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物浦大学研究球迷组织的泰勒教授调查发现,“海瑟尔惨案”中的足球流氓多以工人为主。而在当时的英国,足球就是一种下层工人阶层的运动,足球更能触碰他们的原始神经,于是支持他们的球队和与对方的球迷打架就成为他们一种精神和感官上的刺激。如今,足球流氓的构成是年轻的“新人类”和有家室的成年男子。 比如2004年欧锦赛期间,在海滨小镇阿尔布费拉发生的一起足球流氓事件,根据当地法庭的记录显示,闹事的45名英国球迷中,大多来自中产阶级家庭,有4名正在牛津念书的学生,有1名前英国警督的孙子,1名是考古学教授的儿子,有一名被判入狱3个月的32岁的球迷,他是3个孩子的父亲,在英国中部有一所价值9万英镑的房子,过着受人尊敬的中产阶级生活。他的母亲对《镜报》记者说,她在报上才看到儿子腹部文上了英国国旗,她根本不知道她的儿子为什么会卷入暴乱。在她心目中,儿子跟足球流氓的一贯形象相差太远了。 英国《卫报》曾访问被英格兰警方列入黑名单的老牌流氓球迷基斯。基斯31岁,就职于伦敦金融城,平时穿着得体,说话温文尔雅。但他有一个更隐秘的工作——组织球迷捣乱,并且把这个行当视为他的正职。 基斯是英国一个球迷协会的负责人,这个球迷协会的成员大多数都是足球流氓,以被警方列入足球流氓黑名单而自豪。基斯透露,跟以往招募会员的困难不同,随着越来越发达的网络,他们的队伍愈来愈庞大,而且会员的年龄也越来越小。因为“年轻人觉得这样做很酷,加入我们组织成为他们追逐年轻女孩的砝码”。不过基斯承认,在他的球迷协会里,并不是每个会员都是“合格的Lad”。Lad是英国的足球流氓团伙中对彼此的称呼,属于他们的行话。按基斯的说法,在职业足球流氓的心目中,没有正常的道德判断,没有对或错,他们甚至不认为他们的破坏行为是犯罪。他们所追求的,是乐在其中。 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快乐行径”恐怕才是最让人恐慌的理由。它让足球流氓防不胜防、无法戒备——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当德国司法部门审讯闹事后遭到拘捕的英格兰球迷时,他们惊讶地发觉,被抓的大部分滋事者都是新脸孔,并非英格兰警方提供的黑名单中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