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6月《小康》
  栏目:特别报道
呼和浩特:一场彻底的行政改革

★文 /《小康》记者 鄂璠 呼和浩特报道

包钢 呼和浩特市副市长
  “我也从来没把它当回事。我认为自己没做坏事。只要不做亏心事,不要说鬼敲门,鬼砸门都不用怕。”韩志然顶住了压力,他说自己反而睡得更香了。
  第二次改革
  在呼市的繁华街道上,每到夜晚都灯火通明,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北京市每亮起的10盏灯,有7盏是呼和浩特点亮的”,这足以说明呼市电能产业的强大。而人尽皆知的是,“中国每两杯牛奶中就有一杯产自呼市。”
  无疑,这是一座蕴含着巨大潜力与爆发力的城市——只要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找对路子,找对方法。
  “我们的长板不一定长过其他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但是短板一定要把它接长,所谓‘木桶效应’,就是短板接的越长,你的水平就提得越高。”韩志然主政呼市后,为这个被称为“小嘎查”的地方开出了一系列“补齐短板”的药方,城中村、旧城、街道改造,城市功能不完善,以及绿化美化程度,5年的时间,在短板渐渐补齐的同时,呼市仍然不时地吃个“哑巴亏”——用于城市建设的2000多亿投资中,95%以上的资金来源都是市场化的,但有时候好不容易把开发商吸引过来,却又是因为审批的问题,让这桩“好事”有头无尾。
  “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只跑了30多个部门,没有关系,这点事情办起来特别难,有的工作人员干脆直接告诉我们,‘有本事你就直接找市长去吧!’最后直到开工前,有的手续我们还是没有办下来。” 山水新村党总支书记唐永目回忆说,山水新村改名之前叫麻花板村,麻花板是蒙古语“迈汗板申”之转音,意为“帐篷房子”。
  麻花板村当时已经被列为呼市城市整体改造的规划之内,但是要改造之前的一系列繁杂的手续却让唐永目在2004年尝够了苦头。
  “2005年,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呼和浩特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张海生转年便开始了在审批大厅的工作,据他介绍, 2005年8月15日,呼市行政服务中心制定的《呼和浩特市全程办事代理制实施办法(试行)》开始实施,这种方法移植了北京怀柔的做法,群众和企业要办什么事情,只要把相关材料准备齐全,交到服务厅的“全程办事代理制”受理窗口即可,等约定时间到了,再去窗口听取办理意见,取回办理结果。
  “如此一来,反而更麻烦了。”张海生解释道,“虽然开发了全程代办软件,但很多事情是软件做不了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全程代办实际上是要求把‘权’交出来代群众或企业办理,可是这‘权’往往是不能代人办理的,结果,跑到行政服务中心来递交了相关资料之后,该跑局的还得跑局,该找关系的还得接着运作,这样一来,不仅没少跑,反而还要‘两头跑’了。”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6-03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