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3月《小康▪财智》
  栏目:学院
培训:老板在 效果在

★文 /《小康·财智》记者 谭雅

  为了确保对培训员工的有效督促,潘文富对企业领导人提出了两条建议:
  企业管理层确保到场,且将领导座位安排到最后一排。在常规的培训安排中,往往习惯将领导的席位安排在前排,但是潘文富认为,这样一来,虽然保证了领导的听课效果,但企业员工的不听课行为,企业领导人却无从细致观察。同时,坐在前排的领导一旦离场,往往会干扰培训师的正常授课。而如果将领导的席位安排到最后一排,这样可有效对全场的学员起到一个监督作用,并且,即便是中途领导离场,前面的学员也不知道,会一直保持一个较好的会场纪律,还不会给培训师带来干扰。 
  潘认为,目前绝大多数培训会场采用的都是排排坐的座位方式,虽说安排布置简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无法做到学员之间的互相监督,一些涉及到互相研讨的项目不方便展开。因此,潘文富建议改用小桌式,每桌四到六人,并且在每桌里面安排一个学习积极分子或是干部,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这样一来,几个人同在一个桌子上,也就不太好意思做些小动作。加之有干部所起到的监督作用,督促大家保持安静,保持学习状态。 
  趋同价值取向
  让企业领导人参加企业内训的理由还不仅仅在于督促员工的培训效果,其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通过领导人的言行举止来言传身教,影响着企业员工,缩短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的鸿沟。 
  制度管理,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各个企业治理企业的尚方宝剑。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可以说都有着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并期待以此来形成趋同的价值理念。应该说,在制度上墙这一块,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做得还是非常不错。潘文富表示,管理不仅仅是个科学,更是个艺术。科学的东西好做,但是没有艺术的支持,管理的科学性做得再好,管理也不可能成功。中国的企业管理之所以混乱,原因就在于管理的科学性有余,而艺术性不足。
  面对记者疑惑的眼神,潘反问记者,企业的基层员工多少天能看到企业领导者一次?他们是否对企业领导者的言行举止熟悉?他们是否认为企业领导者能自觉遵守他们自己制定的企业章程和规章制度? 
  潘表示,由于各种原因,企业的领导者与普通员工直接接触的机会都非常少,除了大会一般还是大会。由此,造成两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甚至是对对方的动作识别出现差错。企业领导参加员工的内训,则无疑是企业员工加深对企业领导人的感性认识和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继而对企业领导人、企业的管理甚至是企业的前景产生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可以说,领导人的行为准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其作用甚至比管理制度还大。
  唐山某机械企业的老总付德彪就是一个对任何一次企业内训都亲历亲为的人。每一次的企业内训,付都会拿着笔记本和笔,认真听课,并不时提出一些看法和问题。而且,每次都是提前到场,从不迟到。每次都会积极地完成讲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在他的感染下,该厂的员工自觉不自觉都养成了认真对待工作、从不迟到,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对此,付表示,我要求员工要做到的,都必须自己要做到。如此一来,付的行为对员工的感染力也就自不待言了。 
  选拔优秀人才
  企业领导人亲自参加内训,还具有一定的人才选拔的作用,潘文富向记者表示。 
  企业领导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由于事务分工不一样,平时很难有机会直接接触。领导层对普通员工的能力不可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甚至于企业领导都不大可能认识下面的所有员工。由此,虽然企业都会有一套比较健全的人才选拔机制,但是,员工提升的决定权事实上还在该员工的直接上司手中。 
  而如果企业的管理层能够亲自参加企业的内训,这对基层的员工而言,无疑是个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专业水平以及精神风貌的机会。对于领导者而言,同样是寻找、选择符合自己价值标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优秀人才的一个良机。 
  中国南车集团的张金明也对记者表示,只要一有领导参加的内训或者其他专业性比较强的活动,下面的员工的积极性总是很高,发言也很是踊跃,生怕错过了任何一次向领导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其实,这就员工而言,提供了一个向领导展示其才能,以期能够获得重用的机会,对企业领导而言,这样也可以使自己加深对员工的知识水平的认识,可以选拔出符合自己价值观而且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3-29


2010年01月(《小康▪财智》)


2010年02月(《小康▪财智》)


2010年03月(《小康▪财智》)


2010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