戴绿。
  大批港商进入深圳,此后深圳的经济、政治、文化无不深深的打上了香港的烙印。
  几乎没有人否认,30年来,深圳一直在向香港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印象最深的是1992年的时候,深圳第一次向社会公开人大条例。” 那是一个有限公司的条例,在很多内容上都借鉴了香港的经验。林立方记得自己当时在看到报纸一大篇头版的资讯后,马上就打电话给人大法工委的工作人员,并与他们倾谈了一个上午。
  “自那之后,深圳向香港的学习就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了,往往想到什么管理上的问题,都会向地理位置相近又拥有比较成熟法律体制的香港借鉴。”林立方说。与此同时,香港似乎也逐渐意识到了深圳这位“渔家女”的蜕变。越来越多的港商在深圳灵活的管理体制和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下,前来投资兴业。据统计,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港商在深投资环境保护、生物技术、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项目就明显增多,而深港合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目和产值均占深圳该类企业的1/3左右。 “优之良品,里维斯,莎莎……”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张涵水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开始讨论这些在中英街亦买不到的香港货。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10-22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