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8月《小康》
  栏目:聊斋
尺子无形

★文 /云溪子

  有一个孩子,长得高高大大、白白净净,学习成绩尚好,对人也彬彬有礼。但是,自己爱吃吃喝喝,便喜欢与一班酒肉朋友往来。其父母均为知识分子,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不但常给他讲道理,而且有意识地让他与另一类同学交往。可这个孩子仍坚持选择与类我者聚,悲剧终于发生了:高考录取通知与劳教通知几乎同时到达。因无钱吃喝,他们几个便入室盗窃。
  有一位同志,天资聪颖,知识渊博,文笔流畅,工作十分投入,吃苦耐劳,勤勤恳恳。这样一位好同志,却与大家相处得不大融洽,有些人甚至对他敬而远之。吾颇觉奇怪,便请教一位知情者。知情者曰:“此君失之于待人不够宽厚。”吾问:“这话怎讲?”答曰:“求人人皆似我矣。汝若为贤者,便用贤者的标准去衡量、要求众人,岂不近乎苛刻乎?”
  吾与儿子相处是好的,可也有激烈争执的时候。吾以为大谬不然的东西,他们居然奉若真理。而他们津津乐道的事情,吾却实在有点不屑一顾。吾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当年我们……”他们常说的是:“如今时代变了。” 我们都以为自己占有真理,被对方的不可理喻气得七窍生烟。待冷静下来吾仔细想想,才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对人、对事的评价标准不同。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好恶、认识为评价标准的。吾与儿子,近古稀对近不惑,年龄差得远矣;人生经历不可同日而语;成长环境与所受教育几乎迥异;已退休与正在创业,对过去、未来的感受、追求南辕北辙……如此种种,吾与儿子差异大矣。以差异如此之大的“自我”作标准去衡量、要求对方,焉有不硝烟滚滚之理!
  既然以“自我”为标准几近人的天性,无可厚非,那么为什么又常常会产生不良后果呢?吾曾经为此大惑不解。苦苦地想来想去,似乎见到了一点光亮。
  先校正“尺子”,以善度人。以“自我”为标准,即是以自己为尺子,度量他人与事物。既如此,尺子准确与否,度量的结果会大不相同。尺长,会将他人、他物缩小;尺短,则会将他人他物放大。己善,会以善为准;己恶,则会以恶度人。故己欲劝善、欲使自己成为一把“良尺”,则需先善己,对自己这把尺子先作一番校正。校正自己当然不能以自己为准,那以什么为准呢?吾以为,社会倡导的美德,优良传统,人们崇敬的先哲今贤,身边的长者君子,都可以作为校正自己的“准星”。己善,既可善行,远离恶丑;又可以善度人,以善者为伍;亦可以善治世,建功立业。如此,善莫大焉!
  勿求人人皆似我,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何况人乎?人较树叶复杂万分。张三之所以为张三而非李四,人亿万之众而能分别,皆因人与人不全同矣。人既不全同,而汝欲求他人皆似我,可得乎?不但不可得,且难辞“苛求人”之咎。故吾以为,于人于事,以我为准可矣,但需求大同存小异,对不类我者多一些宽容,切不可党同伐异。
  自以为是,也自以为非。“自以为是”,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为:“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贬的色彩很明显。这种解释符合大家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不”正确,事事处处听别人的意见,那又会怎么样呢?古人说过“疑行无成”。一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说什么、做什么,包括饮食起居、举手投足,乃因为他认为这是对的。一个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总持怀疑、否定态度的人,全无自信,会寸步难行,更别说做成一点什么了。故吾以为,自以为是,近乎人之“天性”,人是不能没有一点“自以为是”的。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8-16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