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3月《小康▪财智》
  栏目:财智人物
文一波:环境产业急先锋

★文 /《小康•财智》记者 范颖华

  之后,与鞍钢从谈判到合作,文一波更是独力承担并获得了好评。由于鞍钢焦化废水处理项目的成果显著,文一波一时声名远扬,以至于同属冶金部系统的宝山钢铁厂在闻讯之后,竟派专人来邀请这位清华学生。
  原来,宝钢的废水处理也存在同样问题。当时宝钢采用的是日本的环保技术,但仍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为了邀请文一波,他们先是找到学校,在得知文一波还在鞍钢做项目后,又辗转找到了鞍钢。
  鞍钢和宝钢的两个焦化废水处理项目,文一波均担任课题组长,最终两个项目都获得了冶金部的成果奖。
  采访中,回忆到这段历史,文一波依然感到自豪,他告诉《小康·财智》记者,“这两个项目当时都是有偿服务。可以说,当时他们是给清华付费买我的服务。”
  这一次的个人成就证明并激发了文一波扎根环保产业搞科研的能力与激情,但是,这件事的后续——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成果并没有转化为实际应用——也再一次让他认识到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造福社会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1989年,文一波被分配到了化工部规划院工作,负责审核环保项目。有着创业冲动的他,最早抱着“帮帮忙”的心态,在1993年,被两个同学拉着一起“下了海”。 然而几个月后,最初拉他下海的两个同学都没能熬住创业初期的艰难,一走了之,而他却选择留了下来。
  那个年月正是乡镇企业家与“星期六、星期天工程师”充斥整个环保行业的时代,充满着激情与热情,但也时刻充满着失败的一个个先例。“市场极端缺少适应实际需要的产品,让每一个懂技术的知识分子都想跃跃欲试。”文一波回忆。
  随后,拿着28万元现金以及北京市乡镇企业局下面的一个全民制企业给他投资的一辆车,文一波开始了自己创业之路的第二个阶段。1994年,北京桑德环境技术发展公司在北京海淀皂君庙的一间20多平米的房内成立,这也就是今天桑德集团的前身。
  但是,创业之路是艰辛的。文一波对记者称,当时自己是留胡子的。恨不得自己多年长几岁。因为在这个技术行业,人们过去的惯性思维是始终相信年龄长的人。
  “最初的几个月,一个单子都没有。”28万元起步资金很快告罄,当时桑德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存问题,文一波称,当时最怕自己的电话铃响起。
  但凭着坚韧的毅力、过硬的技术以及良好的信誉,桑德终于苦尽甘来。由做好一个订单到迎来更多订单,桑德把握住了市场给予的每次机会,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林林总总的环保企业有近一万家。但文一波慢慢发现那些曾经熟悉原本做得不错的同行们都慢慢的不知踪影,从这个行业里消失了。
  总结过去,他认为,桑德的成功在于自己当初的坚持以及自己对于环保技术永无止境的追求。文一波坦言,最感谢他的中学老师曾经告诉他的一个朴实的真理——“遇见难题不要退缩,你难我难他也难,别人或许比你更难,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你能不能坚持下来,解决这个难题。”
  “敢说话”的行业先行者
  最初时,文一波就为自己的公司起名“桑德”。它是英文单词“sound”的音译,意即“声音”。 不知道是偶然巧合,还是确实有所隐喻。后来的文一波确实在环保界呼喊出了自己的声音,“让桑德在环保行业掷地有声。”
  毋庸讳言,由于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公众利益,水务、垃圾处理等环保行业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国内污水处理问题被摆到了桌面上。以北京为例,其城市污水处理率只在10%左右。有声音称是资金问题,有专家认为是技术问题,但文一波却认为一切问题的症结只是政策问题。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3-11


2010年01月(《小康▪财智》)


2010年02月(《小康▪财智》)


2010年03月(《小康▪财智》)


2010年04月(《小康▪财智》)