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7月《小康》
  栏目:城市
在上海寻找中国味

★文 /《小康》记者 张旭 上海报道

     中国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化问题,世博会许诺带来世界上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国际化的路途中逐渐面目模糊还是更加清晰凸显自己的风格,作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上海,还在寻找答案
  森佳尔·岳兹索伊(Sencar Ozsoy)说,“如果不是看到那么多中国人,我可能会问,这个城市的中国城在哪儿?”
  穆罕默德·奥尔-布鲁徐(Mohammed Saeed Al-Blouchi)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全球化帮助我们,而不是在竭力奔向全球化的同时扔掉自己的文化。”
  当被问及对上海的印象时,身为上海世博会土耳其馆总代表的岳兹索伊大使和卡塔尔馆馆长奥尔-布鲁徐表达了上面的想法。
  在他们说话的这个地方成为世博园前,此处,以及与其共同组成“浦东”的一片区域,曾经在过去二十年间被视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据说在1990年代中期,浦东新区乃是世界上最大的建设项目,以至在这里工作的起重机几乎占到了全球总数的一半。在浦东建设的带动下,当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接近尾声时,上海已经拥有了比纽约多出一倍的高层楼宇,200余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以及仅来自美国就超过12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
  事实上,直到今天为止,空间与观念的变化仍在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名义不间断地发生于这座城市。“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好事,但城市不能因此丢失自己的特色。”岳兹索伊指着他在土耳其馆办公室里的一幅画说,“这是1910年的伊斯坦布尔,除了路上的马,今天伊斯坦布尔的老城区还保持着这个样子。”
  上海,何为本土?
  也许远不及今日伊斯坦布尔对历史的忠实,不过与浦东新区隔江相陈的外滩景观,大约也能使人对一百年前的上海有所感知。
  “外滩有匈牙利建筑师胡达克(Laszlo Ede Hudec)设计的国际饭店和大光明电影院,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他就住在上海”,这是上海世博会匈牙利馆副总代表李察德(Richard Mohr)的外滩印象。
  “我喜欢外滩建筑的那种历史感,我会因此想到我的祖父,他曾经在那里开办过一家公司”,对于丹麦前驻华大使白慕申(Christopher Bo Bramsen)来说,外滩牵扯着如此记忆。
  存在于这些印象和记忆里的,是那时外滩的国际繁华。
  一百年前,这片“万国建筑博览群”所在街区的基本事实是英租界和法租界。那里有令中国人好奇又茫然的外国人物和事物,与这些人物、事物相联的意象,则是中国文化尚不知如何解读的“摩登”。

 
编辑:翎翾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7-15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