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6月《小康》
  栏目:往事
再续犹太人“上海方舟”传奇

★文 /马欣然

  或许,当年上海紧张的战争气氛会让杰瑞、丹尼尔、贝特汉姆这些来自西方的犹太孩子物质生活不如以往。然而,他们却在中国度过了一个单纯快乐的童年。尤其和留在国内的同胞们相比,他们更是幸运儿——1945年纳粹投降后,上海犹太难民开始通过国际红十字组织打听亲人的下落,结果是,所有没能逃离欧洲的家族成员几乎全部被屠杀,死在集中营的犹太人达到600万,而逃亡来到上海的犹太人,除病老死亡外,都奇迹般地生存下来。
  
  萍水相逢,缘分难尽
  如果说,上海当年无需签证担保便可进入的政策,为数万犹太人打开了一扇生命之门。而让犹太难民能够真正安定下来,更多还是依赖上海民众对他们真心的帮助。
  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殖民者把上海推入更黑暗的深渊,同时受到波及的还有避难上海的犹太难民。虽然1942年德国向日本施压准备屠杀在沪犹太难民的“梅辛格计划”没有实施,但从1943年2月起,日本当局还是建立起“无国籍难民隔离区”,命令所有1937年后抵沪的犹太难民迁入,这个隔离区约包含有15个街区。隔离区内那些狭小、破旧的弄堂房子,在灰色的天幕下显得死气沉沉,隔离区内挤满了来自德国、奥地利、波兰、匈牙利的犹太难民。
  “我们这一层里的16个人只有一个卫生间,顶楼另一个卫生间12个人共用。”犹太作家伊·贝蒂·格列宾希科夫在自传《我曾经叫莎拉》中回忆。
  不过,在犹太老人弗雷迪·赛德尔的记忆里,“隔离区”的生活也有好的一面,“没有中国人对我们说,‘我们还吃不饱饭,滚吧’。” 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与“隔离区”犹太人杂居在一起的上海民众给予了前者无私的帮助——让出房间安置犹太难民居住;帮助他们寻找工作;安排犹太儿童同中国儿童一起学习。弗雷迪记得,1945年7月,一场空袭造成31名犹太难民死亡、250名难民受伤,当时周围的中国居民同样伤亡惨重,却仍奋不顾身冲入火海营救他们。
  而当年的“隔离区”一带,至今也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两条犹太人居住最密集的弄堂,一度被日本人在出口焊上铁栅门,禁止出入达一年之久,被困在弄堂里的两千余人,最后大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是居住在周围的上海市民,采用“空投”,将面饼等食物掷过去而救助了他们。
  “在战争阴霾下,用‘患难与共’来形容上海人与犹太人恐怕最贴切不过。两者来往并不密切却饱含深情,萍水相逢而又缘分难尽。”作家索妮娅这样对记者说。只是,当年究竟发生了多少上海人与犹太难民的患难故事,已无人说得清。与此相关的资料不多,亲历那段历史的上海老人如今在世的也不过几十位。
  或许今天,我们尚能听到这样的故事——老人王发良时常回忆曾住隔壁的一对犹太老夫妻:“他们带着一个孙女,由于家境贫困,很少点灯。”当时王发良在美孚公司做事,时常会拿些煤油接济他们。“虽然这样,我们依旧很少说话。但有一次对话让我印象非常深。”那位老先生问王发良,“What is the mightest strength in the world?(什么东西在世界上最有力量?)”王发良愣了一下,“Is nature?(自然界?)”犹太老先生则回应:“Nothing!”王发良说,他到现在才明白,这是一个难民对权力世界的感慨。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6-18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